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一一六
作者:落花似水又无情   穿越:王爷,你的姬妾喜欢我最新章节     
    “常海……”
    “奴才在,皇上您有什么吩咐?”
    “去查!!给朕查!!”齐天卓像赌气的孩子般。
    “这……?”
    “嗯?”皇帝瞪着他。
    “是。”常海这就要出去,忽然皇帝又说:“慢着,你这奴才知道查什么?”
    “奴才不知。”
    “出去!”
    “嗻!”
    皇帝复拿起毛笔,只蘸了一点点朱砂,仍旧低着头,处理政事。只是,心中还盘旋着“行渊”这个名字。
    这段过往,只常海一人知晓,如果说他算人的话。
    此事既不能声张,查起来就费了许多力气,多番探查也没有行渊这个人,仿佛人间蒸发了一样。即便是死了,也应该有些音讯,可是翻遍了九州,也不知他藏在何处。
    此处按下不表,再看永安王府。阖府众人忙得不亦乐乎,二月二龙抬头是大日子,从皇宫到民间,人人皆忙碌着。
    天空依旧笼罩着黑纱,朦朦胧胧,就有不少盏灯笼伴着黑影儿,聚集在京都的护城河边。
    多是青壮年男子,间或有零星点的妇女儿童,都提了个木桶,或者多了个扁担,不一会儿就担着水桶往家走去。
    “够了,够了!”云生嚷着。
    老管家吹胡子瞪眼,说道:“你这小子,懂什么?这叫引田龙……”
    “哎呀……知道啦,你这老头真啰嗦!”云生满不在乎,他随同出来担水,并不为参与这活动,而是好奇贪玩而已,出来逛一逛。
    “咱王爷锦衣玉食的,也不曾劳作种田,怎么也做这等子事情?”
    老管家抬起扁担,给了云生屁股一下,瞪圆了双眼:“你这小子,又胡说!咱王府又不是没有田地,怎么能不引田龙?再说了,即便没有田地,那王爷常说,身为宗室贵胄,得天下万民养,也必定要为万民想。就当为咱老百姓祈福,不也是积福积善的好事么?”
    云生立时瘪了嘴,笑呵呵地夺过老管家手中的扁担,说道:“是是是,怪我口不择言。您老请,今个这挑水的事情就包在我身上。”
    “你?你毛小子行么?”老管家斜眼看他,满脸的不信。
    云生拍着胸脯:“您这说的哪里话?什么叫行么?我好歹是练武的行家!区区两桶水,又有何难?”
    老管家忽然使坏,神秘兮兮地对他说:“哎!小子!……”
    “什么小子!我叫云生!”
    “好好好!云生!”老管家把他拉近身旁,“云生……你说王爷对你怎么样?”
    “王爷待我恩重如山!”
    “好!”老管家忽然提高嗓音,直竖起大拇指,倒吓得云生一愣。
    “您别大惊小怪的啊。”
    “过来,我且告诉你一个秘密,这个谁家挑的水多,且一滴不漏,那田龙就必定保佑他五谷丰登谷满仓!怎么样?你可愿意为了王爷,走这一趟?”
    “嗯?您老不会是在蒙我吧?”
    老管家一甩袖子,“哼……我老头子哪有闲工夫蒙你?依我看,王爷在你心中也不过如此,算了吧,唉……”
    云生将信将疑,打量着老管家,过了一会儿,抬脚要去担水,却被老管家拉住。
    “欸?你这是何意?”
    “担水啊!”
    “不不不,”老管家直摇头,“你不行!怎么可能一滴水不漏,这我还从来没见到谁能做到过,你走开。”
    听他越是这么说,云生的脑子就越火,一股热血直窜到脑门。
    “你这老头,废话真多。我来!不就是挑水么?我当多大的事!”
    老管家依旧装作不情不愿的样子,口中说道:“不行,不行!”
    云生急得用手一推,力气不小,使得老管家后退了好几步。
    “哎呀……你这小子……”
    “少废话!我头前走了。你年纪大了,别跟不上。”
    老管家连声赞叹:“哎呀!果真是英雄豪杰,这一身的力气真是羡慕呀!王爷有这么个得力干将,我安心啦!”
    “我和王爷一样,为的是天下百姓!”
    “是是是!为黎民百姓,为万民苍生!”老管家跟在后面夸奖了一路,激得年轻人干劲十足。
    云生头前喊着:“还不快点跟上啊!回去还要点上几盏灯,再烧香上供呢!”
    “是是是!小英雄,等等我这个老头子呀……”
    此刻永安王府内,一应的祈福用品都已准备妥当。
    “云朗。”
    “王妃,您有何吩咐?”云朗一如往常,宛如书生模样。
    薛子衿转头请教他:“你说为何如此重视龙抬头这个日子?”薛子衿想到她从前只在手机日历上看到过龙抬头三个字,虽然也听老人说过‘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但是并未见有什么大张旗鼓的活动。
    “每逢二月初二,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就会抬起头来,然后天降甘霖,滋润万物。老百姓们对来年的粮食收成就有了期待,有了粮食就可填饱肚子,若收成好,还可富余些。老百姓可是一直是靠天吃饭的,农事也是国之本,民若不安,则国难安。因此,民间又叫‘春龙节’呢。”
    “哦……有道理。”薛子衿点点头,暗自思忖着:突然想到现代社会的机械化,人工降雨,化肥农药等事情,心中升起一股崇敬之意,无论何时何地,普通老百姓总是挣扎在生活中,属实不易。
    “抬头还有种说法广为流传,夫人想知道么?”
    “好呀!好呀!说来听听!”薛子衿兴趣浓厚,一种认真听课的感觉油然而生。
    听故人说话,哇……突然起了鸡皮疙瘩呢。
    “这一日后天气渐暖,百虫逐渐苏醒,阳气生发,春雨如梭,万物生长的开始,因此,百姓们才祈求风调雨顺,纳福驱邪,取个好意头。”
    薛子衿仍点点头,她想到了从小背得节气歌。
    谈话间,云生挑了两桶水走进来,众人看他脸蛋憋得通红,皆笑意盈盈。
    最先挑起话茬的自然是活泼些的云韬:“哟,云生你看上去很是吃力嘛,脸红得很!”说着还笑着。
    云生与他早就相识,自是听出话里的意思,于是,瓮声瓮气地噎了回去:“你闭嘴!”
    “还不让人说了,小子,你小心眼了。”云韬走近,将脸凑过去。
    云生不耐烦地躲着:“走开,碍事!”同时,准备找个合适的地方将肩上的担子卸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