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嫩炒猪肝
作者:半生不熟的包子   穿成乡野弃妇,空间在手怕个啥?最新章节     
    人群散去后,苏清慈跟着杨二郎往溪北走了,估计是去安慰杨二郎的。
    余采薇没在管杨二郎,和林燕儿一起回家做饭。
    林燕儿跟在后面问:“娘,你说七斤叔这么来闹,是不想林招弟再说婆家了吗?”
    余采薇冷笑道:“只要别再来霍霍二郎,他家要怎样咱们管不着。”
    林燕儿还想问到底咋回事,又怕婆母觉得自己多言。
    “娘,菜我都洗好了,回去焖上米饭,你来炒菜就成。”
    余采薇问:“猪肝你咋洗的?”
    “我怕洗不干净,用清水洗了三次。”
    “什么都没放?”
    “没有。”
    余采薇进了院子,走到水池边,看着洗好的猪肝,许是因为猪刚杀不久,颜色还很鲜亮。
    “你拿点面粉过来,我重新洗。”
    林燕儿不解:“我洗了三遍还不干净吗?”
    “不干净的,用清水最多洗了外面一层,猪肝里面的有害物质都还在。”
    余采薇拿起木架上的菜刀和砧板,把猪肝放在上面,切成一条一条,然后在切薄片,给林燕儿讲解:“猪肝洗干净后,要切成薄片,越薄越好,用清水洗一遍,再加入清水,加点面粉或者醋进去反复清洗,把血水都给它洗出来才算是干净。”
    林燕儿忙去伙房用碗装了点面粉出来,站在边上看着余采薇做,笑着说:“原来以前我洗的猪肝都是不干净的,长见识了。”
    东坡的猪肉颂里说很实际,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有钱人连猪肉不肯吃,更别说猪肝,而穷人又不知道怎么来处理。
    “都是琢磨出来的,看我做一次,下次你做的时候记着点就成,对了,今天马黑子家杀猪了?”
    “嗯,他也是帮别人杀的,说是这个时节猪肉不会坏,找马叔杀猪能多卖点钱,明天还要拿到镇上卖呢。”
    “那猪肠还在吗?”
    “在的,我方才买的时候,马叔正在处理呢。”
    “你下午过去把猪小肠都买回来。”
    “都买回来?猪小肠虽不贵,可我们家也吃不完一头猪的小肠啊。”
    “不是现在吃的,我做些香肠和腊肉放起来过冬吃,腿肉你买个二十斤回来,五花肉买三十斤。”
    林燕儿诧异:“这么多?”
    “不多的,又不是一次性吃完,香肠腊肉可以放很久,夏季里做会坏,这个时节做最好。”
    “腊肉我知道,香肠是什么?小肠怎么会香呢?”
    “腊肉和你理解的也不一样,你说的腊肉就是冬季腊月里腌制的肉,我说的腊肉虽是腌制,但需要的用料不一样,香肠就是猪小肠里放调料腌制的肉丁......”
    一边和林燕儿说着话聊着天,余采薇一边用面粉清洗猪肝。
    切薄片的猪肝洗干净放入盆里,加料酒,蚝油,酱油,自家做的小麦淀粉,鸡精,十三香,胡椒粉,腌制一炷香。
    林燕儿同时烧两个灶台,里面的焖米饭,外面的锅余采薇用来炒菜。
    锅里倒油烧热,放腌制好的猪肝,先炒制定型,加入葱姜蒜干辣椒爆香,加少许白糖,白酒,去腥增香提鲜,最后放蒜苗炒熟装盘。
    林燕儿问:“娘,才炒这么一会能行吗?猪肝不炒熟一点不能吃。”
    余采薇用锅铲挑了一块猪肝递给她:“所以才切薄片,不止是方便清洗出血水,也更容易熟,猪肝炒的太老不好吃,尝尝。”
    林燕儿瞧着猪肝颜色是熟的,但时间太短,尝的犹犹豫豫。
    但是进入口中,全然又是另一番滋味,熟肯定是熟了,不过是没她以前做的那么老,嫩滑可口,味道丰富。
    “好好吃啊,怪不得大家不爱吃我做的饭菜,原是娘的厨艺太精湛!”
    余采薇噗呲一笑:“不过是多加了些调味料,你看着我做几顿,以后炒菜就知道咋做了。”
    五花肉只切了半斤肉丝,炒一个芹菜,再加上一个萝卜汤,中午的菜便好了。
    几个孩子回来吃饭,对炒猪肝尤其热衷,最夸张的就是杨四郎,不大点的肚子,吃了两碗米饭。
    连苏清慈都对猪肝赞不绝口:“婶子,你竟然能把猪下水都做的这么好吃,你是厨神吧?”
    余采薇调侃道:“厨神不敢当,但我的手艺应该不会输给酒楼里的厨子。”
    她的自信来自于现代的一些调味料,和华夏五千年的美食积累经验。
    苏清慈说:“婶子不如也去镇上开个酒楼,生意肯定红火。”
    余采薇给自己打了一碗汤,喝着暖胃:“酒楼生意我没想过,主要现在有作坊,而且家里还有二十亩地,今年地里刚种下莲藕不忙,待明年就要忙了。”
    杨大郎想起来了什么,放下筷子问:“我瞧着地里的莲藕叶子都枯萎了,过段时间要下雪上冻,莲藕在淤泥里会不会冻坏?”
    余采薇说:“不会的,顶多就是休眠不长,不至于冻坏,明年开春天气暖和,莲藕会继续生长。”
    杨大郎安心了:“那就好。”
    一家人说说笑笑,只有杨二郎蒙不吭的吃着饭。
    知道他今天情绪不高,故而也没有人找他说话。
    吃完饭余采薇去了作坊,看看女工们学习了两天,现在活干的怎么样。
    营生有两种,一种是松花蛋,一种是调味料,调味料只有鸡精和十三香。
    中午大家回去吃饭还没有来上工,东西却摆放的整整齐齐,每一间屋里都是不同的分工,检查一番下来,卫生方面没有问题。
    从作坊出来,正好碰见了里正,靠近小石桥就她一家,不问也知道里正是来找她的。
    “里正叔吃饭了没?”
    里正和蔼道:“老婆子在家里做着,我来问你点事情。”
    “里正叔你问。”
    “是这样,最近大家伙都有点担心后面下雪上冻,会不会把莲藕都冻死了?”
    “这话刚才午饭时大郎也问我了,不会冻死的,莲藕冬季里会休眠不长,明年天气暖和了从新发芽生长。也是今年我们种植的晚,莲藕没长多大,不好采上来,只能留在地里过冬,往后我们春天种,秋天采收,正好一年一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