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第一批酒水出货
作者:半生不熟的包子   穿成乡野弃妇,空间在手怕个啥?最新章节     
    “不怕我替代了你亲娘在弟弟妹妹心目中的位置?”
    杨大郎羞愧的抬不起头:“是我钻牛角尖,除了四郎太小不记事,我和二郎三姐没人会忘记亲娘,她在我们的心里,永远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你也是,在我们的心里,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
    余采薇终是欣慰的,想拥抱杨大郎,给他一个翻遍后的宽慰,却发现杨大郎这一年多,竟然长高一个头,身形全然没了曾经的消瘦,宽肩窄腰,健壮有力。
    其实不止是杨大郎,细细想来,四个孩子各有各的变化,早已不是曾经面黄肌瘦模样。
    杨志高身材虽然被酒色掏空,但高度目测得一八五,瘦高像竹竿一样。
    而这具身体的原主身高一米七左右,基因摆在这里,两兄弟个头差不多都在一米八。
    杨二郎长的比杨大郎还要壮实些,加上小麦色的肌肤,只要不说话,就能给人一种威慑力。
    偏偏他长了一张嘴,开口就知道是个莽夫。
    好在脾气冲了点,脑子却转的快,不管是之前卖黑夹子,还是现在的作坊酒坊生意,只要是他在运作,表现远远比杨大郎精明!
    杨三姐不必多说,相貌像极了原主,小姑娘正是爱打扮的年纪,任谁看了都得说她是个不可多得的小美人儿,肤白貌美,钟灵毓秀。
    余采薇对女儿的看法当然不会只在外貌上那么肤浅,最让她有成就感的,是杨三姐褪去唯唯诺诺的性子,俏皮中带着自信。
    和真正的大家闺秀比不了,不懂琴棋书画,也不懂诗酒花茶,但杨三姐以后眼界一定高于被藏在深宅大院里的妇人。
    至于杨四郎,更不用多说,完完全全就是一个帅气小正太,受苦的那些日子里,他的年岁还小,不记什么事,心里没落下过什么阴影。
    以后好好培养,不论他是走科举,还是回来接管生意,定然会是一个性格开朗乐观的翩翩少年郎。
    最后余采薇只拍了拍杨大郎的肩膀:“做母亲的自然不会和自己的孩子计较,经此一事,我也算是放下了心病。”
    母子俩正煽情着,佩欣突然过来敲门说:“大爷,祥顺楼过来拉酒水了,二爷让你去帮忙盘点。”
    杨大郎起身就要出去。
    余采薇拉住他叮嘱:“洗把脸再出去,不知道的还以为我罚你了。”
    杨大郎尴尬的用袖子擦了擦眼睛:“我知道了娘。”
    第一批醇韵远远超出了预定产量,前后买的五十万斤高粱,经过二次蒸馏,勾兑调配,出了十五万斤白酒,但目前只有十三万斤多点,有一部分二次蒸馏还在沉淀,没有经过勾兑调配算不上成品。
    裴齐亲自负责过来结算尾款,见到余采薇,整个人都是神采奕奕的。
    “方才听说余夫人家里添了个小孙儿,来时不知,没有准备,待满月宴一定把厚礼备上。”
    杨大郎礼貌的对裴齐点点头打招呼,然后拿着账本急步去酒坊仓库,醇韵第一次出货,产量还这么多,一点马虎不得。
    余采薇走上前,笑道:“少谦有心了。”
    裴齐从袖带里掏出八张千两银票递给余采薇:“这是十万斤的尾款和多出来三万斤的,一共八千两,余夫人过目。下一批酒水定金,待余夫人孙儿满月,我过来吃酒时在签订契约。”
    余采薇没有去检查银票真伪,她和裴齐之间的往来,这点信任还是有的,直接把银票放进袖袋,顺手丢进空间。
    “之前我让二郎和你联系,想让你帮忙联系收购高粱的事情如何?”
    “有是有,但数量上达不到余夫人要求的五十万斤,你指定的这种高粱大多要等到秋后,目前能买到的全是去年陈高粱,顶多能有二十万斤,要是别的高粱的话,要多少我都能给你弄来。实在是金秋高粱颗粒太小,即便贫苦人家买高粱吃,差不多的价钱,也不愿选择这种小颗粒,所以粮商手里有的话都会尽早转手。”
    “这一点我能理解,有多少就买多少吧, 加上粮栈那边还能给我调集个十几万斤,差不多能撑到新高粱下来。”
    裴齐看着车夫与酒坊工人一起忙活搬箱上车,感慨道:“余夫人的这个速度太让我意外,便是裴家根底扎实,也不见得能用这么短时间盖好酒坊,酿出这么多酒水。”
    余采薇荣辱不惊,淡定从容道:“真要用心,也是能办得到的,裴家不过是能用之人较多,凡事不会亲力亲为,而我这边只有几个孩子,自家人动手,自然更上心,速度也快。”
    “余夫人别谦虚,你的魄力,别说妇人,便是男子也没几个人能比得上,从一开始你的布局就不是小规模。其实我一直很好奇,如果你的布局失败,亏损的钱又要如何弥补?”
    为什么要弥补?
    亏损就是亏损了!
    余采薇不是没有留后路,即便赔光了所有,那也不过是自己赚来的在倒出去,她的后路和底气在于空间。
    只要有空间,不管如何失败,也可以东山再起。
    不过这些话是不能告诉裴齐的。
    “本来就是光着脚,穿上了鞋子后,就不敢再脱鞋子了?”
    裴齐玩味的说了一句:“不知道余夫人的心到底是太野,还是太宽。”
    余采薇无所谓的耸耸肩:“可能都有吧!”
    裴齐看向作坊北边的空地上一群妇人忙活着用石臼碎藕,问:“今年的藕粉已经开始做了?”
    “嗯,目前先让大家练练手,后面的临时工会很多,也好有人带着干活。”
    “十几个村的莲藕,产量不低啊。”
    余采薇挑眉:“怎么,有压力?”
    裴齐笑的月朗风清:“虽说产量不低,对于裴家而言,还不算个事,藕粉本是贡粉,寻常只有达官显贵才能吃得起,裴家卖出的藕粉虽不便宜,但寻常百姓想尝个味还是能买得起。就余夫人这里的,最多够我垄断洛州。”
    皇家贵族是最好的招牌,寻常达官显贵虽能吃得起,却不一定有地方买,裴家手里的藕粉都不够整个洛州的富人吃,何来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