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苏大年白了发
作者:半生不熟的包子   穿成乡野弃妇,空间在手怕个啥?最新章节     
    “大郎娘不用宽慰我,你家几个都是孝顺的,大郎娘是有福的人。”
    “我家几个是孝顺,但也有困扰,沈大姐和老杨家住的近,我们那点事你还不清楚吗?”
    沈氏叹息一声:“唉,真是像你说的,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老杨家不要你,是他们的损失。”
    当然是老杨家自己的损失。
    原主虽窝囊,却谁也不能说她不是一个好儿媳,好妻子,好母亲。
    那刘芳草除了年轻一点,手里有点男人留下的遗产,其它和原主半点比不得。
    便是杨志高有很大的因素看刘芳草貌美,其实不然,原主生的比刘芳草貌美的多,只是被磋磨成了黄脸婆。
    现在这具身体被她养了一年多,生了四个孩子也是半老徐娘,风韵犹存,要样貌有样貌,要气质有气质,刘芳草拿什么比?
    余采薇边炒菜边和沈氏闲聊:“如果可以,我真想和那边彻底断了这层关系,事与愿违,孩子们终究是他老杨家的种,所以我有时候不得不在里面周旋。”
    余采薇自己不会被老杨家赖上,可是孩子们不行,什么时候杨志高都是他们的父亲。
    她没有封建思想,觉得一定是两口子没一个才分家,在她的心里,孩子成亲就可以分出去单过,二人世界它不香吗?
    但她不会这么做,杨老汉何兰杨志高三人不死,她永远都不会分家。
    因为只要分家后,这三个人就可以赖上自己的孩子们,堂亲倒是无所谓的,就这三个狗皮膏药甩不掉。
    如果有一天,出点钱,老杨家愿意彻底断绝了关系,她不介意让他们得点便宜,前提是不要狮子大开口。
    不然她就和这三个人比谁活的长!
    饭菜在闲聊中做好,别看余采薇现在不常做饭,刻在骨子里的厨艺一点没生疏。
    香菇炒青菜,肉末豆腐,红烧鸡块,外加一个萝卜汤。
    先给两个孩子打好饭菜,放进食盒里让沈氏送去书院,余采薇则是等着杨二郎回来,半个时辰见不到人,估计在苏府午饭了,她便和沈氏吃了,留一点饭菜在锅里备着就是。
    中午雨水不见小,雨幕大的让人模糊了前方事物。
    沈氏提着食盒到书院门口,杨四郎和林铁柱已经打着油纸伞站在那里等着了。
    沈氏把食盒交给林铁柱,说:“记得晚上放学带上食盒,快拿到书院里面吃,别淋到雨受凉。”
    天气好的时候,两个孩子在书院门口的树荫下吃,沈氏会等他们吃饭顺便带着食盒回家。
    雨天肯定是不行,书院里有多处凉亭,他们一般在那里吃饭。
    杨四郎和林铁柱很有礼貌的冲沈氏挥手:“沈婶子再见,当心路滑哦。”
    沈氏慈爱的看着两个小家伙风风火火跑回书院,一开始只是想有个去处,顺便赚点钱,时间久了,她是真心疼爱两个孩子。
    凉亭中午有不少学子,镇上有条件的人家,觉得书院伙食不好,家里人或者下人也会来送饭菜,下雨所有人都挤在凉亭里吃。
    两个孩子找了一圈才找了个人不那么多的亭子,石桌石凳被人占了,他们便在凉亭的靠背椅上吃饭。
    林铁柱迫不及待打开食盒,把放在上面的菜和汤先端出来,最下面的才是两碗米饭。
    杨四郎看到米饭上面摆放像花一样的香肠腊肉,眼睛骤然亮了起来:“是我娘做的。”
    林铁柱问:“你咋知道是余婶子做的?”
    “你笨丫,沈婶子做的香肠腊肉都是摆放在菜边上,只有我娘才会摆花样。”
    林铁柱用勺子舀了一勺肉末豆腐放在米饭碗里,筷子搅一搅就开始扒拉,连连说:“好吃好吃,肯定不是沈婶子做的。”
    杨四郎得意道:“我告诉你了,是我娘做的。”
    石桌旁几个学子时不时看向杨四郎的饭菜,知道杨四郎每天吃的不重样,比他们的饭菜好多了。
    之前张子旭老是抢杨四郎吃的,他们也尝过一些,尤其是香肠腊肉,香的不得了。
    奈何回家和父母说,就是做不出来杨四郎吃的那种。
    有学子拿着自己的饭菜走到杨四郎跟前,试探性问:“四郎,我娘今天做了鱼,能和你换香肠腊肉吃吗?”
    杨四郎伸头看了看他碗里的鱼段,没等尝就闻着腥味了。
    杨四郎犹豫了一下,说:“我分你几块,只吃你一块鱼好了。”
    “我多给你几块。”
    学子很是高兴,把碗里比较肥的鱼块都挑了杨四郎。
    大家见杨四郎肯换,纷纷凑过来也要换菜吃。
    只要不是抢的,好好说话,杨四郎即便不喜欢吃他们碗里的饭菜,也会分出去一些。
    “四郎,为啥香肠腊肉这么好吃?在哪里买的?”
    “我知道我知道,我爹说香肠腊肉是祥顺楼里的东西。”
    “还想问问在哪里买的,让我娘也买一些,原来是祥顺楼的,这谁家能经常吃啊。”
    学子们羡慕的看向杨四郎,这个乡下小子竟然比他们镇上人吃的都好。
    杨四郎抬起下颚,骄傲的说:“祥顺楼里腊肉香肠在我家采购的,全部是我娘做出来的。”
    “真的啊?”
    杨四郎点头:“当然是真的,你们不管是不是在祥顺楼吃的香肠腊肉都是我家的,我娘说了,她做的东西口感,目前没人能做得出来。”
    “那我回去让我娘去你家买,看在同窗的份上,能便宜点不?”
    杨四郎又摇头:“不行,我们家做出来的东西只卖给祥顺楼。”
    “多些人买不是更赚钱吗?”
    “反正就是不行,夫子说诚信者,天下之结也,我娘答应只卖给祥顺楼,就不能再卖给别人。”
    一直被孤立的杨四郎和林铁柱,因为大方换菜,大家对他们的态度开始改变了。
    同一时刻,苏府。
    杨二郎把酒肉放在厅堂的茶几上,等候许久,苏大年和辛叔才大跨步的从外头回来。
    两月不见,苏大年一头黑发竟银灰了大半,矮壮的身材看起来只剩下了矮,整个人消瘦了一圈。
    杨二郎目露诧异的打招呼:“苏老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