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赵秀对上苏大年
作者:半生不熟的包子   穿成乡野弃妇,空间在手怕个啥?最新章节     
    林燕儿可能怀疑自己是听错了,讶然看着赵秀,嘴巴张了合,合了又张。
    “大郎在牢里受难,这几天没听到你几句关心的话,竟然在这个时候让我找婆母分家?娘,大郎一直对你们不薄,逢年过节啥都没落下过,弟弟妹妹们他也一直照拂接济,你咋能这样?”
    赵秀一点不觉得心虚:“大郎对我们家是好,难道我们家对他差了?哪次来家里,我没有好吃好喝的伺候?我这是就事论事。”
    怎么好意思说出口的,杨大郎几个月也不一定能去岳丈家里吃顿饭,一个村的,有啥事打个招呼就回来了,几步远的地方。
    “这话在我面前说一次就罢,以后别在提,我的事情你少管。”
    “你要不是我生的,我管你干啥?听我的你以后日子差不了,带着景诚过的滋滋润润,不听我的以后你等着哭吧。”
    “我是杨家媳妇,路要咋走,用不着娘家人指手画脚。”
    “你这是啥意思?”
    “就这个意思,娘你没事赶紧回去吧,景诚下午吃了奶水得睡觉,有人说话他睡不着闹觉难哄的很。”
    赵秀恨铁不成钢,她这么聪明的人怎么就生了蠢钝如猪的女儿,越是这个时候,越要为自己盘算。
    死了那么多人,杨大郎有多大可能性出来?
    还想说什么,可是林燕儿直接抱着孩子躺在了床上,背对着她多一句都不愿意再说。
    赵秀指着林燕儿咬牙骂道:“你就犯蠢吧你!”
    把果篮重重扔在茶几上,赵秀气呼呼打算回去。
    没走几步,她又回头把水果篮给拿了起来,冰镇过的果子就是好吃,正好把剩下的带回去给家里孩子尝尝。
    林燕儿越来越瞧不上自己母亲的做派,终究是眼皮子太浅。
    可心里再瞧不上也没办法,这就是生养她一场的母亲。
    等赵秀离开,林燕儿这才下床穿上鞋子,去门外拿了扫把,开始打扫地上的果皮果核。
    她跟着婆母已经养成了习惯,一点看不得地上弄这么脏,平时房里有什么杂物,也习惯放进桶里,打扫起来方便许多,一天倒一次,做统一化处理。
    赵秀走到厅堂门口,看到苏大年和苏清慈坐在里面,心里又在暗暗骂就她生的林燕儿是个蠢货。
    看看人家苏清慈,料定杨大郎出不来,赶紧把娘家父亲搬过来,为的啥?还不是家业?
    不行,女儿不争,她这个做母亲不能不争,怎么都得让苏清慈明白,家业本该属于大房。
    赵秀拿着果篮走到堂屋门口,就这么靠在门边,笑呵呵的说:“哟,你就是苏老爷吧?之前酒坊开业和景诚满月宴上我看过你。”
    苏大年看赵秀这副毫无礼数的粗鄙模样,心下不喜,碍于是在亲家家里,勉强挤出一抹笑意:“这位大嫂是?”
    苏清慈起身介绍说:“爹,这是我家大嫂的娘赵氏婶婶,大嫂家就是本村的。”
    苏大年客套了一句:“说起来咱们也是亲戚,大郎出了这样的事情,赵大嫂多费心了。”
    赵秀走进堂屋找了个位置坐下,把果篮放在茶几上,拿腔拿调的说:“不费心能咋办,大郎一出事不知道多少人惦记亲家手里的家业,我肯定要帮他们小两口多照看一些。”
    苏大年是什么人,话里话外不就是说怕有人趁杨大郎出事,觊觎上家业么?
    那么这觊觎家业的人,除了杨二郎和苏清慈,难不成是杨三姐一个要外嫁的姑娘?或者是杨四郎一个黄口小儿?
    苏大年真没往这方面想,杨二郎要是出息,自己能打下一片家业最好。要是一辈子碌碌无为,他给苏清慈做嫁妆的银子,足够苏清慈和杨二郎富足的过一辈子,左右苏氏现在也没什么能让杨二郎继承的。
    但他个人觉得,有余采薇这样的母亲教导,杨二郎以后想碌碌无为都很困难。
    长子继承家业是不错,可长子要是不在,次子继承家业也是理所应该。
    刚才听了苏清慈的解释,心知杨大郎要不了多久就得回来,他怎么可能为了眼前一点东西,在这个节骨眼上给余采薇添堵?
    赵秀这种乡下妇人只看表面,想必根本不清楚余采薇的实力,已经惦记杨大郎回不来要家业了。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说出来赵秀估计也不懂,她脑子里没有振兴家族的概念。
    又或者说,杨家在赵秀眼里,只是外嫁女儿的夫家,不是她林家,最好让女儿能捞多少捞多少!
    苏大年不动声色的喝着凉茶:“赵大嫂多虑,亲家还年轻,身子骨硬朗的像是二十几岁年轻人一般,家业一时半会不大可能交出去,现在谈这些太早。”
    赵秀阴阳怪气道:“要是谁都像苏老爷这么明事理就好了,怕就怕有些人贪心不足,试图霸占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苏清慈又不傻,赵秀突然夹枪带棒的,说的不就是她和杨二郎?
    谁会在家里焦头烂额之际考虑这些东西?
    要不是碍于父亲在场,苏清慈肯定要开口呛声几句。
    苏大年脸色冷淡了下来:“我怎么听着赵大嫂你话里有话,你说的有些人是谁?我一个男子不和你妇道人家拐弯抹角,有话直接说便是。”
    赵秀笑道:“苏老爷你多心了不是?我啊这几天在村里老是听到一些闲话,说长子不在,家业就该次子继承,我觉得这话不对,长子不在,可媳妇和孩子在啊,说破了天,家业也是属于大房的对不对?”
    杨三姐从外头回来,正好听见了赵秀的话,心里的火气顿时窜了上来,冷不丁的接口:“我大哥才出事几天,赵婶子你就来我家里说家业,你考虑过我们家人的心情了吗?”
    赵秀一噎,转头看向一脸冷色的杨三姐,尴尬道:“我就是听着这几天村里有人扯闲话,和苏老爷闲话家常几句学给他听听,也顺便让苏老爷评评理。”
    杨三姐很不给面子的问:“赵婶子你和苏老爷很熟吗?不觉得自己的话很唐突冒昧?”
    赵秀一拍大腿:“你这孩子,有啥唐突冒昧的,不熟也是亲戚,话话家常没啥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