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菜市场门口对质
作者:半生不熟的包子   穿成乡野弃妇,空间在手怕个啥?最新章节     
    祥顺楼推出古董羹后,起初不怎么吸引人,但是先吃过的食客个个赞不绝口,很快便带动了冬季里的生意。
    唐掌柜让店小二小圆子通知余采薇,底料能做多少便做多少,打算先把洛北一些镇上的祥顺楼先带动起来做古董羹。
    不是唐掌柜不愿意亲自过来,实在是祥顺楼目前座无虚席,忙的不可开交。
    小圆子看到余采薇别提多恭敬,点头哈腰送上唐掌柜让带给余采薇的礼品,激动的说:
    “余夫人,古董羹火了,吃饭都要排队了。唐掌柜让小的通知您,底料一定要比别的东西先做,不止白石镇要,洛北镇上所有祥顺楼都要推出古董羹。”
    瞧着盒子挺大,包装也好看,余采薇不想收太名贵的礼,问:“盒子里装的啥?”
    “是我们祥顺楼做的糕点,唐掌柜让小的带过来给余夫人和公子小姐们尝尝。”
    糕点便没什么不能收的,贵也贵不到哪去,余采薇欣然接了下来交给身后的杨大郎。
    “你回去转达唐掌柜,我这边会加急赶工,把你们预定的先做出来。”
    “嗳,如此小的回去就有交代了。”
    小圆子转身要走,又想起来了什么,回头说:“虽然余夫人答应给我们祥顺楼加急赶工,可唐掌柜还是想多交代一句。余夫人可以卖凉皮,但一定要以我们祥顺楼货为先啊,洛北各个镇上等着用呢,可不能因为蝇头小利耽误与祥顺楼的大买卖才是。”
    余采薇楞了下,她现在还真看不上凉皮,和祥顺楼生意往来多了,凉皮早就不做,而且现在是冬季,凉皮并不好卖。
    如唐掌柜说的,蝇头小利她已经看不上。
    “什么凉皮,我没在做了啊。”
    “这几天镇上卖的凉皮不是你们作坊做的?”
    余采薇闻言很诧异,这个世界除了她,不该有人知道凉皮做法才对,甚至还不知道小麦可以做淀粉。
    难道除了她,还有别的穿越者?
    也不对,如果是穿越者的话,知道陕西特产凉皮,那便和她一样都华夏人,既是华夏人,该明白凉皮冬天不好卖。
    通晓五千年历史,怎会在大雪纷飞的时节卖凉皮?随便做点别的都比凉皮更赚钱不是么?
    “知道是何人在卖吗?”
    “一男一女,三十多岁样子,像是两口子。”
    “他们以什么样的形式卖的?”
    “一开始在菜市场门口摆摊,生意不太好,然后又开始推着平车流动叫卖。唐掌柜许久不吃凉皮,嘴馋买了一份,调配出来的口感和夏日里小贩们做的不能比,最后还是让我给吃了呢。”
    “主要在哪条街上贩卖?”
    小圆子摇头:“哪条街不知道,只知道每天正午会路过祥顺楼门口。”
    “我知道了,让唐掌柜放心,目前我没做凉皮,作坊里做的都是祥顺楼订单。”
    “那就好那就好,余夫人您忙,小的着回祥顺楼了。”
    跟在余采薇身后的杨大郎杨二郎闻言,心里也很疑惑。
    等小圆子离开后,杨二郎开口问:“娘,不是说除了你,目前世面上做不出凉皮吗?”
    余采薇不确定道:“不好说,明天去镇上先看看吧。”
    其实余采薇心里有些期待,如果和她一样,都是华夏穿越者,这个陌生的世界里,自己也有老乡了。
    心里装着事,第二天余采薇便去了镇上,想着先去菜市场扫猪肉摊,然后再去祥顺楼门口等待卖凉皮的人。
    然而,她刚到菜市场门口,便撞见了传说中的老乡,不过却是这具身体原主的老乡,也是她本人曾经的员工!
    林驹子,陈香!
    余采薇瞬间什么都明白了,怪不得陈香辞工时,看她的目光心虚闪躲!
    林驹子还和父母兄弟住在一起,一大家子没生计,全靠陈香在作坊干活赚钱才没有挨饿受冻,轻而易举放弃作坊活计,原是要自己出来单干卖凉皮。
    同时余采薇也是庆幸的,幸好她看在陈香之前在山洞熬夜干活,有心让她在作坊里轻松一点,这才私下里让孙春喜给安排了轻松的裹松花蛋活计。
    要是给让她接触了原料一些活计,现在她真的要头疼了。
    什么老实巴交,内向少言,这样的人,心思最重,永远不会让你看出来她在盘算什么。
    杨大郎震惊的瞪大双目:“驹子叔,陈婶子,你们......!”
    听到杨大郎的声音,夫妻俩双双回头。
    陈香依旧是那副不太好意思的神色,林驹子却一点不见心虚,不冷不热的打招呼:“来赶集啊?”
    杨二郎不会和他玩什么心照不宣,自己默默失望寒心,直接把话挑开,愤愤然道:“我们家对你们不薄吧?你们竟然偷我们家配方出来单干!”
    林驹子横眉竖目的反驳:“啥叫偷你家配方?凉皮我媳妇以前就会做,我们自己单干不行?凭啥要给你们家干活赚那点小钱?”
    即便冬季里凉皮不太好卖,一天下来,两口子也能净赚六七十文,不比在作坊强?
    余采薇虽然不打算做凉皮,可心里多多少少有点不舒服,听到林驹子说陈香本来就会做凉皮,还一副理所当然的态度,更不舒服了。
    便没有拦住杨二郎和他理论。
    杨二郎冷冷一笑:“陈婶子本来就会做?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当时在我家干活,是不是我娘和我三妹手把手教她的?我们家对陈婶子没话说了吧?你们却理直气壮背叛我们家,算个人了?”
    上午菜市场门口都是买菜的,还有一些摊贩记得余采薇母子三人,便聚过来看热闹。
    听杨二郎一番话,众人纷纷对林驹子夫妻目露不屑,指指点点的。
    林驹子非但不理亏,反而是声音拔高了几分:“小兔崽子你嘴巴给老子放干净点,对我们没话说?你们一开始只找了三个人,其中就有我媳妇,哪天不是一宿熬到天亮给你们家干活?你们咋做的?盖了作坊另外两个全管事,给我媳妇分配个不起眼的活,哪里对我们家好?该不会想说送了点自家吃不完的油渣吧?”
    杨大郎气不过,站出来说:“不起眼的活?难道不是分配最轻松的活?除了两个管事,数陈婶子工钱最高,一天二十文,加上我们作坊每个月给补贴,算下来能拿七百文钱。吃不完的油渣?大淮山一带年年水患,别说油渣,炒菜都得数着油往锅里滴,我们给谁油渣都能换句感谢吧?你们这么回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