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3章 给人以眼花缭乱的视觉冲击
作者:炎黄意象   蓝色地球之梦最新章节     
    而且,赵宇不到二十岁,武功和医术竟然高强如斯、神奇之至,让他们如何不震撼?!怎能不惊骇?!
    刘田野更是坚定了拜赵宇为师、追随赵宇的决心和信心。
    哇!小宇(哥)实力如此强大。
    刘玉倩、浩天工一家四口震惊之余,欣喜交加。浩翰和皓月更是笑逐颜开,击掌庆贺,“耶!”有如此强大的小宇哥,谁还敢欺负他们。
    “所以,浩总,你们受之无愧。”
    鲍隆亲自将紫金卡递到浩天工手上,一脸的真诚,“今后,有什么难处,尽管告诉焦堂……哦,焦经理,即便是现在,我们与过去划清界线,行合规之事,做守法之人,我也能做到很多警方做不了的事,谁要是敢欺负你们,我一定让他们付出惨痛代价,让他后悔来到人世也不是不可以的。”说着,鲍隆瞳仁里闪出一道精芒。
    刘晨一家子突兀地眼瞳遽缩、身心为之一颤。
    旋即,鲍隆虎目一扫刘晨一家子,声色陡然阴冷森寒,“至于那些薄情负义的人,赵先生不认,我们也不认,赵先生要我们对付,我们就……哦,不说了,大过年的,再次祝浩总、刘总全家春节快乐!你们慢用,我们告辞了。“
    言毕,鲍隆拱拱手,带着焦螯一众,走了。
    留下刘晨一家子寒热交替、青白交加的脸颊。
    ……
    赵宇无意间帮助“龙旗公司”做强做大,收服京城其它江湖势力,是否有助纣为虐之嫌?
    回答是否定的。
    古人有云,如果什么东西长期存在,那就有它存在的理由。
    除了违法行为需要长期保持严打的高压态势之外,对付社会上非主流的灰色现象,只是一味打压效果不好,打压和引导相结合才是开明之道,“以夷制夷”更是明智之举。
    何乐而不为呢?
    元芳,你怎么看?
    惠兰居。
    中夏第四十五届“春节联欢晚会”如期耀亮登场。
    赵宇把和家人共度佳节看得很重,哪怕修炼任务十分繁重,年夜饭过后,他依然陪同家人共度除夕良宵。
    赵公望一大家子围坐在客厅,共享此一年一度中夏人民乃至海外炎黄侨民之精神饕餮盛宴。
    时至今年,春晚已经开办的四十五载,借助于高科技手段,得益于全民k歌,娱乐影视业畸形疯长,春晚依然如故,富丽堂皇,盛况空前,历年春晚“长青树林”协同头年崭露头角的影视新星,组成强大的混编战队,在庞大的伴舞军团的烘托下,浓妆重彩,粉墨登场,轮番上阵,各显神通,给人以眼花缭乱的视觉冲击,鼓乐喧天,劲舞高歌,致人以隆重无匹的听觉震撼。
    一支歌曲繁星合唱,一曲唱段众魁齐吟。
    歌者何人,唱者是谁,唱些什么,嗓音如何,大凡观众目不暇接,难以分辨,不能认真欣赏,没法仔细品咂,只有一个感觉,喧嚣!热闹!
    对于这种囫囵吞枣的“快餐”款式,不少艺术大伽、达人前辈嗤之以鼻,颇有微词,亿万网友吐槽漫天、差评遍野。可是,迫于资本推荐的演员太多,舞台太小,时间太短,要食民间烟火的主办方不想也不能落下一位,必须照顾到宛若过江之鲫、需要闪亮露脸的巨星、新秀,只能如此了。
    至于次次差评,年年如故,也顾不了那么多了。结果,现在的春晚已经从万人空巷的“全民春晚”沦落成一台可有可无的鸡肋晚会,呜呼悲哉。
    像春晚初期,人人精英、曲曲经典,首首精品、台台佳作、让观众酣畅淋漓、回味无穷的艺术盛况再也没有了。
    好在,“热闹”,正是中夏传统春节的一个重要元素,这一点倒是被近些年的春晚发挥得淋漓尽致。
    诚然,现在的春晚从演员的规模、舞台的恢弘、背景的梦幻、音效的保真……诸多方面都比过去豪华大气、辉煌隆重、堂皇富丽得太多太多,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远远不是春晚初期几年可以比拟的。
    但是,对于赵公望和赵灏两代人,给他们印象最深、让他们一生难忘的春晚,不是现在“奢华无比”的豪饮,却是上世纪80年代的那几届“朴实无华”的小酌。
    尤其是83年的首届,现在看起来是多么的简朴、随意,给人的印象却是那么深刻、隽永,虽然与那个时代娱乐节目长年匮乏不无关系,但是,呈上的节目都是顶尖表演艺术家展现的近年来全国家喻户晓、大家耳熟能详的精品之作,当然给人极强的享受,刻以永恒的记忆。
    随着世界进入网络时代,抖声、好手、南瓜……诸多自媒体短视频应运而生,蜂拥而至,腾信、爱艺、真酷……系列娱乐平台熙熙攘攘,蝶舞而来,还有“劫持”青少年一代的“手游”、“动漫”、“二次元”、“元宇宙”,春晚不再是炎黄子孙大年夜的不二之选,导致收视率断崖式下滑,全国人民对它的期望逐年降低,也大大缓解了举办者的精神压力。
    一如赵公望一大家子,即便一家人在一起观看,也不会全神贯注,聊天看节目两不误,过年氛围愈加和谐。
    不过,赵宇认为,今年的春晚还是有三个亮点。
    一是王红菲、陈佳佳、桐君瑶三位“小邓丽君”对上世纪雄霸华语歌坛数十年、余音绕梁至今的华人女歌神邓丽君之模仿已臻于化境,天籁之音得以延续,邓丽君的在天之灵得以告慰。尤其是“中音”出身的青年女高音歌唱家王红菲,不但把邓丽君的歌声模仿的惟妙惟肖,还以自己“民歌、通俗、原生态”全能的唱功,走出自己特立独行的艺术之路,在中夏歌坛上大放异彩。
    二是创造一人独唱九首歌春晚纪录、84岁的歌唱家李老师和她的两个学生同场演绎现代中夏第一首通俗歌曲《乡恋》、纵横春晚四十五载的《难忘今宵》,着实让人荡气回肠,最值得欣慰的是,后者深得李老师“气声唱法”之真传,李老师美妙的声音得以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