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竹有些犹豫,不知道该怎么说,犹豫再三却说起了一件别的事说道:“你还记得我姑姑从前丢了一个女儿吗?当时那柳夫人想害我姑姑的一双龙凤胎,来一招偷梁换柱,却没想到东窗事发,本想偷的是男孩,结果却是女孩不见了吗?”
当年鹿家和姜家联姻,正值皇位更迭之时,朝中局势不稳,鹿家还是如日中天的太师府,鹿太师唯一的小女儿嫁给了鹿静媛嫁给了卫国公府唯一的嫡子姜子韫,
两家喜结连理,也是门当户对的人家,当时的婚礼也是让人乐道了许久。
可惜不久就发生了战事,北戎犯边,帅三十万大军趁着大昭国新皇皇位不稳,连夺几座城池,等京中收到信报的时候,北戎贼子已经直逼雁门关了。
姜子韫和他爹卫国公父子俩受诏奉命前往北境杀敌,而在这时恰巧鹿静媛怀有了身孕,纵使担心也得照顾着肚子里面的孩子。
不巧的是,突厥此时与北戎联手,趁着大昭国正在跟北戎打仗,派二十万大军杀入西境,两国欲图瓜分大昭国,比起北戎来,突厥大军少了十万,但是更加骁勇善战,西境镇守边关的骁骑将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当场阵亡,已经攻破玉门关,直至嘉峪关了。
两边战事纷起,朝中人心惶惶,新皇也是焦急万分,于是新皇派秦大将军秦霄率兵出征西域。
现在的通信又极其不便,卫国公的当家夫人既担心自己的夫君,又担心自己的儿子,还操心儿媳的肚子,若是有个什么万一,鹿静媛肚子里面的孩子就是卫国公府唯一的嫡系子孙了。
战事连打了八个月,却在北边战事快要告捷的时候突然传来姜氏父子深陷敌营,不知生死的消息。
卫国公府知道这个事情之后,姜老夫人和姜夫人当场就晕倒了,姜老太爷下令死死瞒住了家中的下人,不允许往外传,这时候已经快要到了鹿静媛的临盆之日了。
可尽管姜老太爷他们一防再防,也挡不住世上没有不漏风的墙,鹿静媛还是听到了家中下人嚼的舌根,惊惧之下当即就腹痛起来。
整个卫国公府都慌了起来,好在孩子已经足月,而且鹿静媛的身体一直都很好,虽然是突然发作的,但是还是顺利生了下来。
而且还是一对龙凤胎,让卫国公府的人又大喜了好久,都说是天降祥瑞,卫国公父子一定会平安回来的,让姜少夫人也就是鹿静媛不要过于忧思。
可是这种事情哪里是说说就能办到的呢?看到自己的一对孩子,鹿静媛又不自觉的流泪。
鹿静媛沉浸在担忧伤神之中,精神也不是很好,连孩子被偷偷换了一个都不知道,明明是一对龙凤胎,姜夫人和姜老夫人也看过的,却在洗三的时候,却发现变成了两个男孩。
这下可不得了,卫国公府炸开了锅,一盘算就知道这贼人是什么打算。
当即卫国公府就拿了伺候孩子的乳母和婆子丫鬟问话。
立刻就盘查到了杨婆子身上,还发现了一张一万两的银票,刚开始杨婆子还想着日后的荣华富贵,反正她事情已经做了,只要打死不认,日后有的是好日子在等着呢!
可惜当卫国公府将杨婆子儿子的一根手指放到了杨婆子的面前,杨婆子面色一变,立马就松了口。
痛哭流涕的说出了事情的经过,原来是庶长子姜子韪的夫人柳氏派的人,柳氏认为深陷敌营的卫国公父子定是活不成了,那国公府的爵位他们这一房也是有机会争取的。
本来柳氏的计划是让鹿静媛听到姜子韫的消息说不定能来个一尸两命。
却没想到鹿静媛运气这么好,一口气就生了出来,还是一对龙凤胎,柳氏只好把主意打到孩子头上,若是把男孩换了,日后再捅出来,卫国公府的爵位无论如何也没办法给嫡支一脉继承了,那到时候卫国公府还不是姜子韪这一房的。
柳氏想得很美,却没想到姜家老太太因为下人乱嚼舌根的事情加紧了对鹿静媛和两个孩子的照看,柳氏的手也没有那么长,所以只买通了一个二等的杨婆子。
但是没想到杨婆子由于不是近身伺候两个孩子的,心里又想着柳夫人许的好处,干脆在吃食里面使了一点手段,这才手忙脚乱之下将女孩给换走了。
这下变成了两个男孩,事情可就大条了,一朝东窗事发,姜子韪这一房就成了罪人!
姜老太爷也就是老卫国公立刻就下令开始寻找丢失的女孩。
可惜已经过了一日了,在这个通讯信息又没监控的年代不发达的,想找到一个孩子可谓是大海捞针。
唯一有能证明孩子身份的只有一块刻着鲤鱼的玉佩和孩子手腕下面的一颗红色状如朱砂的红痣。
杨婆子交代她将孩子是顺水漂走的,也没想要孩子的命,还是放在了最平稳的京南运河上面的。
听到孩子可能顺水南下了,但是更有可能溺毙在了河里,鹿静媛当场就失声痛哭了起来,怪自己只顾着伤心没看好孩子。
卫国公府派人顺着京南运河向下寻找,可惜一无所获。
也就在这时北边战事告捷了,姜氏父子的消息也终于有了结果。
姜老太爷拿着信的手都是抖的,最终还是没挺住晕了过去。
卫国公姜渡战死,卫国公之子姜子韫幸存,但是战事依旧打了一年有余才止,直至北戎退回三分之地。
可是西境就没那么乐观了,秦霄将军将突厥杀回玉门关外三十里地,眼看胜利在即,却被被背刺了,军中地位颇高的一位副将叛变了。
秦霄深觉不妙,但是已经来不及回去关内了,只能一箭射杀叛变副将,下令关闭玉门关,自己则永远留在了关外。
因秦霄身死这一消息,突厥军人心振奋,又进军二十里地,直逼玉门关下,誓要再拿下玉门关!
好在昭国军中没有叛徒了,玉门关突厥再也没能攻破,也算是安定了昭国百姓的心。
消息传回京中,大昭国举国怒骂那位副将,秦霄的妻子受不了打击,丢下年幼的稚子就随秦霄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