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猪出圈了
作者:半生不熟的包子   穿成乡野弃妇,空间在手怕个啥?最新章节     
    因为之前心怀鬼胎的石芙蓉一事,余采薇没纠正两个丫头对自己的称呼。
    有心众生平等,人不分高低贵贱,但时代不同,有时候拿出自己的现代观念,不见得好事。
    就怕有些人心思不纯,会错了意,有了不该有的动机。
    “你们两个以前伺候过人吗?”
    严佩欣回道:“没有,奴婢......我们都是一个月前去的牙行,里面的嬷嬷只教了我们一些规矩。”
    “那你们会做什么?”
    严佩欣答:“寻常家务都是会做的,烧饭,浆洗都可以,如果家里有农活,我们也会干。”
    “特长,会不会什么特长?比如说都会做些什么饭,厨艺咋样?或者会不会什么绣活?”
    两人面面相觑,还是严佩欣来回答:“奴婢会煮粥,米饭,厨艺没有学过,绣活只会缝补,就是寻常家里做的那些。”
    余采薇大概想也只有这些了,还是要林燕儿慢慢教。
    “虽然你们的身契是死的,但我们不会剥削你们,只要你们做好分内,没有旁的心思,以后便和我们家作坊女工一样待遇,一天十五文钱,作坊女工给什么,你们同样有。”
    干活给工钱,应该是两个人的意外之喜了。
    还以为被卖来乡下,以后要被当牛使唤,根本没有想过这家人是个住在山村里的大户,有自己的作坊酒坊,愿意给她们工钱,还不少。
    看这家人的面相,似乎都挺随和的,两人心里稍微得到了些许安慰。
    余采薇给两个丫头介绍:“二爷和二夫人你们都见过了,这是大夫人,这是三小姐。”
    两人恭敬的俯身行礼叫人:“见过大夫人,见过三小姐。”
    余采薇吩咐林燕儿:“你给她们安排住处,然后带她们把家里各处看看,也好让她们以后知道该怎么生活和做事。”
    “嗳。”
    林燕儿应了一声,便带着两个丫头去了之前给石芙蓉的房间。
    两人年纪不大,正好睡一张床,被褥她已经洗干净,之前给石芙蓉洗漱用的盆和碗筷什么的都在,不够在添一份即可。
    苏清慈讨巧的问:“娘,我挑的这两个丫头还不错吧?”
    余采薇点点头:“看着倒是老实,你用心了。”
    杨三姐对这个事情兴致缺缺,转身便回房了。
    苏清慈在余采薇手边位置坐下,给自己倒了杯茶水,笑盈盈道:“我就知道娘看了会满意,买了死契的丫头,以后用着也放心。”
    余采薇问:“饿不饿?要不要我去给你们煮碗面?”
    苏清慈摸了摸肚子:“家里的饭菜太香,去酒楼里吃还真有点没吃饱,娘,我想吃你煮的那种方便面,里面加一片一片粉红色肠的。”
    就是泡面咯!
    “这还不简单,我多做一碗,你叫二郎一起回来吃。”
    “我这就去。”
    孩子们喜欢吃方便面,但是方便面带包装,所以余采薇放在伙房柜子里的是那种一箱装的面饼,箱子也被她换成了瓮,平时密封,不会发软发霉。
    余采薇做的时候,趁着孩子们不注意时,还是会拿空间货架上的泡面煮,带调料的,方便嘛,这也是林燕儿始终都做不出来她做的口感原因所在。
    伙房里剩下一点在镇上买的青菜,这个时节不会长的太大,翠绿翠绿的很嫩,洗干净烫了一下。
    两根火腿肠切成薄片,和烫好的青菜一起加入碗里,烧开水一冲就好。
    余采薇又煎了两个鸡蛋盖在上面。
    “老远就闻到方便面的味道了。”
    杨二郎进伙房,看到桌上的两碗面,端起来就吃。
    苏清慈进屋后,他几口下去已经吃掉了一半。
    杨二郎说:“娘,你下次能不能多煮一点?每次煮的都不够吃的。”
    这就是方便面不方便的地方,一袋不够吃,两袋吃不完,只针对女子是这样,像杨二郎饭量大的,三袋也能吃得下。
    余采薇一边刷锅一边说:“都傍晚了,一会你大嫂得做饭,我只是让你们两个先垫垫肚子,吃饱了晚上你们还吃饭吗?”
    苏清慈把自己碗里的面给杨二郎挑了一些:“我一会还要吃饭,分你一点,你把鸡蛋给我吃。”
    杨二郎把鸡蛋夹给了她,顺便把她爱吃的火腿肠也挑给了她。
    苏清慈不忘夸赞余采薇:“娘煮的面,无人可比。”
    余采薇笑而不语,这算什么,只要是个现代人都会做。
    小两口互相挑彼此碗里的吃食,气氛甚好,余采薇便没有提林招弟今天过来的事情。
    不过即便这会她不说,一会吃饭的时候,林燕儿杨三妹也是免不了要说的。
    余采薇收拾完出来,林同正拉着十几头杀好的猪和林长健在作坊门口卸车。
    “这么多猪?”
    林同胡乱摸了一把额头的汗水,说:“养殖户家里的猪差不多都能出圈,如果这个时候不杀,夏天做不了香肠腊肉,古董羹底料也用不了那么多,猪就要等秋后再杀,所以大家这会都着急。”
    余采薇看着猪也不是很大,估计没杀之前也就一百七八十斤,土猪种的原因,换成现代的猪,养半年怎么都得二百斤以上。
    她对林长健说:“这段时间杀猪多的话,你交代下去晚上作坊加工两个时辰,白天各司其职,加工全部做香肠腊肉和古董羹。”
    林长健说:“我一会就通知下去。”
    正说着话,一个养殖户笑盈盈的走过来:“大郎娘,我正找你呢。”
    余采薇问:“是结账的吧?”
    养殖户连连点头,从怀里取出一张单子递给余采薇:“我家养的三十五头已经赶到了马黑子家里,上午上了秤,这车上十几头就是我家养的,大郎亲自开的单子。”
    余采薇接过单子看了看,问:“你自己计算过赚了多少钱吗?”
    养殖户笑的合不拢嘴:“我算不明白,但是大郎给我算过了,一共八十九两,去掉你家垫付买猪崽和吃食的钱,再给我三十二两,这就是净赚的。”
    没杀的活猪十五文一斤,一头猪平均在一百七十斤左右,合算下来赚了三十二两。
    本来是抓了四十头猪崽的,有五只没养活,不然还要多赚些。
    他打算拿了钱后,去买两头母猪和一头种猪,这样以后就不会凑在一起卖猪了,能给作坊省去许多麻烦。
    不止他一个养殖户打算这么做,大部分的养殖户都准备自己家带着养母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