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市长敬的第二杯酒
作者:六月榴火   官场修仙,好官不好当最新章节     
    九十年代的开发区也好,经开区也好,其实很多。
    到了二十一世纪的开端,甚至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更好的搞招商引资,直接圈出一块地,小院墙一砌,土地上还长着庄稼呢,就敢说这是某某开发区。
    但是,正儿八经由国家政务院批准的开发区其实很少。
    在2000年之前,全国由政务院批准成立的开发区加在一起,还不到十个。
    这十个开发区里面,江南省就占了两个。
    当然,发展到后来,江南省的另一个开发区成为了全国开发区的标杆,那就是另外一个事了。
    现在,在刘广林的任职大宴上,刘广林又有第二次机会来改变整个经开区的未来,他当然要紧紧握住。
    就听见刘广林声音沉稳地说道:“崇州市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一定是经开区;
    而经开区要快速发展,完成自我造血,它的心脏一定是造船厂。
    只有坚定地抓住上面这一点,我们经开区的事业才能一直前进,经济才能一直发展。
    搞不好造船厂,我们经开区就失去宝贵的造血功能,形成不了整合港工产业链的向心力。”
    粟子莹听到这里,心里是有些失望的:这个小师弟对造船厂比自己还要痴迷啊!
    可是,国家已经否了呀!
    也就是说,哪怕经开区自己找到了资金,也失去了国家的政策扶持,难搞的很!
    所以,她提醒道:“小刘,这个造船厂因为水文条件,已经被国家否了。”
    刘广林当然知道这个事情,而且,他了解的情况甚至要远远超过粟子莹。
    “粟书记,这个造船厂的水文条件其实很好解决的。
    按照我们目前现有的港工位置规划的造船厂,水深枯水期在七米左右,当然不能建设一座大中型造船厂的。
    可是,我们只要把造船厂的位置往出海开口方向挪一挪,不要多,十五公里就行,那里常年水深都能达到十二米。
    建设一座十万吨级散装货轮的造船厂,还是绰绰有余的。”
    “政策方面的事情我们可以先不谈,小刘,”楼玉成语重心长的说道:“资金来源是一个大问题!
    如果我们现在为了提振士气,把风声放了出去;要是在这个造船厂搞不起来,是要被人批评‘讲空话’的。”
    在座的都是政治斗争的老手、好手,当然明白,楼玉成的这一句话,既说明了事实情况,本身也是对刘广林的一种直接攻击。
    刘广林其实对这种自己什么都不做,却要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对做事的人指指点点的做法很不屑。
    但政治成熟的他,也不会为此说一些怪话,相反,把这种怪话当成一种意见来听,来处理才是最好的手段。
    “楼主任的担心是对的!”刘广林肯定了一句,并端起酒杯敬了楼玉成一杯,这才说道:
    “把外界的舆论监督当成一种创业的动力,其实也是很好的、很有必要的事情。
    就拿现在造船厂来举例子吧!
    现在,整个西方都在全面实行产业经济金融化。尤其是米国,正在大力往外迁移制造业。
    所以,只要抓住这个机会,接收一部分造船企业的加工合资,都足以让我们把这个造船厂办起来,办大办好!”
    刘广林放下酒杯,看着楼玉成说道:“正如楼主任所说,在事情还没有办成之前,我们还是不要声张出去。
    否则,不但宝贵的信息资源就这样被消耗掉,还把我们拖进竞争的劣势之中。”
    刘广林的这个说法是有根据的。
    而且,在九十年代,同为国企在海外竞标的时候,争的头破血流的事情真不少。
    当然,刘广林的这个“西方全面实行产业经济金融化”提法,目前在国内还是首次,听不懂的人很多。
    但不包括叶市长,这位刚从发改委政策研究司调出来的副司长。
    他太清楚刘广林说的东西了,是要多重要有多重要,要多真实有多真实。
    这个小家伙的眼界和胸襟,真的值得粟子莹大力培养啊!
    更值得自己敬他一杯酒!
    如果一杯酒就能换一个造船厂的话,叶市长今天想喝醉!
    “广林同志,”叶市长端起酒杯准备敬刘广林的酒,这就足以让满桌的人吃惊不已了。
    更让人吃惊的是他的称呼“广林同志”,这已经是一种尊称!
    难道说,刚才刘广林刚才说的那些话,都是真的?!
    众人都在寻思着,刘广林刚才说的那几句话里,到底是什么信息让一位市长改口尊称与他!
    这里面也包括了粟子莹!
    当然,大家想归想,不耽误大家一起举杯敬他刘广林。
    于是,第二杯酒集体下肚了。
    人均三两酒,对咱们党的干部来说,不过漱簌口,距离刘广林的要求还差的有些远。
    “广林同志,看来你对怎么转移西方的制造业产能,已经胸有成竹了?”叶市长一口干掉杯中酒,随后就迫不及待的问道。
    刘广林点了点头,随口说道:“制造业转移有两个基本的重点,这两个重点缺一不可。
    第一是行政资源,这个大家可以把它理解为国家政策。虽然不完全一样,但是区别不大;
    第二点是人力资源,这一点尤为关键。
    可以说,放眼全球,只有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的我国,才拥有如此庞大且优质的人力资源。
    这一点,是我们国家在接受西方产业转移竞争中,制胜的关键因素。
    我甚至敢放一句狂言:正是有了人力资源这个关键因素,哪怕是我们搞招商引资的速度慢一点,条件高一点,腰杆子硬一点,也不耽误我们搞经济建设。”
    刘广林的这一席话,不但叶市长赞同,就连粟子莹也极为赞同。
    信息量决定眼界的开阔与否,这两人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对外界,尤其是国际上的事务有了一定的了解。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了解,才会让他们生出一股自豪感!
    真的!在所有的第三世界国家里,甚至全球所有的国家里,像我国这样保持着完整的国家主权的,真的不多!
    甚至可以说是,屈指可数。
    于是,在这种爱国激情中,大家举起了第三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