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林招弟跑了
作者:半生不熟的包子   穿成乡野弃妇,空间在手怕个啥?最新章节     
    “我是来和你谈谈杀猪事情的。”
    马黑子讶然:“你家前段时间买的几十斤猪肉吃完了?”
    上次买的猪肉做了腊肉香肠,还没怎么吃呢。
    “没有,作坊要用猪肉,以后估计每天都要杀猪,我家大郎二郎可没这个手艺,这不,来问问你这里杀猪咋算的?”
    每天都有猪杀,可一点不比打猎差,毕竟进山不是每次都能有猎物的,尤其是冬季里。
    “一头猪一钱,给肉的话,整个猪头和猪下水猪血都是我的。”
    猪头余采薇要了家里也吃不完,猪肝猪心大肠猪血她都可以不要,但是猪小肠不能给,如果商量不成,她只能给钱。
    “你看这样行不行,猪头和下水血料都给你,但是小肠不能给。”
    “你家要是天天杀猪,小肠也吃不完啊。”
    “我不是自家吃的,作坊要用。”
    马黑子有点犹豫,一头猪的小肠他可以不要,但是多了,小肠一斤五文钱,一头猪少说得十斤左右,值不少呐。
    余采薇见马黑子不想答应,商量着说:“槽头肉我不要成不?”
    槽头肉虽不好吃,可比猪小肠的价值要高点,镇上包子铺不可能用什么好肉,槽头肉就是首选,不愁卖。
    “成,就按照你说的。”
    余采薇随口问:“你要这么多猪头和下水干啥?”
    马黑子嘿嘿一笑:“别看这些东西平时卖的便宜,到我手里一过,真能值点钱的。我老丈人在青水镇有个卤肉摊,猪头卤了送过去供应不求,猪下水味大也不好吃,卤出来那也是香的很,猪血就是村子里卖卖,大家馋肉又没钱,两文钱一斤,拿回去那就道荤菜。”
    余采薇了然:“说好我就回去了,大郎二郎在村里收猪,一会估计要送三头过来,你今天下午就可以宰杀,处理干净给送作坊去。”
    “我媳妇在屋里缝被套呢,你进来坐坐?”
    许是院子里经常宰杀牲畜动物,虽不见血,血腥气却特别重,余采薇不喜欢这种刺鼻的味道。
    “不了不了,家里还有事,我先回去了。”
    马黑子喜滋滋的送余采薇到门口。
    才下过雪半个月,这会天空又飘起了雪花。
    余采薇紧了紧身上的袄子,缩着脖子快步往家走。
    路过大槐树时,一群妇人似乎也是见下雪往家赶。
    “大郎娘干啥呢这是?”
    打招呼的妇人叫潘英,平日里和余采薇不怎么来往,突然搭话,弄的她有点错愕。
    “我去马黑子家里说点事。”
    “你这天天忙忙碌碌的,一定没时间腌萝卜吧?今年我家种的多,你带点回去吃。”
    腌萝卜不是什么稀罕玩意,可余采薇觉得没那么好拿,该是有事找她!
    “香兰娘不用客气,我家萝卜咸菜都腌了。”
    潘英拉住余采薇,突兀的来了一句:“大郎娘,你听说林招弟的事情没?”
    只要林招弟别来纠缠杨二郎,余采薇一点都不想知道她的事情。
    “不知道。”
    “我跟你说啊,林招弟前几天跑了。”
    “家在这,能跑哪去?”
    潘英一听就知道余采薇不知道,神叨叨的说:“林招弟不是没赖上你家二郎嘛,林七斤觉得丢人,怕她名声坏了再家里影响下头五个闺女,托媒婆子给说了人。对方是外镇的,三十好几的鳏夫,带着一儿一女。那林招弟心比天高的,能愿意嘛?可林七斤已经拿了人家彩礼,只想把林招弟有多远嫁多远,林招弟反抗不成连夜跑了,已经过去好几天,林七斤到处找不着人,你说天寒地冻的,林招弟能跑哪去?”
    不管林招弟在哪,都能好好的活下去。
    重生者有前世记忆,很多捷径可以走,就像她算计杨二郎一样,走的同样是捷径。
    可惜,林招弟的捷径其实是固步自封,她从没有想过要利用前世记忆自力更生,展现自我价值去拼一个前程,一心要靠着别人过好日子。
    “我和林七斤家里不熟,怎会知道林招弟去了哪里?”
    潘英亲昵的挽上余采薇手臂:“你家二郎过完年十七了吧?该娶媳妇了。”
    余采薇不明所以:“二郎婚事我不着急。”
    “咋不着急呢,这个年纪最好说媳妇,大郎娘,你看我家香兰咋样?”
    余采薇总算是反应过来潘英为什么突兀的和她提林招弟事情了!
    感情是为自己大闺女毛遂自荐!
    林香兰是个不错的姑娘,性格开朗,和她母亲潘英有几分相似,大咧咧的,长相白白净净挺俊,比杨二郎好像大两岁。
    杨二郎肯定是不行的,一来要等他和苏清慈能不能擦出火花,二来余采薇觉得婚姻嫁娶,应该双方情投意合,长辈不好直接给定下。
    最近她不止一次听到有人打听杨二郎,还有人找孙春喜过来探口风,因为这个作坊,杨二郎都成村里的香饽饽了。
    “香兰挺好,将来要是说婆家,我指定也给包个红包。”
    潘英硬是没品出来余采薇的婉拒,只当没理解自己的意思,索性把话说透彻:
    “我的意思是我们两家结个亲,你也别觉着我们家想要高攀,我是瞧着二郎踏实有本事,小小年纪就会做生意了,要和他爹一副德行,便是有万贯家财,我也不可能把闺女往火坑推。”
    话不太好听,但余采薇没从潘英脸上看到什么不屑鄙夷,眉宇间挺坦诚的。
    余采薇坦然道:“香兰娘把话说这份上,我在不透个底也不合适,我家二郎已经有了一桩姻缘,目前还不知道能不能成,委实不好在说亲了。”
    “谁家姑娘?该不会是一直住你家里那个姓苏的亲戚吧?”
    八字没一撇,余采薇不好承认,有损苏清慈闺誉。
    “清慈父亲在外头做生意暂时没回家,我这才留她多住些时日,也是和三姐差不多年纪,两个小姐妹有个伴,二郎和谁家姑娘在议亲可不好说,要是没成,人家姑娘不是平白被说闲话?”
    这话潘英能理解,也觉得自己多嘴问那么一句。
    叹了口气,她有些失望道:“看来这门亲戚结不成了,唉,我是瞧着你人不错,二郎也能干,香兰嫁你们家指定不受婆家委屈。再者一个村的,能经常照看,我生了六个儿子,就这一个大闺女啊。”
    看看林燕儿就知道,以前在娘家哪有什么新衣服穿,嫁给杨大郎后不是新裙子就是新袄子。
    人家现在吃的是什么?天天有肉,顿顿精米白面,才嫁过去多久,林燕儿气色全然变了个样,好看了不少。
    说到底还是婆家爱护,没人苛待,日子舒心,精神气就出来了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