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梦幻一般的会谈
作者:六月榴火   官场修仙,好官不好当最新章节     
    会谈进行的很顺利,尽管时间漫长。
    第一天的上午,双方各自端出自己的资本和资源,并顺势提出了各自对未来造船厂的规模要求。
    萤火虫公司端出来的资本就是一个亿米金的投资额度,拿得出手的资源就是会承揽造船厂的业务订单。
    帮造船厂拉订单这个事情,对于经开区来说,是天大的意外之喜。
    毕竟在96年的时候,国内造船厂的国外订单,基本上全都是三包,二包的订单都很少,这中间的利润,几乎都被台商盘剥干净了。
    而且,台商承揽的造船订单,本身就是南韩、岛国等造船大国放弃的低利润订单。
    在造船需求空前的90年代,不少的造船厂连工人工资都不能按时足额发放。所以,那时的国内各大造船厂的生存状况可想而知。
    说一句大实话吧,哪怕是萤火虫公司不在国内投资一分钱,只要能保证一手订单量,有的是大造船厂抢着和她谈合资合股。
    新建的造船厂有萤火虫公司帮着拉订单,可以说,在业务能力上已经领先国内所有的造船厂了。
    当然,人家既然解决了业务订单的问题,顺势提出对运营管理权的要求,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这家公司不但投资的诚意满满,还很通情达理,目前看来,是一个很好的合作方。
    这是参会的中方人员一致的想法。其中,粟子莹的感触最深。
    这两天她亲自参与了不少的项目重启谈判,在还没有和萤火虫公司接触之前,粟子莹认为,还算是比较顺利的。
    至少,这些公司在合作态度上,要明显比上次外贸部考察团时有了根本性的好转。
    但是,在有了萤火虫公司的谈判态度、进度、条件做参照之后,她认为,她的那些意向客户简直一无是处。
    比方说,一家投资金额还不到五百万米元的在米台商,做的还是普精的机床加工,要说技术含量那真是谈不上,两轴半的玩意儿,连三轴三联都不是。
    但是,人家就敢在在土地和税收政策上提特殊要求。再怎么说,那也是数控机床不是?!
    想想就心塞!
    粟子莹看着莱瑟琳那恭敬中带着矜持的笑容,忍不住在心中一声喟叹:所谓的同胞之情,究竟麻醉剂,还是安慰剂,真的说不清楚。
    但是,毫无疑问的,统战政策出了偏向性的问题。
    在这种非常友好的会谈气氛中,第一天的交流成果出来了,基本上都被凯瑟琳控制在刘广林制定的框架之内。
    可以说,今天的会谈,出乎了考察团全体人员意料的顺利;也超出了考察团所有人的期望值。
    大家都在努力控制着内心的喜悦,只是雀跃的眼神还是暴露了他们的想法。没办法,这家萤火虫公司实在是,太大方了!
    合资合作这种运作方式,最难达成一致的,就是这些原则性的东西。只要原则性的东西确定好之后,下一步的进展就会比较快。
    凯瑟琳在还是亚伯利门公司的一个部门主管时,出于练手的目的,就促成了一笔亚伯利门公司在大陆的投资。
    虽然谈不上投资规模,不过是一千万米金的业务,但她是亲身参加过谈判的。
    因为投资的项目是冷门的农产品深加工,她参加的那一场合资谈判,实际上,当地政府其实并不在意。
    既没有高科技含量,也不能来个填补行业空白之类的荣誉,地方政府的官员自然也就没有什么积极性。
    只想着尽快把项目落实下来,好完成招商引资的任务而已。
    所以,她不认为那是一场谈判,凯瑟琳认为,那不过是走过场的投资通知而已。
    因为,不管凯瑟琳提出什么样的苛刻条件,当地政府总是在休会之后答应下来的。
    今天情况不同,因为老板的嘱咐,凯瑟琳把谈判对手放在了和自己平等的地位上,进行的一次对等谈判。
    这场谈判,让凯瑟琳收获了尊重,一种与会人员发自内心的尊重。
    看着粟子莹向自己投来的信任眼神,凯瑟琳的感觉从来没有这样好过,比她年轻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吸食违禁品带来的快感还要好。
    这种花老板的钱自己做好人的感觉,真好!
    所以,在下午会谈结束的时候,凯瑟琳很诚意地邀请考察团一行人赴萤火虫公司的邀请晚宴。
    晚宴的会场在有一定历史的威廉斯堡酒店里,而历史资源在米国,属于极度稀缺资源。
    所以,耗费不菲地在这家五星级酒店举行晚宴,很多时候,其实本身就是一种对外宣传。
    这是萤火虫公司开业的第一次大型公共活动。
    凯瑟琳利用自己的人脉,邀请来布鲁克林区的区长和纽约市的几个重要议员前来,给自己站台的同时,也是在给萤火虫公司站台。
    最初,这些大人物们是看在“老朋友”凯瑟琳的面子上,或者是看在“山姆大叔”的面子上才来的。
    不过,到了晚宴现场,他们看到,不但汉克兄弟银行的老板来了,就连在布鲁克林颇有声望的大亨银行的老板也来了。
    这让他们居高临下的心态一下子就收敛了好多!不管怎么说,这两位嘉宾可都是银行家,不折不扣的社会名流。
    嗯,这是一个合乎他们身份规格的晚宴,他们在心里想到。
    粟子莹在得知有米国政界人士参加这个晚宴的时候,就立刻通知了纽约总领馆。
    而凯瑟琳也非常知趣地正式邀请了总领馆的人来参与。
    当然,来的是谁,什么时间到,都是不确定的。
    不过,凯瑟琳牢记刘广林的嘱咐,给予足够的尊重就行了。别的事情,一般来说,就不会有别的事情了。
    即使有,也和她无关。
    纽约总领馆对这种礼节性的晚宴其实不是很重视,虽然能扩大影响力,但,也很容易被针对。
    不过,既然米方的企业主动邀请了,还是在正在谈合资的情况下,过来给双方站个台,走走过场,似乎也应该。
    更何况,晚宴的来宾里面,还有纽约市议员和布鲁克林的区长,这些人都是很有影响力的。
    于是,邱总领事决定,派出自己刚从新泽西总领馆调来的副手,负责经济商务的王领事出席。
    一来,今晚不是签约晚宴,自己出席的话,规格就高了;二来,王领事似乎和考察团的粟子莹很熟悉,又是他的分管范围,很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