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云舒。\&
悠扬的声调让沈云舒惊醒,她看到熟悉的雕花古床才冷静下来。
不知不觉,她已经活到了快六十岁,她的肉体开始和周墨弦一样,表皮还是那么光滑细腻,里面的肉就像是腐烂了一样,松松垮垮,一捏,就是一个痕迹。
她听到外面有小声的啜泣,她不由长叹了一口气,原来,她也要死了。
林听云先走了进来,看到沈云舒醒了很是高兴,连忙走到沈云舒的床边,\&姐姐。\&
沈云舒眼珠子转了转,看向了林听云,\&你怎么还没走?快走吧,我没几天了。\&她不想让鲁太医陪着自己一起死,显然,她的儿子并不相信林听云是个守口如瓶的人,他希望林听云能永远的闭嘴。
林听云拿起了参汤,喂给沈云舒喝,\&我不走了。\&
沈云舒喝下参汤后,精气神就起来了,她让林听云叫来了自己的孙女。
李君岳走了进来,隔着床幔给沈云舒磕头问安,\&皇祖母。这是哭了?\&沈云舒调侃道。
\&孙女没哭,是姑姑哭了。\&李君岳回道。\&是芃芃哭了啊。\&沈云舒的思绪有些飘,\&你爹爹呢?\&
\&爹爹也在外面候着,皇祖母要见么?\&李君岳问道。
\&一会再见吧。\&沈云舒看向李君岳。李应淮和崔策就这么一个孩子,李应淮也就这么一个孩子,前朝这些年一直请求李应淮过继李祈年的孩子,好继承大位。
沈云舒也就是这个时候经常回皇宫住着,她用当年李聿安要求李应淮那套要求李君岳。崔策没说什么,倒是李应淮常常不舍,想多生一个孩子。
崔策也确实再生了一个孩子,在李君岳十岁的时候,是个男孩,刚刚过完满月就没了。崔策恸哭,李应淮也伤心,两人再也没要过孩子。
李君岳原先也不叫李君岳,她叫君悦。君岳这个名字是她十岁后才改的,李应淮和崔策都觉得不用改,她找到沈云舒做主,沈云舒帮她改了名字。不过几年,李君岳就成了大启第一个以公主之位登上太子宝座的人。
前朝让李应淮选秀和过继孩子的依旧很多,李君岳也当没看见,做好自己。
沈云舒让李君岳过来些,李君岳也跪着走过来了许多,挨着沈云舒的床,垂着眸子。李君岳的容貌不算出色,在李聿安和沈云舒这一大家子都是倾国倾城的美貌下,显得有些普通。不过她那个性子,简直和李聿安一模一样。
一个重重的的巴掌扇在了李君岳的脸上,李君岳的嘴角沁出了鲜血,但是依旧跪的笔直。
\&知道我为什么打你么?\&沈云舒问。李君岳深呼吸一下,回道,\&我知道。\&
\&你。。\&沈云舒觉得自己都要说不出话来了,\&那是你亲弟弟。他不是,他会成长成我的政敌,会成为我最大的阻碍。\&李君岳依旧冷静,她不后悔,有弟弟在,爹爹永远不会考虑她坐那个位置。
沈云舒不可否认,就是这样,有个男孩子在,哪怕那个男孩子是个傻子,也不会让公主坐上那个位置。
\&祖母。\&李君岳抓住沈云舒垂下来的手,\&我是你教的,你教了我那么多。我从三岁起就被爹爹抱着上朝,五岁我就识千人,将朝堂那些人的面孔和奏章上的名字对上,我八岁就能发表政见,和那些言官说的有来有回,我十二岁就随着大臣巡视河岸。\&
\&我兴建土木,桥梁、管道、堤坝,有关民生的事情,我无一不亲临学习。\&
\&我不服。\&
\&凭什么他一出生,就能做太子。\&
\&我做了那么多,却被人说心思不正,毫无女儿家姿态。\&
沈云舒闭目不语。
\&祖母。\&李君岳只有沈云舒一个支持者,她八岁第一次发表自己意见的时候,祖母就让爹爹立她为太子,但是爹爹说不急,不急,再等等,\&我只有你了,祖母。\&
沈云舒很难不心软,相比她自己的孩子,她在李君岳身上花费的心思更多,\&君岳,你把他送走也好。\&
\&不可。\&李君岳果断地拒绝了,\&后患无穷,以后若是有人打着他的旗号,来反我,我岂不是还要背负残杀兄弟手足的罪名,我要光明正大地走向那个位置。难不成把他养大,然后再与我争,引得旁人为我们俩之间的争斗无辜受难吗?何必伤及无辜,怪就怪他生的迟。\&
\&祖母,你教我的,防患于未然,当顿不断必受其乱,祖母。\&
沈云舒有些许无力,\&你出去吧。\&
李君岳这才挂上了眼泪,\&祖母,你别不要我。\&
沈云舒垂下的那只手缩了回去,她真不知道要说什么,有种做什么都无济于事的无力感。
李君岳可怜巴巴地看着沈云舒,\&祖母。我累了。\&沈云舒回道。
李君岳缩回目光,又磕头行礼,\&孙女告退。\&
李君岳一出去就被沈云舒几个孩子围了上来,问沈云舒的情况。\&皇祖母有些累,没多说什么。\&李君岳回道。
李应淮看着自己这个女儿,\&你现在也有身孕,不要过于伤心,身子要紧。\&李君岳根本没把自己有身孕这件事放在心上,如果她的孩子连这点都承受不住的话,实在是不配做她的孩子。不过她还是乖顺地回了李应淮的话,\&是,爹爹。\&
李祈年哭的最是伤心,在李聿安离去的时候,他就在为这天做准备了,但是真的来临的时候,年近四十的他,还是哭的跟孩子一样。
\&哥哥。\&李祈年跟小时候一样抓着李应淮的衣袖。李应淮摸了摸弟弟的后脑勺,\&你孩子还在外面看着呢,这么哭,可要丢人了。\&
李祈年这些年妻妾成群,孩子更是一大堆,和一儿一女的李芃和只有一个女儿的李应淮比,可以说是子孙满堂。他也不怎么会教养孩子,基本都是送到宫里读书,李应淮和崔策照应着。他倒是对每一个孩子都差不多,没什么偏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