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纳凉
作者:平安的平平   赵氏发家记最新章节     
    夏天蚊虫多,院里天天要熏艾草,但也没法完全治住。

    大狸细皮嫩肉的,坐在凳子上吃饭被咬了好几个包,连脸上都红了一块。

    赵大郎和许灵太看着十分心疼。

    赵老头说,“我听老四说,药铺有卖熏蚊子的香,他给蓉宝嘉宝买了好几回,还挺管用的,大郎,你明天进城买一点来。”

    赵大郎点头应了一声。

    许灵桃问他,“城里的冰什么价?”

    “明天去问问。”赵大郎没买过,不太了解,毕竟村里人谁钱多的没地方花了,去买冰块,热的睡不着拿扇子扇扇不就行了吗?

    不过赵老四常买,有时候会给赵老头送一两块,这么贵的东西,赵老头难免要问问,因此他知道价钱。

    “老四说要五十文一块。”赵老头放下碗,比划了一下,比家里常用的木盆还要小一点,“就这么大点。”

    桌上众人齐齐咂舌,一块冰竟然比羊肉还贵。

    许灵桃立即歇了买冰的心思,五十文不便宜,虽然家里能掏出这个钱,但为了买一块冰显然不值当。

    赵大郎一手拦着儿子,一手往嘴里扒饭,待囫囵吃了两碗饭后,就抱着大狸出门溜达了。

    赵老头胃口不是很好,只喝半碗米酒吃了点菜,就坐在院里和赵老大说,“大狸聪明,像蓉宝嘉宝,是个读书的料。”

    赵老大笑了起来,只是夜里黑,看不太清脸上的神情,“等大狸年纪大了,也送到城里去念书。”

    赵老头点了烟杆,想起了晴姐的婚事,吸了两口烟后道:“梅家请大师算过了,九月十八是个好日子。”

    这话是赵大郎捎来的,原本请了个八月初八,说是难得的好日子,但赵家众人觉得太靠近夏收了,那会儿大家伙还忙着晒谷收仓呢,哪有时间准备婚事。

    就算赵家有空,亲朋好友也不一定有空啊。所以又重新换了个日子,选了九月十八。

    赵老大没啥意见。

    晴姐的嫁妆已经全部打好了,许灵桃又从公用里拿了些钱买了两匹布和一个银镯子,并用私房钱买了一对银耳坠和一个银簪子。

    别说是外人,就是家里人也觉得赵大郎两口子做到这一步十分不错了。

    晴姐这几年挣的钱都没往家里交。

    吴氏当时的意思是说,姑娘家嫁人,日后的日子不好说,多带点银钱傍身总是好的。你靠自己的本事挣了钱,就自己收着,当是你老子哥哥给你的嫁妆。

    这也是家里有钱,吴氏才敢替儿子孙子做这个主,要是家里穷,晴姐挣的钱是肯定要补贴家用的,到时出嫁再从公中出钱。

    不过依照赵大郎的性子,哪怕家底不富裕,也会想法子给晴姐凑一个体面的嫁妆,毕竟就这一个妹子。

    村里没这个规矩,但吴氏开了口,这便也算赵家的规矩。

    赵氏听说了,也没再管着慧姐的钱,过年收的压岁钱都交给闺女自己拿着。

    大房家底还不如三房,没道理晴姐可以,她们家慧姐不可以。

    赵老头跟长子说了孙女的婚事后,又把赵二郎喊出门,问他三郎的事,“如今地里的事少,你寻个时间去找王在两口子问问。”

    赵二郎也忙的晕头转向,开春因为养蚕的事,他跟着四叔山上山下的转悠,人都瘦了一圈了。现在虽然闲了些,但天热的跟鬼一样,人都被晒迷糊了,哪有精力去想别的事。

    赵二郎拿着大蒲扇“呼呼呼”的扇了起来,说明天就去。

    赵老头抬头看了看,见又是满天星,不由蹙眉,这夏天才刚开始就热成这样,等到了三伏天,这日子咋过啊。

    就这说两句话的功夫,后背又湿了,赵老头拿着蒲扇烟杆去村里纳凉。

    树多的地方要凉快一点,村里有几棵老树下坐满了人。

    孩子你追我赶的跑来跑去,大人搬着小板凳找到熟人坐成一团,妇人摇着扇,嘴巴一努,张嘴就是,“那隔壁村赵平家……”

    汉子则是靠在树上,或蹲在地上,大家伙聊地里的事,有时候也吹吹牛逼,“我那老姑家一斗钱,屋里都铺了石头……”

    赵大郎也在边上,他架着大狸,四处转悠,偶尔插一两句话。

    至于老人则很有深度,老太太炫耀自家小子孙子,老头聊一些大事,赵老头凑过去,用扇子拍了拍老伙计,然后一屁股把他挤到边上。

    钱老头拍了个马屁,“老赵,多亏你家修的这条水渠,今年地里才不缺水。”

    这也不算马屁,毕竟村里这么多水田,一大半都靠这条水渠养着。

    天上满天星,夜里光亮的很,但要想完全看清脸是不可能的,赵老头心里得意的很,但嘴上还是说,“这算啥事。”

    年轻时靠自己在村里挣面子,老了就靠儿子孙子,赵老头觉得自己这一辈子还是挺成功的。

    “听说有些地方都干田了,要去山里挑水。”

    “哪个村啊?”

    “这我哪知道啊?”那人又说,“前天下通村有个缺德货把我家的田坝给挖了,一田的水都放到他田里去了。”

    “这啥人啊,你没去找他们村村长啊?”

    “哪没去,我家婆娘去他家门口骂了半个多时辰呢。”

    赵老头又想起早上的事来,也抱怨出声,“成子也缺德,昨晚把我家的田坝给挖了,害的我家水田都快干了。”

    这显然是夸张话,虽然天比较热,但一晚上哪可能就干田了。众人都不觉得这话有什么不对,纷纷说,“成子那小子做事一向这样,跟他老子一模一样,不着调,还没脸没皮的。”

    “他爹当年也这个德行,大半夜偷了我家田里的水,要不是我婆娘拉着,我非得打死他。”

    由于成子继承他爹的歪风邪气,原本死了好几年的老头又被大家伙拉出来鞭尸。

    赵老头听的心情舒畅,屁股都坐麻了才起身。

    众人心口的热气消了不少,也纷纷散了,不过屋里还是闷热。

    赵老头站在门口看到桌上的冰,便扭头问院子里的赵二郎,“你四叔来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