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发工钱
作者:半生不熟的包子   穿成乡野弃妇,空间在手怕个啥?最新章节     
    杨四郎在山洞边上搭了个窝,怕小兔子被什么给吃了,特地用树枝插地上给圈了起来。
    余采薇给他送石榴时,他正端着水蹲在地上喂兔子。
    “这么小的兔子不能喂水。”
    杨四郎回头一脸的天真:“可是小兔子会渴啊。”
    “你给它们喂菜叶子时就把水分一起补充了,不需要在单独喂水,如果它们长大后,可以在边上放一碗水,渴了它们自己会喝。”
    杨三姐戴上青玉簪子,白玉手镯,笑弯了眉眼,站在草棚下提高音量问:“娘,我好看吗?”
    余采薇看向她,小妮子样貌像极了原主年轻时,容貌姣好,水灵可人,不过隔点距离,拇指头大小的桃花形状青玉簪根本看不到,。
    不用靠近,余采薇也知道顶多能算秀气,却很符合杨三姐的气质。
    “好看。”
    杨三姐又卷起袖子:“镯子呢?”
    余采薇嗤笑,声音里透着宠爱:“好看好看,都好看。”
    杨四郎起身走到余采薇跟前,看着她手里拳头大小的石榴问:“娘,这是什么丫?”
    余采薇把石榴递给他:“石榴,把皮剥了吃里面的籽。”
    杨四郎也不给小兔子喂水了,把碗放了回去,开始琢磨起石榴怎么剥。
    余采薇还想去问杨二郎今天买了多少建材,就见林长健带着两辆牛车的木材回来,便迎了上去。
    “这些木材不够吧?”
    林长健先交代车夫把木材卸下,用袖子抹了把额头汗水,气喘的说:“你要盖的房子多,这点木材哪里够,下午最少还得有六七车。”
    余采薇说:“除了盖房子的人,一会去通知之前做藕粉的所有人来结账,铁柱娘不在,上个月的工钱我全部结给你,冬梅娘那边我晚上结。”
    一听说要发工钱,林长健脸上堆满了笑意:“我这就去通知大家伙。”
    余采薇把木桌搬到草地上,和杨三姐从山洞里抬了一背篓铜板,这是她专门用来发工钱的。
    杨三姐记的账本很清楚,日期,每一天的工钱,家里有事只干半天的,她都给计算了出来,还记好了月总结。
    林长健去村里通知完,大家伙三三两两赶过来,由林长健指挥她们排队。
    因为林长健站的最靠前,余采薇便先给他结了账。
    两口子八月份一天没休息过,林长健六百文,孙春喜四百五十文,余采薇却给了一两碎银子加五串钱。
    林长健拿过钱一看就知道多了,提醒余采薇说:“错了错了,多给了四百五十文。”
    余采薇笑道:“没有错,你和铁柱娘来我这里干活从未迟到早退,中秋节也没休息一天,家里这么多活都仰仗你们多上心,这是你们该得的。”
    孙春喜可能就是后半夜做做凉皮,但是林长健实实在在给她们家解决很多麻烦。
    之前收黑夹子时,林长健得空自己还去下几个地笼帮着抓给她省钱,余采薇都看在眼里。
    林长健不好意思要:“还是按之前说的吧,我拿了你的钱干活是理所当然。”
    余采薇红唇轻勾:“现在加了工钱你就不好意思要,以后作坊盖起来,管事的工钱更高,难不成你也要和大家伙一样?”
    林长健受宠若惊的张大嘴巴:“你让我做管事?可我不识字啊!”
    识不识字不那么重要,余采薇的三个孩子识字就成,她只是觉得林长健为人还算厚道老实,过他手里的钱从没出错,干活勤快,什么都是有条有理。
    为了帮她干活,家里六亩地莲藕都是找兄弟妯娌帮忙干的,这样的人,余采薇不会用认不认识字来衡量。
    余采薇不置可否:“大郎二郎在外面跑生意,家里除了你们两口子,别人我也不放心,不认识字没关系,用你们两口子我放心也省心。”
    后面排队的范娟打趣说:“铁柱爹你装啥啊,要不要?不要给我!”
    林长健赶忙把钱揣怀里,心里满满的感动,直到此刻,他才承认孙春喜比他看人准,幸好当时没选捉黑夹子,不然这会就算能去盖房子,也不是长久的。
    管事......
    出去干活从混上过领头,突然要管人了,林长健那点小小虚荣心得到了充分的满足。
    有村民眼馋道:“长健啊,你家是不是也要发了?两个口一个月就拿一两半,怪不得总看到你家早中晚做饭冒烟呢,这吃啥不够啊!”
    林长健恭维说:“都是大郎娘赏饭吃。”
    范娟哈哈大笑:“以前还以为铁柱爹是个老实巴交不会说话的,听听,现在都会奉承人了。”
    林长健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他很少和妇人玩笑,腼腆的让开位置,给大家去结账。
    到了范娟那里,余采薇看了下她上个月和大家差不多,一共干了十天,正好是一百五十文。
    杨三姐在一旁数好钱给了她,然后余采薇便在上个月范娟的名字下用毛笔打了个√。
    范娟一边数铜板,一边对余采薇说:“我是留下来最后一批晾晒藕粉的人,大郎娘,我能不能进作坊干活?”
    范娟干活还算利索,余采薇自然是愿意要的。
    “可以,不过作坊干活可不像现在这么随意,要先培训。”
    “啥是培训?”
    “嗯......就是干活之前要教你们一些注意事项,合格才能进作坊干活。”
    范娟的激动全在脸上,拍胸脯保证:“我干活你大可放心。”
    后面排队的妇人上来不问自己上个月有多少钱,见缝插针的先问:“大郎娘,我能来干活不?”
    结账干脆,干的活简单,谁不想来?
    余采薇记得这个妇人,爱扯闲话,手上也不利索,喜欢偷懒耍滑,于是很委婉的说:
    “到时候不知道能要多少人,我只能尽量安排最后留下来做藕粉的人。”
    最后被留下来晾晒藕粉的人这下可高兴了,也就是说余采薇要把长期生计交给她们,即便今年地里没收成,也有了生计来源。
    妇人听不出余采薇不想要她的话外音:“我是愿意继续留下来干活的,可你家三姐说人手够了。”
    能被杨三姐留下来的人都有原因,不是干活利索,就是性子老实不爱耍滑,那是一百人里筛选下来的佼佼者。
    没留下来的,可用可不用。
    余采薇回绝的话依旧委婉:“后续的活计要不了那么多人,我们家是小本生意,给不起这么多人工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