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有些可惜
作者:命运眷顾   班里,从星际穿回来的科技天才最新章节     
    林知熠团队的战绩在任何一所学校看来,完全足以放在官网上大肆宣扬。
    李校长急急忙忙打算登上《Nature》官网,不过大概不需要了,因为华国官方媒体直接公布了新闻。
    【恭喜林知熠院士带领两大课题组一天四登世界顶级期刊《Nature》!其中一篇封登,另外还有四篇大子刊!】
    当看到这一幕,李校长才终于确信,天哪,怪不得上头给林教授的经费拨是最快的、最多的,这回报率真高。
    算算她进入清大任教以来,仅短短一年时间,足以拿出两项实绩,这下连校长都羡慕她的学生了。
    ——一共八篇ScI论文一区,太牛了,今年12月我一定要报考林知熠的研究生
    ——没读过书,ScI一区是什么意思?求科普
    ——ScI就是科学引文索引,根据ScI数据库中的影响因子划分为一区、二区、三区;其中影响因子在10以上的期刊被划分为一区,所以影响因子为64.8的《自然》就是顶级期刊
    ——所以这一周《自然》期刊上面的内容全部都是林知熠和她学生的文章咯?
    ——我觉得你们的重点是不是搞错了,主要是她的研究居然证明了白洞,还有量子通信
    ——白哲圣、卢翰采居然发表了两篇《自然》正刊,完全达到了大学教授的水平,这就是林知熠的实力吗?
    ——你们都夸林知熠的实力,我就想夸她的人品真好,居然对弟子这么好,还给他们一作,如果是某些导师,愿意让学生挂个名都称得上不错的了
    全息里一众网友又被林知熠震了一下,关于她的讨论没停过,当然更多的是同样开始讨论她的学生。
    当天,清大立刻将这样的喜讯发表到官网上,要说词条一定是加上了‘清大’前缀。
    这种做法京城一中一样采取了,区别在于他们换上了‘一中优秀校友’词条。
    这种顶级期刊可以说是评选诺贝尔奖、竞选院士、展示大学研究实力的重要依据。
    当然,网上热议的时候,离林知熠更近的清大学子更是不能平复心情。
    不过他们关注的侧重点放在林知熠六位学生身上,虽然现在不能像以前那些年,只靠一篇顶刊就可以评院士。
    但以白哲圣他们的年龄,别说他们还是一作,完全可以在各大学校的博士圈里横着走。
    不仅能横着走、还能竖着走、倒立走、躺着走、游着走......实现走的自由。
    “羡慕死了,今年林教授收人吗?我一定要报考她名下。”说话的人是大四学生,此刻将新闻投放在半空中激动地刷着。
    旁边是一个书院的研究生师姐,同样点头,“考到她的名下,基本上以后在科研圈不愁了,如果能力都强,甚至可以继承她的衣钵。”
    只一句话,院士的学生容易出院士。
    就连发表《Nature》也一样,个人科研能力的上限其实更多取决于导师的上限,还有所在课题组的上限。
    如果不是因为几人的导师林知熠是行业内顶级大佬,同时他们课题组资源经费充足,几百上千万够够的,否则任凭他们几人能力再强也很难发表。
    发表顶刊是非常非常困难的,能发表Nature的其实已经进入到圈子里面,要知道有些大学甚至没有一篇顶刊。
    如果没有一个有过发表经验的人带着的话,99.9999%的概率是不会中,只能说林知熠的实力强到即便她也是第一次发表,但依旧能中,而且是同时全中。
    顿了顿,旁边的师姐难掩羡意,“她的学生只要博士一毕业,在一些985学校甚至可以直接评为教授职称,自己成立课题组了。”
    她今年开始考虑毕业找工作的事情,虽然清大的学生不愁,但还是比不上白哲圣几人。
    只要发表了正刊,工作随便找,经济价值超过500万,而一般的硕博能有一篇Nature小子刊,已经算不错的了。
    不过白哲圣几人倒是没有这些想法,他们在林知熠名下研究挺好的,过得很充实。
    六人收到林知熠的通知,启程返校。
    “白哲圣,你们等等。”
    说来也巧,白哲圣几人不约而同在校园碰上,索性几人一起回知熠书院,听到有些熟悉的喊声,几人回头,“俞师姐?”
    “俞师姐,怎么了?”最外侧的王宣懿接着说。
    算起来,整个师门,话稍微多点的除了他,就只有娄孝闻,但他平时只缠着白哲圣和卢翰采。
    而另外两个完全是闷棍,某种意义上王宣懿是林知熠师门的代言人,所以他不敢在毒舌了,主要是对师门影响不好。
    来人正是俞彤彤,研三师姐,是其他教授课题组的,他偶然认识的。
    俞彤彤一身长裙,气喘吁吁跑过来,来不及运气,接着上气不接下气地开口,“我想问一下,林教授今年招生吗?”
    “啊?”
    “你不会......想报考我导儿门下......这不太好吧......”娄孝闻听到俞彤彤说的第一句话,表情纠结,支支吾吾。
    不是他拦着不让任何人报林知熠门下,主要是大家都是一个学校的,她从别的教授组跳槽到林知熠门下,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势必有些尴尬。
    所以清大一般是直博或者硕博连读居多。
    “这有什么,我们课题组连带着导师都想跳槽。”稍微平息后的俞彤彤没好气,接着补充。
    “其实也不全是我,主要是我一个国外留学的好友想在林教授名下攻读博士,所以让我帮忙问问她今年招生吗?”
    从今年的动态看,她估计林教师不会再要本科生了,不过12月还有研究生、博士的考试,就看她明年3月左右要不要人。
    现在已经是9月了,反正今年她是发现很多人都准备考研、考博,看样子肯定是想到林教授名下,不过万一她暂时不收人,那不就竹篮打水了嘛。
    白哲圣和卢翰采对视一眼。
    接着白哲圣主动开口,声音清冷,“我导师目前确实没有提到招生的事情,我们帮你问问吧。”
    “招生?”
    办公室里,林知熠听到几位学生一进来便说起此事,她一时间没反应过来。
    “对,刚才来的时候有学姐说起这件事情。”卢翰采坐回到自己工位上,补充道。
    林知熠了然,想了想她说:“本科生我不招了,不过研究生、博士倒是可以,我不局限于本校的学生。”
    这也是上次到京大分享报告的时候被问得最多的问题,索性今天就放消息出去。
    “啊!”
    工位上正在看手机的王宣懿突然惊疑出声,引得办公室里所有人都侧目看他,“怎么了?”
    被所有人注视着,王宣懿抬起头,看向林知熠,有些惋惜,“苏龙退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