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把握
作者:池朝朝   古代小村长的上进日常最新章节     
    不过转念一想,也是,整个泰昌县,谁能大的过县令去?左右方子在他们手里是保不住的,与其被人强占、朝不保夕,不如发挥它的最大作用!
    不过,无偿捐献,二狗子倒是真舍得下心,是个做大事的!
    想到这里宋青云微微挺了挺腰板,但他面上却满是惭愧,“草民哪里担的起大人如此夸赞,说来惭愧啊!”
    宋青云不过而立之年,却却沟壑纵横的脸上满是苦笑,“草民也并非什么淡泊名利之辈,只是一想到自己和二狗费尽心思得来的成果要被那仗势欺人之辈拿去谋财谋名,而如二狗与我这等贫疾之人却始终不得生路,草民实乃不甘!”
    “故而才借了二狗的名头,托小野那孩子向您献方子,只求这方子能物尽其用,造福更多的百姓,也不枉我担了大夫这二字的名头!”
    宋青云三两句就交代了事情的始末,又摊开了来讲,我也不是不好钱财名利,因为我也要吃饭,谁不想名垂千古呢,我这都是被逼的!
    但是,我虽然气愤被压迫,也确实存了借您的手打压那些歹人的心,可我献方子却是真心的,因为我从没忘过自己为医者的本心!
    要不是时间不对宋不辞都想给宋青云鼓掌了,真真是个妙人啊,瞅瞅左向松脸上越来越真挚的表情就知道了!
    宋青云说着无地自容的要下跪,“还望大人赎罪!”
    左向松立时将人扶住,“宋大夫功在百姓,何罪之有?”
    他如何不知道宋青云献方子是被逼之举,可是重要吗?
    宋青云从一个落魄药童以身试药,历经了数十年苦心钻研,又结合实践写出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方子,更是几乎免费的给周遭乡邻看病,足以可见是个有本事、有恒心、有医德且有大功德的人!
    便是他没有献上肺痨及其一干方子,自己知晓之后也会出手相助!
    何况人家献的可不只是肺痨这一个方子,而是往前二十多年所有的成果都一起送了上来,每一个方子他都请了府医和泰昌县最好的大夫细细把关过!
    无不可用!
    而这些,对于这个风寒都能要了小命的时代,那就是在给普通百姓第二条生路!
    更没有虚假搏名,假意诚心无私进献!
    “草民……”
    左向松抬手打断宋青云,将其扶着坐下,然后才语重心长的道,“我知你心中难处,亦知你担的起医者仁心这四个字!”
    “不过我还是要问你一句,你当真可愿将肺痨方子在内的数十年成果,免费公之于众?”
    宋青云瞬间红了眼眶,若说之前有表演的成份,那么现在就是十成的真情实感流露!
    他这些年始终不曾放弃,不就是为了想要做出成就,想要证明,他宋青云,不必剽窃任何人,亦不必依靠任何人,一样可以成为一名真正的,医者!
    而县令大人所言,何尝不是对他的一种认可,他当即起身行礼,哽咽道,
    “草民,所愿也!”
    左向松点点头,向他保证道,“你且静等我的消息,为百姓贡献者,必不会心寒而终!”
    “大人,”宋青云抬头,“草民还有一言。”
    “宋大夫请讲。”
    宋青云认真道,“这肺痨方子草民虽钻研数年,又在二狗身上实药过,但,真正的突破却是在一名为张仲景的大夫点拨之下才得以有所悟,实乃拾人牙慧之举。”
    “所以,当不得这方子的真正开创者。”
    左向松惊讶,“哦,那不知这位名为张仲景的大夫今何在也?”
    宋青云摇摇头,目光崇敬的道,“早年间我进山采药时偶然遇到的,但此后却再未见过,我也问过他家住何方,但先生却笑笑只道随缘可见。”
    宋青云由衷的赞叹,“但先生实乃真正的仙风道骨、悬壶济世之高亮者!”
    左向松根据宋青云的描述猜测这位张仲景大夫应该是一位隐士,目露遗憾道,“我知你所意。”
    说罢,左向松将目光看向宋不辞,“二……”
    这是想叫自己二狗子吧,宋不辞眼皮子一跳,立马上前,“大人,学生学名,宋不辞。”
    左向松笑笑,这是不好意思了,他咂摸咂摸这两字,“宋不辞,倒是个好名字。”
    他毫不吝啬自己的夸奖,“你能以身试药,小小年纪心性坚毅,心怀百姓,实乃上佳!”
    宋不辞有些心虚,“学生惭愧。”
    左向松见他如此谦虚,心里越发满意,于是注释着他道,“今日我来此目的有三,药方只是其一。”
    这是,在考自己?
    宋不辞心里有了底,“大人可是为了捕捉野猪的法子和晚稻而来?”
    左向松笑而不语,“何以见得?”
    “大人素有贤名,是泰昌百姓人人称颂的好官,”宋不辞拍了拍马屁,然后必须道,“夏季多雨,山上本就为患的野猪借着雨夜的掩护肆无忌惮的下山祸祸即将收成的庄稼,十里八村多受其害。”
    “这本是天灾,人无法预料,但大人心系百姓,定是为此忧心,”宋不辞试探道,“约莫是听说了我宋家村捕捉了几头野猪去卖之事,想来一探究竟,看看能否在下次或来年防患于未然。”
    左向松心下甚是满意,他笑笑,“你们这可不是捕捉了几头野猪啊。”
    “不是没人想过用药药倒野猪,只是一来野猪灵敏,轻易不上当,二来,便是上了当,那药性轻了药不倒,重了人吃不了,纯纯浪费。”
    “而像你们村,一举数得的,可是少之又少,”左向松再次夸赞,“宋小童生,你当真,很不错!”
    宋不辞微笑,他最大的不错在于,自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长大罢了!
    “至于这晚稻嘛,”左向松也不让宋不辞猜了,他面上渐渐泛起了严肃,“关于几十口人的生计,你可有十成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