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启蒙老师
作者:黄豆生芽   连生三女,被重男轻女婆母赶出门最新章节     
    开口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耿春花。
    吴山刚刚已经泼了一盆水下去,真当他是不想让村子里人孩子学识字?
    他巴不得他们牛头山村人人都识字,万一要是他们村真能出一个当官的,他这个村长功不可没。
    但读书识字是那么简单的事?
    就像他刚刚说的,村里七八岁的孩子都能给家里帮着干活,他们能眼睁睁在抢天时时,孩子还在摇头晃脑的学那不知道用的上用不上的字?
    要是谁说他们家里不缺这点劳动力,束修嘞?以为省点束修这事就成了?读书贵的不是束修,是那些个书本、笔墨纸砚。
    束修一年给一次,难道写字也要一张纸用一年?
    这要是学个一两年,不坚持下去后面用不上,再过个几年就都忘光了。
    此时,要是别人开口他也就不说什么了,这耿春花......
    吴山深深吸一口气“耿家的,你家地不少,你男人又是一个不吃力的,这狗蛋今年也有七岁了吧?长的仿你,小小孩身上有的是力气,你要是让他去跟着读书,你家里的地怎么办?”
    耿春花怔了怔,打哈哈的笑道“能咋办,还是像往年那样来,以前他们小也顶不上啥用,现在就当还是不顶用呗,趁着我和他爹年轻,让他在自由两年。”
    耿春花不出声还好,这一出声好些人又拿不准主意了,不是纠结春耕来不来得及,而是他们对让孩子学识字产生了退缩。
    你看,耿春花男人也识得一些字,现在还不是天天在村里待着,压根没用啊!
    吴山看着大伙过了那一头热的时段,这才开口说“你们想让家里孩子开蒙,我这个做村长的不反对。同时,学识字不是坏事,远了不说了,为什么我能做村长,你们不能?”
    吴山是懂拉仇恨的,他的话刚落下,大伙双眼立刻瞪着他,对啊,为啥他能当村长,自己不能?
    “就是因为我识字!”
    哔!!!
    “村长,不带你这样的啊!”人群嗷嗷!
    “我也不妨和大伙说说,昨天我从无言家回来,就同我几个儿子说了,老二屋里的四根,老三屋里的六根我也打算给他们开蒙,只有读书识字了机会才会比别人大。但读书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家里既然想让孩子去读书,你就要做好他不能帮家里忙,还要家里给买笔墨。你们回去好好想想清楚,想清楚了再来找我。”
    吴山说罢看大伙终于冷静下来,他又说了一句“读书好啊,要是咱们村能出一个秀才,那咱们村子,可就水涨船高啦。”
    吴山说罢,冲大伙摆摆手,意思让他们都撒了吧。
    人是散了,每个人让孩子读不读书的念头更重了,只不过大伙不再急着跟风,而是开始思考。
    这事急不得,回家得和爹娘说道说道。
    当天晚上,大部分的家户都在商量着要不要让孩子去读书写字。
    ......
    村里发生的温无言和顾清清不清楚。
    两人躺在炕上顾清清在帮着他分析今天沈家老爷说的给温无言介绍私塾的事。
    顾清清算是明白了,他一个小学生,沈家直接给他介绍了一个高中老师,抛开这步子跨得有点大之外,事到是好事。
    “去吧,跟着对方学总比镇上的秀才好,而且桃花镇上的那个秀才还在教温有才,不管他今年能不能考中秀才,你和他做同窗少不得被霸凌。说着,还有我们当时在镇上卖肉时,他的那一胖一瘦的两个同窗你还记得不?”
    “嗯!”
    “当日明明看出了我们的关系,还特意问你这个瘸腿是不是就是他弟弟,明摆着就是看戏不嫌事大。这样同窗不要也罢。”
    “我如果要是去了县里读书,就不能守在你们母女身边。”温无言说着侧躺着看着顾清清,满目依依不舍。
    顾清清当然也不舍得和他分开啊,毕竟自从她来后,温无言一直陪在身边,她都习惯了呢!
    嘴里说出的话却是“去吧去吧,你是一家之主,怎能婆婆妈妈缠儿女私情。”
    顾清清嘴上放着狠话,身体却是不受控制地朝着温无言那边凑了凑,只是说起了这个话题,温无言并没有离开呢,她怎么就心里空落落的呢?
    “清清,你一点都不恋我。”温无言伸出胳膊让清清枕在自己胳膊上,另一手帮她掖她背后的被子。
    “那又如何,家里地要种,鸡鸭要养,一切看起来就是百废待兴,我也不舍咱家这山头,家里事还多呢。”顾清清脑袋枕在他胳膊上,寻了一个让自己舒服的姿势躺好。
    “我知道,我怎么会不知道。等我去读书后家里事要全靠清清。”温无言说罢双臂一个用力径直把顾清清圈在自己怀里,鼻翼间都是她的味道。
    她似乎有着别样的魅力,只是闻着她的味道便让人心生宁静。
    温无言心宁静了,顾清清可就难受了。
    虽然她也喜欢温无言的肉香,但她此时闷得慌,尤其一直闻着循环释放的二氧化碳,她脑缺氧。
    “温无言,你要是再不松开我,我就被你闷死啦。”
    ......
    接下来两天,吴山作为牛头山村村长,找到住在温无言家老杨头,说了村里的人的意愿,他们想让老杨头教村里孩子识字开蒙。
    “当然,大伙也不让你白费心思,该有的拜师礼咱们都出。”吴山乐呵呵的道。
    老杨头似乎没想到吴山找自己是要做这个事,他几乎没怎么想就答应下来,“都是村里的孩子,我也不是怎么正经夫子,什么拜师礼不拜师礼的,你们看得起我老杨头,愿意把孩子交给我,我就教他们读书识字。”
    老杨头说完似乎想到了什么事,哈哈一笑跟着又道“我可不保证能再教出一个童生出来。”
    “把孩子送来就是让他们知道一些道理,可没指望他去考试。当然,谁家要是觉得自己家孩子学得好,想去,咱们也不拦着不是。不管教得如何,我就让他们按镇上的束修来准备,这一两天就送过来。”吴山说到这里时,犯了一下犹豫,“就是这学习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