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变蛋和松花蛋
作者:半生不熟的包子   穿成乡野弃妇,空间在手怕个啥?最新章节     
    “冰糕不是很好做,你们想吃告诉我就成。”
    杨大郎坐在树荫下,一手拿着杨三姐记账的本子扇风,一手拿着着雪糕吃,他问:“阿婆他们这次要记恨上我们了。”
    杨二郎坐在他边上,不以为意道:“我们不记恨她们就不错了,凭啥还记恨上我们?”
    余采薇默了默,说道:“我不想教你们学会记恨,但是也不想你们善良过了头,更不想看到你们愚孝。你们都不是小孩子,能分辨是非对错,老杨家怎么对我们的,你们心里清楚。这个世界上任何一种感情都是相互的,包括亲情,明白吗?”
    杨二郎很赞同:“娘说的对,老杨家不拿我们当亲人,我们干嘛还要拿他们当亲人?”
    杨大郎沉默不语,他心里是认同的,但不会像杨二郎那样把话给说透。
    顾及同根同源,不想大家都难堪。
    只要老杨家别有事没事过来找麻烦,他不会去记恨谁,各过各的日子就是。
    余采薇吃完雪糕去炼猪油,几个孩子帮忙给林长健搭把手,一起把草棚给搭建完。
    买来的柴火放进棚子里,上面又盖上了一层干草,梅雨来了也不用担心被淋湿。
    今天杨大郎买回来了豆腐和砍瓜,许是天气热,胃口不佳,才没买荤的吧。
    余采薇炼油的时候就在想晚饭要怎么做,砍瓜炒油渣,豆腐拌变蛋,加一个青菜蛋花汤。
    先做了砍瓜炒油渣和青菜蛋花汤,最后一步才做皮蛋豆腐。
    把豆腐切成正方形小块,用开水焯一下去掉豆腥味,捞出放凉水过一遍,这样吃起来味道更好。
    皮蛋剥开,用线分切成长条摆放在碟子边上,中间放着豆腐。
    白糖,醋,味精,香油,辣椒油,大蒜碎,葱花,搅拌均匀一起浇在豆腐上,去菜地里拔了几棵不足一指长的香菜做点缀。
    皮蛋豆腐完成!
    几个孩子回来吃饭时,一看冷菜就知道余采薇又做了新奇的食物。
    杨二郎夹起一块皮蛋说:“这是啥?颜色嫩黄透亮,好像是琥珀!”
    杨大郎嗤笑,拿起筷子夹了一块变蛋放在碗里:“好像你见过琥珀似的。”
    杨二郎不服气:“我是没见过琥珀,但是给酒楼送黑夹子听食客说过,琥珀是黄色的,晶莹剔透,应该就是这个东西。”
    杨大郎睨了他一眼:“琥珀能吃?”
    杨四郎吃了一块就停不下来了:“娘,这个东西好好吃哦,嫩滑软糯,还有爆浆流心,像是鸡蛋没煮熟的糖心。”
    余采薇轻笑道:“算你说对了,这就是鸡蛋!”
    杨三姐惊讶:“鸡蛋不是这个样子的啊。”
    余采薇一边吃一边解释:“确实是鸡蛋,也叫变蛋,经过加工才变成这样的。”
    杨二郎尝过了变蛋的味道,似乎想到了什么,眼睛一亮:“娘,变蛋做起来简单吗?”
    余采薇点点头:“用石灰和碱就能做,不难,以现在的天气,做出来放置七天就能吃。”
    杨二郎琢磨着说:“变蛋口感好,外观也好,外面还没见过有这道菜,如果我们拿到酒楼卖,岂不又是一笔赚钱买卖?”
    余采薇觉得杨二郎对生意上比较敏感,是个好苗子,只是想的还是太少,她问:
    “这个东西白石镇没有,必定是好卖的,但是我们做长期买卖,你去那里买那么多鸡蛋?”
    白石镇有一百五十多个大小村落,鸡蛋的供应必然不可能是平时村民舍不得吃拿去卖的那点。
    古代养殖技术有限,她们现在做多个酒楼生意,很难找到那么多鸡蛋供应。
    杨二郎失望的叹了口气,顿时觉得嘴里的变蛋不香了:“要是鸭蛋鹅蛋能做就好了,林家村往西都是下游村落,鸭鹅坊可不少。”
    余采薇道:“鹅蛋不行,鸭蛋可以的。”
    杨二郎瞬间又来了劲:“鸭蛋也能做?”
    余采薇点头:“鸭蛋做出来的叫松花蛋,黑褐色,中间的黄是灰色,吃法很有限,凉拌和煮瘦肉粥,也可以在煮汤的时候加一些当配料。”
    杨二郎沉思了一会:“娘,我想拓展生意,我知道你一直在存钱准备买地盖房,如果生意拓展的话,我们就能多赚一点了。”
    余采薇本是不打算在盖房之前拓展生意的,但是要做松花蛋的话,不需要等盖房子,松花蛋制作对卫生要求不是特别高。
    余采薇没想太久便答应下来:“可以是可以,不过你要先去和养殖户去谈鸭蛋的采购价格,生石灰,碱,红茶叶,盐,这些成本全部算进去,能卖出一个什么养价格,利润大概能有多少,做生意不是有了点子就行,得做全面考虑,也要有风险意识。”
    杨大郎愕然:“我听说生石灰是用来盖房子的,还能做吃的?”
    与采薇解释:“肯定不能直接入口,是包在外面的,红茶叶可以买最便宜的,食盐也可以买粗盐。”
    杨四郎抬头,咧嘴笑着说:“娘最厉害,什么都会做。”
    余采薇伸手去擦杨四郎嘴边的米粒,宠爱道:“就你嘴甜。”
    余采薇的话给孩子们很多启发,这一刻,他们才真正去理解什么叫做生意,而且只理解了冰山一角,之前卖黑夹子和凉皮,不过是急需要生计,孩子们想不了那么多。
    杨二郎是个行动派,第二天帮忙把一个个木桶搬上牛车,让扬大郎一个人去送货,自己和余采薇跑下游村落去找鸭坊。
    余采薇跟在后面,却打算非必要不开口,她的用意是培养杨二郎这方面的天赋,得给他一个展现自己和成长的空间。
    鸡鸭鹅蛋都是比较贵的东西,鹅蛋和五花肉一样的价格,二十文一斤,因为比较贵,街上零卖也可以按个,七文钱一个。
    鸭蛋十四文钱一斤,没有饲料,主要吃食靠糠和一些菜类,鸭蛋个头比现代稍微小一些,一斤大概能有八个。
    鸡蛋便宜,十二文一斤,腥气没那么重,价格实惠,蒸煮煎炒多样化,所以也是市场上卖最好的。
    鹅蛋鸭蛋腥气重,鹅蛋还可以炒菜,但是用鸭蛋炒菜的就少了,大多数买回去是腌咸鸭蛋的。
    杨二郎找第一家是个小型鸭坊,只有二百多只鸭子,圈养在一亩左右的水塘里。
    养鸭的男主人是个中年大叔,看起来不太好沟通。
    “想买我家的鸭蛋可以,但是你得连带着二百三十只鸭子一起买走。”
    杨二郎不解:“叔,买鸭蛋必须买下鸭子,这是什么道理?我要这么多鸭子也没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