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杨老汉卒中
作者:半生不熟的包子   穿成乡野弃妇,空间在手怕个啥?最新章节     
    杨二郎问:“苏老爷,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做?”
    苏大年沉默半响:“关闭洛北所有布庄和商铺。”
    杨二郎说:“那你手头的布料怎么办?”
    苏大年说:“我会让人联系北部一些州城布商,尽快低价出售所有布料,把损失降到最低。”
    再然后,便是他反击秦世焕的时候!
    不过这些话他并不打算对两个孩子说。
    余采薇是个有独道眼光的妇人,等处理好手头事情,杨大郎的孩子也差不多满月,到时候他会去林家村和余采薇探讨一二。
    苏清慈的声音有些哽咽:“苏氏百年基业......”
    苏氏的结局,无疑是苏大年最不想看到,也最不能接受的!
    可那又能如何,他没有别的路可走。
    如果自己有个健全的儿子,还能说一句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之前的规划,打算培养女婿当继承人,终究是不行了。
    为今之计,便是给一家老小和族人留点傍身东西,否则继续与宝昌斗下去,他会倾家荡产。
    苏大年无可奈何的默默叹息一声,双手负于背后,推开染坊大门走了进去。
    杨二郎停放好骡车才和苏清慈一起进了染坊。
    东西差不多都被收走了,院子里只剩下为数不多的正在晾晒布匹和大瓮一些杂物,看着空旷。
    工人恋恋不舍追着辛叔问:
    “辛叔,为啥这么着急关掉染坊?”
    “是啊,我们很多人大半辈子都在染坊干活,这年头,没了活计可咋办啊?”
    “东家不是已经找到比宝昌更便宜的布料了吗?为啥还要关闭染坊和布庄?”
    辛叔解释说:“苏氏确实遇到了一些问题,无法在维持现状。不过大家放心,东家已经命我给你们多结算一年工钱,在苏氏干满超过十年的人,再多给一年,你们拿到钱都回去想想干点啥。”
    比起多拿点钱,大家更想留在染坊。
    一来保障了生活稳定,二来对老东家有感情。
    苏大年算不上什么大善人,但绝对不会为富不仁,对他们这些工人一直挺照顾。
    “我们宁愿不要这个钱也想留在染坊。”
    “对,我们可以和苏氏共度难关。”
    苏大年走过来,面上带着怅然:“大家对苏氏的心意我明白,但天下无不散之宴席,苏氏只能陪你们到这里了。”
    有的人开始低低啜泣起来。
    苏大年于心不忍也没办法,他何止白石镇染坊上百人工人,算上其他镇上的染坊,商铺,走镖运输,跟着苏氏的足有两千余人。
    光是安顿这些人,给他们一些保障,苏大年便要掏一大笔银子。
    就这还没算上养蚕的,那样人会更多,苏氏不是一直采购布匹,有五成都是自主的。
    “东家,真的没别的法子了吗?”
    苏大年强撑着挤出一抹微笑,没有正面回应工人的话:“以后大家若是遇到困难,只要我苏府还在,便可上门来,能帮的我一定帮,走吧,都走吧!”
    话落,苏大年转身离开,不愿再多说什么,他怕自己的情绪兜不住。
    苏清慈看着父亲这般,忙追上前安慰。
    父亲在她的心里,向来强大,还是头一次看到他眉宇间会出现无能为力的沧桑之感。
    或许,父亲真的老了!
    苏清慈说:“爹,要不我们在想想办法?我和二郎也可以回来帮你。”
    苏大年疲倦的摆摆手,嗓音像是灌了铅似得,沉重,悲痛:“苏氏的衰败已成定局,回天乏术,谁来也帮不了,你和二郎别跟着蹚这趟浑水。”
    同一时刻,林家村老杨家门口站满了人。
    村民无一不是对着院子里指指点点,唾弃老杨家人各怀鬼胎,老的不慈,小的不孝。
    院里站了四个衙差,地面放着个担架,上面躺着嘴歪眼斜的杨老汉。
    何兰以为自己这辈子都见不到老头子,不曾想第二天人就回来了,只是浑浑噩噩不省人事,身上散发着一股子屎尿恶臭。
    “好好的咋会卒中?老头子你醒醒看看我,别吓我啊......”
    衙差打断何兰的哭嚎:“杨富贵今早突然头疼呕吐,不大一会就浑身抽搐嘴歪眼斜,大夫说是卒中。明天所有人得出发去军营,杨富贵肯定去不了,你们家换一个人吧。”
    原是杨富贵去了官府临时安排的集中营后一直唉声叹气闷闷不乐,同村人安慰他也不听,坐在营帐外面一夜到天亮,大家醒过来发现时他已经发作。
    人群后方的余采薇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她只知道一些急救措施,没学过医,不知道古代卒中是什么意思。
    但看杨老汉的症状,她大概能明白卒中就是现代说的中风!
    这家人还真......屋漏偏逢连夜雨。
    挺好的!!!
    杨志业和魏艳娥当场石化,庆幸一晚上,不曾想第二天来了噩耗,天塌了!
    杨志业愕然开口:“啥叫换一个人?我爹去的时候可是好好的,卒中也算一个人头,咋还要我们家出一个人?”
    衙差厉声道:“杨富贵还没有到军营,没录入军籍,他这副样子怎么去前线打仗?难不成要前线将士一边打仗一边给他端屎端尿伺候?”
    魏艳娥‘嗷’的一声,比何兰哭的声音还要大上三分:“官爷,你们不能这么欺负人啊,公爹卒中和我们有啥关系?凭啥还要换一个人去?这不是逼我们家去死吗?”
    众人纷纷鄙夷的看着杨志业魏艳娥两口子,交头接耳的唾弃:
    “你说生了这么个长子有啥用?关键时刻为了自己活命,爹都不要了。”
    “要我说老爷天是长眼睛的,这不,杨老汉没等录入军籍就卒中了,杨志业不还得充军?”
    “不好说,杨志业这种混账羔子,没准这次让杨栓子去呢?”
    “不能吧,杨志业可就杨栓子一个儿子。”
    “有啥不能,这不就是老杨家根骨里的东西?杨老汉不愿意替儿子充军,不慈。杨志业为了自己活命把上了年纪的亲爹推出去,不孝。杨老汉现在肯定去不了,再让杨栓子去充军也没准。”
    “谁说不是呢,老两口也不是啥好东西,何氏尖酸刻薄,狭隘自私,别说不拿儿媳妇当人,就是对亲孙女都不好,现在杨老汉这样,报应啊!”
    衙差听着众人对老杨家的评价,简单了解下这是户什么样的人家,对杨志业的态度很是冷硬:“你就是杨志业吧?别磨磨唧唧的,你去还是杨栓子去,赶紧给个决断,不然我们要自己抓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