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勇猛
作者:池朝朝   古代小村长的上进日常最新章节     
    宋不辞已经不想再去纠结称呼了,他道,“去那边阴凉处说吧。”
    “行。”
    姜烈看了一眼旁边院子里浇菜地的宋荣华,摸摸金宝的头,“回家歇会儿去,下午凉快了再来,我烤兔肉给你吃。”
    “好!”
    金宝乐颠颠儿的就跑回家去了,姜烈含笑跟着宋不辞去了树底下,宋不辞开门见山,“你们准备修个什么样的房子?”
    “木屋吧,”姜烈没把宋不辞当小孩子看,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我们着急入住,土房花费的时间太久,另一方面我们现在积蓄不多,得留着备用,房子能住就行。”
    “但是你放心,”姜烈保证,“这只是暂时的,最迟明年,我一定修个像样的房子。”
    宋不辞选择性的忽视他最后一句话,“我来也是想跟你说,你们不必在房子上花费太多银子,能遮风避雨即可。”
    姜烈猜测宋不辞大概对宋家村有规划,于是问道,“怎么说?”
    “本来昨日就打算给你说的,但是白天没能得空,晚上热闹中就给忘了,我预计在今年年底,村里人都将重建新房,统一建造青砖大瓦房。”
    宋不辞看向他,“你们自然也都包含在内。”
    姜烈沉思片刻,“我们就算在你作坊里上工,等到年底怕是也修不起青砖大瓦房。”
    “资金不足由我出资,”宋不辞解释,“到时候大家在我作坊里做工,以工抵债即可。”
    以工抵债看似要把大家牢牢绑在作坊,但姜烈却很清楚,宋不辞的作坊根本不缺想来做工的人。
    他不解,“为什么?”
    宋不辞反问,“你带姜氏族人入住宋家村又是为什么?”
    还能是为什么,自然是想改善族人的生活环境,作为村长、作为姜氏族人,他有责任和义务带领自己的村民、族亲走向稳定和富强。
    姜烈不再多问,只道,“日后但凡你有需要,只管吩咐。”
    宋不辞微笑,“我自然不会跟你们客气。”
    宋不辞大抵说了他对姜氏族人今后的安排,和日后可以给到他们的福利,末了他着重强调两件事。
    “我希望姜氏族人不要在安定的环境丢失了他们勇猛的天性,任何族群,如果没有战力,那就等于主动砍掉了自己的臂膀。”
    “自然,”姜烈猜测,“你应该不是简单的想要他们保持战力吧?”
    宋不辞点头,“后续我会在村子里开设武馆,我希望你们可以教村里人强健体魄,最好大部分人都有自保的能力。”
    姜烈不傻,强健体魄只是委婉的说法,如果不是大靖朝禁止民兵组织,宋不辞真正想做的,应该是组建一支属于宋家村的武力组织。
    姜烈深邃的眼底充满复杂,他还是小看了宋不辞。
    不过,他忽然想到,“如果我没有主动过来,你也会来找我的吧?”
    宋不辞笑,“这不重要。”
    姜烈叹声,“你的作坊虽然需要护卫队,但也不至于要全村皆兵,我需要一个原因。”
    他是带着族人来寻找安稳的,可不是来激发野心的。
    宋不辞不知道姜烈的想法,不然他一定会大呼冤枉,他就是图安稳才需要武力,没有武装力量,安稳就是空话。
    “全民皆兵有点夸张,顶多算是未雨绸缪,”宋不辞问道,“之前北境与匈奴的冲突你听说了吗?”
    姜烈点头,“匈奴几乎年年秋冬来犯,这已经是常态了,其次,我们与北境中间还隔着一个冀州府,你会不会紧张过度了?”
    匈奴与大靖上一次全面开战是在十年前,十年,足够匈奴人休养生息了,哪怕不够,但在未来,两国定然还有会大战。
    一旦两国开战,如果大靖不能一开始就强有力的压制住匈奴,届时土匪、野心家……什么牛鬼蛇神都会蹦出来,他们距离边境最近的州府,必然是最先乱起来的地方。
    说是杞人忧天也罢,未雨绸缪也好,总之,仓里有粮,手里有“兵”,什么时候都是不慌的。
    不过,现在他不必跟姜烈说这么细。
    “可能是有点儿,但大家都有点儿功夫底子,总归没坏处,尤其是孩子们,如果习武那正是打基础的年龄,日后未必不能靠着这底子博个前程。”
    前程?
    姜烈沉默,他的确没有想到那么多,“但是我们多是打猎和搏斗的技巧,算不上是真正的功夫。”
    宋不辞颔首,“够用了。”
    姜烈他们在深上老林练就了保命和夺命的功夫,怎么会不够用?
    到时候他再找宋大山带着大家学一些专业的拳脚功夫,两相结合就再好不过了。
    “另外就是孩子们的事,”宋不辞觉得有必要解释一下,“村子里的孩子们跟着我读书有一段时间了,新来的孩子贸然加进来可能会跟不上进程。”
    “所以……”
    “我理解,”姜烈坦然,“我们其实并没有太多的诉求,你不必有太大的心理压力,等到我们手头宽裕些,只要他们愿意,我们自然会送他们去读书识字。”
    “好。”
    关于孩子们读书的事,其实宋不辞另有打算,但是还未实现的事,没必要提前给他们画饼,于是他便没多说。
    “其他没什么事,那我就先回去了,”转身欲走的宋不辞顿住脚步,“后日村子里的蜡烛作坊会正式开工,你们要是忙不过来可以说一声,我可以分一部分人手过来帮忙。”
    “不用,”姜烈搭好汗巾,“搭木屋是我们的强项,不出十日我们便能建好。”
    “对了,”宋不辞忽又想起从医馆走之前宋青云的吩咐,“记得通知未……”
    宋不辞想说未婚,又记起姜氏基本没有已婚的,于是改了口,“明日午时,你记得带十八岁以内的族人去医馆。”
    姜烈疑惑,“不是昨日刚诊了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