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护民军问题
作者:小香烟   明末:乱世崛起最新章节     
    军营的会议室内,有一张长方形的实木桌子,上面摆上了茶杯,周围坐着护民军小旗官以上的人员,上首位自然坐着王毅。
    见众人到齐,王毅率先开口,道:“此次出兵,老兵们依旧表现出色,我们获得了大胜,先为他们鼓个掌!”
    “啪啪……”
    他话音刚落,热烈的掌声便是在会议室内响起。
    掌声响了一会儿,王毅抬起手,手掌握拳,表示收住掌声。
    “今日召集大家来,是有三件事情。”
    王毅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继续道:“第一,是关于论功行赏,和以往一样,此次带兵出去的小旗官们,把士兵们的功劳统计上来,我会论功行赏!”
    “第二,做战后总结,以后每逢战事,无论胜败,都要做战后总结!”
    “此次对鞑子的作战,突出了一些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及时作出战术战法的调整,避免后续作战造成更大的伤亡!”
    “首先,在追击分散的鞑子之时,有个别士兵脱离队伍,最终受重伤!”
    “其次,小队对敌之时,士兵犹如一窝蜂的,完全不顾及阵型,甚至为首级归属发生争抢,这跟土匪有什么区别!”
    “……”
    王毅一连说出了好几个战斗中发生的问题。
    “所以,接下来要对着些问题进行整改,加强训练,思想工作也要做到位,另外,士兵也要开始读书识字!”
    这次对鞑子作战暴露出来的问题,王毅在心里已经进行了深刻的复盘。
    除了训练与思想要加强,王毅决定强制执行让护民军读书识字,也不管士兵们的抱怨了。
    遥想后世,万里长征的条件何其艰苦,不同样在战斗中、行军中、休整中读书识字?
    “是,百户大人!”众人齐声回应。
    战后总结继续,王毅让众人发表观点,不少人说出了自己的意见,王毅一一作出点评,最后确定了解决方案。
    “第三,就是招募新兵的问题!”王毅将目光看向杨志远,道:“师傅,新兵招募多少人了?”
    杨志远现在负责招募新兵,沈明浩则对新兵进行训练。
    “目前新兵有近三百人了!”杨志远道。
    王毅点点头,道:“尽快让护民军人数达到五百人以上!”
    “好!”杨志远点头答应。
    王毅目光看向了沈明浩,道:“你在负责新兵的训练,可有遇到什么问题?”
    闻言,沈明浩道:“百户大人,能不能抽调老兵担任新兵的小旗官,这样训练起来更轻松,也能更快见到训练成果!”
    “嗯,这个提议不错!”王毅笑着赞了一声,想了想,道:“老兵打散,任命为新兵的小旗官,每队小旗再设立一个预备小旗!”
    战斗中,小旗官若伤亡,可以由预备小旗接任指挥,等于后世中的副班长。
    沈明浩道:“大人,还有就是,我们军械不够用,影响训练!”
    听完,王毅皱起了眉头,军械却是一个大麻烦,问题就在工匠和铁料不足。
    目前,军工作坊中,工匠加学徒的人数加起来,不到百人,其中能单独打造刀枪的,也不过二三十人。
    一个熟练的工匠,每天最多能打造两把合格的腰刀,或六把合格的长枪。
    而护民军的装备,可不止刀枪,还有盾牌、弓箭等,这些都是需要工匠花时间来打造的。
    按照装备护民军五百士兵算,军工作坊至少需要两三个月时间,才能将所需的装备打造出来。
    这个时间太长了!
    最主要的,还是铁料不足。
    谷溪村如今开垦田地的人数增多,所需农具不少,导致能买到的铁料,不能全部供应给军工作坊。
    “军械问题,我会尽快想办法!”王毅道。
    工匠不足,那他只能利用后世的知识提高生产力了。
    铁料问题,他有想到开炉炼铁,但前提是得有铁矿;所以,目前还是只能去购买铁料,但也有难处。
    铁料属于朝廷管控之物,民间流通的铁料都是有限的,所以谷溪村每次能买到的铁料都不多。
    “最后目前的训练场太小,营房也住不下了!”沈明浩道。
    先前建造的护民军营地,是按照三百人规模,如今人数已经超过三百,居住和训练都显得很拥挤。
    闻言,王毅点点头,看向杨志远,道:“师傅,等下贴一份告示在村里,找一些懂得建房的人,给工钱让他们来扩建军营!”
    “好!”杨志远将事情记下。
    “老沈,有功将士的奖赏,你负责尽快发下去!”王毅看向沈明浩说道。
    “好!”沈明浩也答应。
    “还有其他问题吗?”王毅问道。
    众人相互对视一眼,然后都是摇头。
    “好,会议就到此结束!”
    王毅话音落下,会议厅中的所有人都整齐划一的站起来。
    “要整改的问题,尽快落实,新兵的训练,也要抓紧!”王毅站起来说道。
    “是!”众人异口同声。
    王毅一挥手:“散会吧!”
    会议结束,王毅先是来到了村中办事处,让其派人去将贾阳叫来一趟。
    贾阳每三天便会来谷溪村拿一次盐,今天正好是谷溪村与贾阳交易的日子。
    盐和铁都是朝廷管控品,贾阳之前能将贩盐生意布满陕西,说不定能有办法搞到铁料。
    目前铁料的采购问题,是最着急的,没有铁料,纵使王毅有后世的知识支撑,也无法让军工作坊制造出军械来。
    而这也是王毅还没有将护民军,打造成纯火器军队的原因,谷溪村能得到的铁料,根本不足以支撑一支纯火器的部队。
    这段时间,王毅倒是有派人出去寻找铁矿,但一直没有进展。
    就算找到铁矿,开采和冶炼都需要时间做准备,可谓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所以,目前只能通过购买的方式来解决铁料问题。
    没过多久,贾阳听到王毅找他有事,便急匆匆的来到了村中办事处。
    “贾老爷,有些日子没见,精气神倒是好了不少!”王毅笑着开口。
    “大人叫我老贾即可!”贾阳笑着对着王毅拱了拱手,道:“托大人的福,让我能重操祖业,我现在是干劲十足!”
    王毅点点头,道:“先前说过会告诉你关于我们盐的出处,今天就带你去看看!”
    闻言,贾阳一愣,随即脸上浮现好奇与兴奋:“如此,那便多谢大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