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雪中送炭
作者:任如一   腹黑农女重生,奇葩亲戚气疯了最新章节     
    灯会过后,路新宁特意来到县里接上姜千河二人相伴返回郡里。
    冯氏与路朝彩在姜家住了小半个月,心中挂着家里,也纷纷告辞。
    二大爷早已住回了食肆,天气转暖,姜父姜母也搬回了城家家里,夜间把食肆交给李吉意姜玉清看守。
    徐达忙着研制新的酒水,唐仲白开始往返于衙里,日日忙于公务,不到黄昏不见人影。
    灯笼作坊进入正轨,姜沐夏把大多数时间放回了食肆。她要的种子已在过了元宵节的第二日送到了唐仲白的家里,唐家还送来了两车节礼,让路朝云愁得不知如何是好。
    姜嬷嬷出面解围,“我家夫人说了,这次节礼是事出有因,请妹妹不必放在心上。等以后两个孩子成了亲,再正常走动也不迟。”
    路朝云不知所措,唯有加倍对唐仲白关心才能弥补她的不安之心。
    姜沐夏静等着天气完全暖和起来后,招几个人把清风别院的荒草清理干净后,开始种植,她看中的北沿岗上那片荒地,土质厚而肥,成沙质,正合适种植胡萝卜和棉花。
    她还看中了村东十里远的盐碱地,是她种植树木的不二之选。
    她在等,等到了五六月份便可以入手了。
    姜沐夏躺在床上,睁着眼睛,思绪越飘越远。
    她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片郁郁葱葱的无边树林,树林中间一条浅浅的清澈河流潺潺流淌,微风吹过,树林中发出阵阵“沙沙”的响动。
    这个画面在她上一世的梦中多次出现,可在现实生活,她从未亲眼看到这样的景色。
    不知何时,她突然生出自己造一个这样景色的想法。
    她扬唇低笑,她一个小小的女子真能有这种能耐?那片百里之远白花花的白地,可是多少辈经年侍弄田地的汉子都摆平不了的不毛之地呀!
    王老七做事风风火火,三天之内不仅同南部来的客商谈妥了灯笼的代售,还买下了八里村二十亩荒地,就等到了三月份天气暖点开工种植竹子。
    提灯作坊由他和兰草在,她可以完全放手。
    次日午后,食肆里忙完之后,姜沐夏大姑和大表姐常娟来到铺子里。
    “沐夏,好久没见了,我们过来看看你奶奶。”
    是挺久没见了,上次见到大姑还是前世她离开酸枣县之时,大姑同大表姐在她离开途中拦住她,给了她三件衣服一些干粮,临走之时又往她怀里塞了一个小荷包。
    等她们走后,她才打开看了,里面是一两碎银,钱不多,大姑不知存了多久才存了这么点钱,还都给了她。
    这一两银子在路途中的关键时刻起了作用,不然,等不到走到西域,她就命丧半途了。
    再次见到她们,她的眼圈泛红,暗骂自己这么多天了,竟从未想过去看看大姑,还真是没有良心。
    她从柜台里跑出来,一下子抱住了大姑,口中喃喃道:“大姑,我好想您,您好吗?”
    姜玉枝哑然失笑,诧异这位向来矜持的大侄女,怎么变得这么情绪外放了,以往见到她也只是笑一笑便跑开了。
    “我们沐夏真的长大了,知道心疼姑姑了。”大表姐“扑哧”笑了。
    姜沐夏调整好情绪,松开了姜玉枝,不好意思地笑笑,“奶奶闲不住,我们让她在家享清福,她不肯,非要跟着在食肆里干活。这会儿,她正在厨房里收拾,我带你们去找她。”
    “这样挺好的,就算干活,心情舒畅比在家里强多了。”大表姐常娟收敛笑容低沉着声音说道。
    姜沐夏从母亲口中得知,年初二大表姐去家里走亲戚,姜千河刚走,家里气氛低沉,她怀着好意想劝劝姜玉常两口子。
    整个西岗村的人都知道老大两口子因着没有闺女,就认了常娟当义女,既是舅舅,又是义父。常娟是把他们当父母走动的。
    就在年初二,常娟还未开口,周槐花就沉着脸把她往外赶。
    “我们家发生这么大的事,你来看什么笑话,以后少往我们家来。”
    当时把大表姐就气哭了。
    她同大姑站在紧闭的大门口气得直喘气,大姑向来和善,不会泼妇骂街那套把戏。是隔壁春大娘听到动静,叹着气把齐氏的下落告知于她们,她们这才找到酒馆,福子把两人带到了城南的家中。
    常娟见到齐氏和路朝云心中委屈上来,抱着齐氏放声大哭,姜玉枝眼泪花花的坐在门口。
    “要我说就是大姐太老实了,周槐花那种人但凡你对着她的脸骂她一顿她也不敢起刺。”路朝云帮常娟擦干眼泪,劝道:“好孩子,别哭了。你不是只有她周槐花一个妗,只要我还在,就不能让你掉到地上。”她帮着常娟理了理发髻,笑道:“今儿认了门,以后到县里就到三妗这里来,我们不在家就在渡口的四海食肆。”
    因着小姑和家里闹得不愉快只有过年节才回西岗村走亲戚的大姑,终于在这个年节后,同家里又重新走动起来,严格来说是同二弟三弟走动起来。
    姜沐夏突生出一个想法,她记得大表姐常娟烀得一手好肉,如果让她在食肆门口摆个小摊,生意定然不错。
    主意一出,她便开了口,“姐,你不是会烀肉吗?食肆门口现成的地方,你可以烀一锅肉来卖着试试,收摊后你的东西可以放到食肆。肉在家烀好拉过来就好,要不你考虑考虑?”
    常娟略作思考,她不是个矫情之人,知道渡口人来人往,客流量极大,在这里做生意,就如同银山里挑金子,跟捡钱没两样。
    “好。”常娟爽快地答应了下来,“明天一早我就过来,如果可以的话,我就常麻烦你了。不过,你能做得了主吗?我听说这个食肆是隔壁徐家主的。”
    “姐你尽管放心,徐家主是我义兄,我说了算。”
    大表姐的郎君早几年在一个雷雨天,去田里抢收粮食,被一个雷打下来,送了命。被雷劈死这种横死,流言四起,都说她们家上辈子没干好事,这辈子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了,一个雷就把人收走了。
    好长时间大表姐娘三个走在街上,都被人指指点点。
    幸而大表姐不是善茬子,遇到这种人,冲上去就是一顿大骂,什么脏骂什么。
    久而久之,村民也就淡忘了,大表姐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孩子在村里算是扎下了根,也无人敢去上她家门闹事。
    这些年的风风雨雨,让她练得像个铁娘子一般,刀枪不入,行为处事俨然一个壮实的汉子。
    “你明天过来,直接敲门,二大爷在后院住,他会给你开门。今晚我画张图,找关叔打个小车,方便你出摊。车子就当我送你的开张贺礼。”
    “好,这个礼我收下了,多谢妹妹。”常娟坚定地点了点头,眼中有了坚毅的光芒。
    姜沐夏深知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