第236章 运输队接私活
作者:没有天线的天线宝宝   改造废物老公,从20岁开始养老最新章节     
    “我想问问阿青表哥如今还在运输队工作吗?”
    张婆意外,“阿青表哥?现在还在。”
    一份工作能干几十年,不在运输队还能在哪儿?
    “张婆,都不是外人,我也明说了。我想找阿青表哥问问,想不想找私活干?我这里的生意需要懂路的人运货,来回的油费、人工我来出。”
    接私活?
    张婆眉头皱起,外出运货都是要冒险的,私心里她是不想侄子去挣这份钱,但是没准人家自己愿意。
    她没有一口拒绝,“我得先问问他,如果他感兴趣的话我让他去找你。”
    “好,谢谢张婆。”
    没成想张扬次日就到店里找林慧了,这样的速度,林慧觉得她应该不需要花太多心力去说服。
    一米七的个头,中等身材,肤色黝黑,眼睛带着打探。从当初他敢夹带私货给张婆倒卖东西,林慧就知道他是个胆大的。
    徐东升坐在桌上的时候,还一脸疑惑。
    张扬率先开口,“我姑说你们是想要找人专门运货?”
    林慧点头,“是。”
    “去往哪里?运什么货?”
    “目前暂时去往羊城,运日用杂货、衣服等,都是店里做生意用的。”
    林慧给他倒了碗茶水,然后问:“现在镇上运输队工作忙吗?”
    张扬苦笑,“要是忙的话,我就不会出来找活干了。”
    曾经的货车司机工作可是个香饽饽,待遇好,有技术谁都高看一眼。拉瓷器、拉钢炭等,车队可谓是风光一时。
    他们为单位运送货物,大部分都是单程的,回程时候几乎都是空车,所以他们才能见缝插针,偷偷利用这个便利带东西。
    毫不夸张地说,车队里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靠这个挣得盆满钵满。
    “发动机一转,黄金万两”就是这么来的。
    自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满神州大地,去年国家开放公路货运准入,允许私人购买车辆跑运输。这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国家单位运输车队的业务。
    所以自今年开始,领导也在想办法利用现有资源接私活挣钱,总好过放在那儿浪费。
    “这个要看你们怎么选择合作的方式,一种是雇车队司机,一种是连人带车一起租,最便宜的一种是等我们的车队运送货物过羊城去的时候,回来那趟顺带给你们送回来,这最后一种的方式最省钱。”
    可是谁知道车队要等多久才能过去?
    林慧直接就排除掉最后一种方式。
    至于第一种,他们家没有货车。
    “我们连人带车租的话是怎么算?就请你一个人。我们另外有人跟着一起去。”
    路上拦路打劫的多,是绝无可能只让一个人走。这也是长途司机的价格昂贵的原因之一。
    张扬低头思考了会儿,“去羊城的话,就按天算,车子是一天30块钱,我的人工费是10块钱,另外路上油费、食宿费也得你们出,‘养路费’是固定的一吨80块。”
    林慧快速心算,也就是说车子加人工费走一趟大概是240-300块,加上七七八八的费用,一趟大概是500块钱。大哥二哥也跟着一起过去,这个费用就平摊。
    听起来价格高昂,可是运这一趟比让火车托运的货要多,顶得上走两趟的货量。
    再把车票抵消,贵不了不多。
    心中有数后,林慧点头,“我们商量好之后,打电话同你定时间。”
    “行,不过最好能提前两天,我好跟队里请假。”
    “行。”
    等张扬走了之后,全程一言不发的徐东升忍不住了,“我们要租运输队的车去进货?”
    林慧忍住笑,还逗他,“你不是不想知道我和林雨哥聊了什么吗?就跟这个有关,我说还是不说?”
    徐东升上手给她捏肩膀,求饶,“想知道想知道,我求求你告诉我吧!”
    又赢了一局!
    林慧清了清嗓子,告知原委。
    林雨这几年一直混迹于工地,他提到外边现在逐渐有卖盒饭的,生意不错。
    这些年来,全国只有火车上吃饭不需要粮票。甚至有些人夸张到为了吃上一顿饭菜而专门买短途车票。
    羊城鹏城的打工者数以万计,对于饮食的需求不容小觑,供不应求,那边也是最先取消票证的城市。在遍地盖房的地区,盒饭正在兴起。
    “我看过《工人日报》,上头写了,一盒0.6元至1元的盒饭,对于工作劳累、时间紧且不便做饭的工人来说,是绝佳的选择,生意绝对不会差。”
    林慧给他描述,“我们难买到泡沫饭盒,就请厨师,每天在饭点前做上几个家常菜,把价格标出来。一道菜打一勺,2毛钱、3毛钱、5毛钱的,随他们拿饭盒过来打,点几样菜收几样钱。”
    “我们这样搞,比饭店要简单得多,一个人顶多半分钟就能吃上饭。”
    徐东升手下动作停住,在那么多话里精准抓住关键词,“工人”。
    “阿慧你是想提前去市里买铺子?不等市场招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