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不是所有的喜欢都有一个结果
作者:半生不熟的包子   穿成乡野弃妇,空间在手怕个啥?最新章节     
    “后来呢?”
    “我们都是比较理性的人,得不到爹娘的祝福,以后生活在一起,只会问题不断,再好的感情,也会渐行渐远。当然,不排除有些人爱情至上,能够克服这些问题,但我们不是。爱情不能当饭吃,我不愿意把精力和时间浪费在处理和他们一家的关系上。这一点我和他不谋而合,他也更喜欢把大部分精力用在学习和对未来事业的规划布局上,所以我们注定不能在一起。”
    她是农村出来的孤儿,靠着国家补贴和奶奶省吃俭用读完大学,必然要回馈社会,回馈奶奶的。
    所以在她心里,爱情很美好,但是有太多其它感情高于爱情。
    或者说,两个无比理性透彻的人,永远会给自己留一条退路。
    又或者说,她们的并不是那么的相爱,对方都不能让自己倾其所有,不顾一切。
    偏偏就是这样的两人,相遇后有了开始......
    “娘现在还喜欢他吗?”
    余采薇摇头:“那么久了,多喜欢也会被时间冲淡。”
    “娘当时一定很难过吧?”
    “难过肯定会有,却是有限的,我不会画地为牢,让自己沉浸在伤感情绪里。生命中那么多有意义的事情,享受生活也好,打拼事业也罢,选择一个自己最想要的,为什么要用大好年华去悲观消极?”
    余采薇的话是对杨三姐说的,而杨三姐亦是能听进心里。
    她沉默须臾,似下定了什么决心:“如果没有听过娘的这番话,我可能还会想自己可不可以嫁给奕文哥哥。现在不会了,不管有没有石芙蓉,我和奕文哥哥都是两个世界的人,而且他对我并无男女之情,我再怎么难过,都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娘和那个举子两情相悦亦不能终成眷属,我剃头挑子一头热,若还不知收心,岂不是笑话?”
    余采薇欣慰的轻轻拍了两下杨三姐的脸颊:“好儿郞那么多,总会碰见合适自己的,但以后的姑爷想要过娘这关,可不容易。娘不求对方有权有势,大富大贵,只求他稳重顾家,脚踏实地,能给我女儿一个舒心日子。”
    杨三姐对爱情依旧有着向往,喃喃道:“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这是你们小年轻人对爱情的追求,总之过不了娘这关,娘宁愿养着你一辈子,也不会得过且过将你嫁出去。”
    杨三姐心里还是有点难过,但大部分负面情绪被余采薇治愈了,挽着她的手臂撒娇:“娘,有你真好!”
    余采薇见她没什么事情了,便放下了心。
    小姑娘的初恋嘛,难免要伤怀一下,只要肯听劝,她相信杨三姐能尽快调节好自己的情绪。
    余采薇从屋里出来,顺手关起房门。
    林燕儿上前小声问:“三姐没事吧?”
    余采薇不答反问:“你也看出来了?”
    “本来没看出来啥,中午石芙蓉做出那种事,三姐伤心的哭着跑回家,儿媳才能确定她对那章公子有意。”
    余采薇说:“没啥事了,这段时间别在她面前提章弈文和石芙蓉。”
    林燕儿点点头:“儿媳省的,对了,外阿婆和二姨来了,在厅堂等娘呢。”
    余采薇微微蹙眉:“她们来干啥?”
    林燕儿又摇头:“不知道,开席前和正松叔江婶子她们一起来过,不知道和二郎在作坊门口说了些啥,不大一会就走了。”
    和杨二郎碰上,余采薇不用问也大概能猜到些,那小子心性耿直,却也睚眦必报,肯定弄的林桂芬下不来台,给人赶走的。
    就是这走了又回来,想来又有事求她了!
    余采薇转身去了厅堂,林燕儿乖巧的跟在后头。
    一进屋就听余采莲碎碎叨叨:“酒席没吃上,坐了半天连盏茶水也不倒,这个家里就没有一个主事的?长媳是干啥吃的?”
    余采薇开口为林燕儿撑腰:“燕儿向来周到,我心里最是满意不过,轮不到旁人来说嘴,你们过来有啥事?”
    林燕儿故意不给倒茶水的,婆母厌恶透了这家人,她干啥要当成亲戚长辈伺候?
    有婆母这番话,她很硬气的抬起下颚,一点没有伏低做小的意思。
    见余采薇进屋,径直走到主位坐下,脸上不冷不热的,母女俩立刻收起了不耐烦的态度。
    林桂芬和颜悦色的:“采莲就是嘴碎,但心是好的,怕你太忙照顾不到家里,长媳又不顶用。我们本来是给你们家道喜来的,二郎实在是不像话,门都没让我们进,瞧着今天你家人多,不想吵吵把火让人看了笑话,所以我们中午在你舅舅家对付了一口。”
    “二郎嘴倒是不碎的,心里想什么嘴上就说什么,一点不藏心眼子。”
    言外之意,这家人打心眼里不待见她们,余采薇很满意杨二郎赶她们走咯?
    林桂芬有事找余采薇,只能把不痛快暂时压下,言语中颇有几分得意:“自家人也罢了,外头人看的还是当娘的教养,免得落人口舌说什么上梁不正下梁歪。好比你三弟怀信,从小我就教他尊敬长辈,待人有礼貌,谁人见了不夸?对了,你还不知道吧,怀信考上秀才了,现在人已经在洛州春闱,等他入闱回来,你也上家里热闹热闹。”
    余采薇闻言,好气又好笑,前半段话绕个大弯,就为了后半段炫耀余怀信考上秀才,直接大大方方说就是了。
    至于余怀信考上秀才,肯林桂芬肯定有莫大功劳,毕竟林桂芬把父亲留下来的财物几乎全部用在了他身上。
    但要说林桂芬多会教育孩子,不敢苟同。
    余怀信从记事起,就是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聪明好学,刻苦用功,他做人的道理大多是从父亲和书中学来,和林桂芬没太大关系。
    何况以林桂芬这种心口一致,面上刻薄,心里恶毒的母亲,余怀信真听了她的教导,得长歪到哪里去?
    “如果真能入闱,是该好好庆祝,到时候我会让大郎备上点礼过去。”
    余采莲厌烦透了余采薇这种穷人乍富,谁也看不起的嘴脸,难道余怀信现在一个秀才郎还不足以让她巴结?
    心里这么想着,话里的意味却并不激进:“不是我挑长姐的理,娘都放下面子诚心请你回家了,你还端着让大郎替代干啥?我们关系不能一直这么僵持下去的呀。”
    余采薇满不在乎道:“后娘以后还是别放下面子,毕竟你们家所有人面子都金贵的不得了,我实在担当不起,说句实话,今天后娘不来说这个话,便是怀信能入闱回来,我也不惜的让大郎过去。”
    这对母女在余采薇看来,都挺魔怔的!
    怎就一直料定余怀信能入闱呢?
    光是一个洛州,春闱秀才高达千人,虽然不设入闱上限,每次最多也就二三十人能中举。
    秋闱则更难,那是全国举子一起进京都赶考,哪一个不是学富五车,人中龙凤?
    她们对余怀信期待这么高,无形中也是给余怀信巨大压力,似乎他要考不上便辜负了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