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由四川方言“笋子熬肉”,介绍两个方言词汇:条子和搁
作者:巴蜀散人   那些即将消失的四川方言词汇最新章节     
    四川方言俗语“笋子熬肉”,又作“笋子炒肉”,指长辈用条子(竹条、细竹枝或藤条等)打小孩的屁股,是一种惩戒行为。

    70后80后的四川男同胞,估计很少有没吃过“笋子熬肉”的。

    “笋子”,借代体罚小孩用的竹条或竹枝。

    “熬肉/炒肉”,过去物质有限,大概是父母们怕把裤儿打烂,所以打屁股都是把裤子扒了来打,竹器直接和屁股亲密接触。因此“笋子熬肉”是一种诙谐的说法。

    另,“熬肉”的“熬ngāo(川音)”本字写法或为“爊āo(普音)”。

    “笋子熬肉”还有一种说法,叫“条子搁倒身上”,今天的主要内容就是介绍四川方言的“条子”和“搁”。

    一、四川方言:条子

    条子一词,在普通话和各种方言中词义较多,甚至可以指警察。“条子”指代警察来源于旧上海黑话,后流传到广东、香港地区。

    四川话中,“条子”常用词义有三个:

    1纸质凭据。如借条欠条:“你给我打个条子。”(汉语通用义)

    2麻将牌型。从幺鸡到九条共九种,统称为“条子”。(有些省市称“索子”)

    3长条形的竹木片或枝条。(词义为四川方言义,普通话无此义项)

    过去川渝农村有“黄荆条子出好人”的说法,那时家长们多半没文化,也没时间苦口婆心教育小孩,小孩犯了错就是挨打。西南地区多竹,“条子”通常为竹条或竹枝,所谓的“黄荆条子”其实不多见,所以用竹条打屁股又有了“笋子熬肉”的诙谐说法。

    “条子”指细长的枝条,古代文献也见使用。

    元·佚名 《元朝秘史》卷十一: “若不依我言语, 将所管的人用条子打的,依旧教条子打他。”又卷十二: “又恐军人畏惧不行,令人各背条子十根,若不行的,用此惩戒。”

    《醒世姻缘传》第五十七回: “正见晁思才手拿着一根条子,喝神断鬼的看着小琏哥拔那天井里的草。”

    二、四川方言:搁

    搁,普通话读作搁(gē或gé),本义指放,放置。

    搁,四川方言中发音1搁(go),如耽搁,搁表示延误。2搁(ko或ko),为本义放,放置。如:“你把东西搁倒”即“你把东西放下”。

    另外,由放置义项,“搁”在四川方言又引申出不少其他义项,这是明显区别于普通话的地方。

    以下都是搁(ko或ko)的四川方言。

    1搁倒

    即普通话的“放下”。但川渝地区一般说“搁倒”或“放倒”。

    例如:1你先把刀搁倒,我们慢慢来说。2他吃完饭,搁倒碗就走。

    再如把东西放好,一般就说“搁好”。

    表示放置,老派四川方言很少说“放”,都是说“搁”。如今二字处于并存阶段。

    2搁倒身上

    “搁到身上”体现了川渝地区方言用词的诙谐,搁到身上就没好事了,一般指用手或物,对自家犯错的孩子进行惩罚;或对别人进行击打。“笋子炒肉”就是搁到身上的一种。

    3搁平

    搁平的本义是放平。引申词义指把纠纷争议的事情处理圆满,来源于川渝地区的袍哥语系。“搁平”的引申义,相当于北方话的\&摆平\&或南方话的\&搞定\&。\&摆平\&和\&搞定\&,如今在川渝地区方言中使用频率也很高,三者处于混用状态。

    能够协调好各方利益,把纠纷争议处理圆满,又叫“搁得平”。\&搁得平\&近似于北方话的\&摆得平\&,或南方话的\&搞得定\&。

    重庆电视台拍有方言喜剧《柯德平外传》,主人公柯德平,外号搁得平。其实主人公名字“柯德平”就是“搁得平”的谐音。

    4搁起

    普通话就是中止、停顿的意思,如:那房子修来搁起了,多半要成烂尾楼。

    川渝地区方言除了有这个用法外,另有“食积;消化不良”的意思。如:娃儿汤圆吃多了,胃上搁起了。实际是食积:食物由于不消化停留在胃部。胃上搁起了,也说“钉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