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杨老汉死了
作者:半生不熟的包子   穿成乡野弃妇,空间在手怕个啥?最新章节     
    如果时光能倒回,杨老汉一定从年轻时就约束何兰,让她做一个慈爱的母亲。
    如果时光能倒回,杨老汉一定好好教育孩子,阻止杨志高和寡妇厮混。
    如果时光能倒回,杨老汉一定心甘情愿去充军,让大房一家得以圆满。
    如果时光能倒回......
    想着想着,杨老汉发现自己的遗憾太多,做的错事也太多。
    这个家因为他的不作为和默许,散了!
    何兰还想着早上起来收拾收拾去镇上告官。
    穿上衣服才发现不对劲,往常一醒过来,杨老汉肯定要“啊啊啊”的,让她拿木盆给他解手。
    回头往床上一看,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杨老汉一只手耷拉在床边,双目紧闭着,脸色苍白的可怕,没有一点生气。
    何兰脚下不稳,趔趄了一下,扶住床沿,缓缓伸手去探杨老汉鼻息。
    而后,在院子里洗漱杨志成和袁红霞就听到了杨老汉屋里传来何兰凄厉的哭喊声:“老头子!”
    杨老汉有幸恢复神智,却因郁结于心,又被病痛折磨几个月,昨夜悄无声息的死了。
    没有一点痛苦挣扎,以至于睡在身边的何兰早上发现尸体都硬了,死亡时间得两个时辰以上。
    余采薇听花小桃来家里说起这个事,心头莫名的释然了,让她整个人松懈了不少。
    这不是她自己的情绪,而是属于原主的肌肉情绪。
    许是原主对杨老汉也不是外表看起来那般恭敬唯诺,这个一直默认全家人欺负她的长辈,对他心里也会生出怨恨的吧。
    原主在天有灵,看到杨老汉卒中后家不成家,活的苟延残喘,是该释然!
    而余采薇对于老杨家的人的那些怨怼,是后来结的怨,自己没吃过什么亏,顶多花了点钱而已,怨恨不会那么重。
    人死如灯灭,她对杨老汉自然也不至于耿耿于怀。
    葬礼由三个儿子共同承担,余采薇把杨二郎和杨三姐叫到身边,问他们:“你阿翁死了,要不要去磕个头你们决定。”
    杨三姐对这种事情没有主见,看向杨二郎说:“大哥不在家,我听二哥的。”
    杨二郎沉默了一会:“碰上老杨家的人哪次不是吵吵闹闹?我们过去磕头他们肯定又不消停,等大哥回来后,我们几个再去坟上磕个头,不和老杨家人有什么交集了,也让他们把丧事办的顺顺利利。”
    余采薇以为断了亲,不过去磕头老杨家也不会来人说什么,不料老四杨茹却跑家里来挑理。
    何兰生的老三老四老七都是闺女,老三嫁人没几年痨病死了,老七和婆家出去逃荒现在是死是活都不知道。
    只有这个被何兰卖给地主当媳妇的老四还能回林家村参加葬礼。
    其实之前杨茹和娘家没什么往来,因为那地主大了她二十多岁,娶的是续弦,今年她三十二,已经守寡两年。
    余采薇的记忆里,原主在老杨家做儿媳的十几年里,杨茹出嫁后再见面的次数一只手指头数的过来。
    穿越后,她还是第一次见杨茹。
    样貌上像极了何兰,圆脸吊角眼,典型刻薄相,咋看都让人喜欢不起来。
    “家里的事情我听说了,二嫂不是我挑你理,不管咋样我爹都死了,你总该让孩子过去磕个头。”
    余采薇坐在椅子上,神色淡淡:“我寻思着杨叔刚去世,小茹你应该没心情跑我家来开玩笑才是。”
    杨茹皱眉:“你啥意思?”
    “既然听说了我们家与老杨家的事情你还叫什么二嫂?我的孩子又为什么要去给杨叔磕头?”
    “是,二哥的确混账了点,家里人对你的做法也有些过了,平时不来往就不来往,但是老杨家到底是孩子们的根,阿翁死了,孙子孙女磕个头让丧事好看点也不成?”
    “你可能了解的不够全面,我们这边的杨姓是要开族谱的,不和你们那边的杨姓一起,后世寻根也寻不到你们那边的杨姓。”
    老杨家祖上是逃荒来林家村的,一共几家堂亲,在林家村属于小姓,没有族谱,只是死后埋进大淮山杨姓会在附近。
    “你要不要做的这么绝?”
    余采薇不以为然:“要不你代替老杨家把四百两银子还我,我让几个孩子去磕头?”
    杨茹家里还算殷实,可男人死后钱大多数被前人生的长子继承,她和自己的两个亲儿子分了点,却也凑不齐四百两。
    几个孩子磕个头要四百两,咋不去抢?
    再说她和老杨家都断了,凭什么要出这四百两?
    “余氏,你现在有几个臭钱咋变的这么不近人情?”
    余采薇笑了笑:“没有经历过我的苦,有什么资格指责我不近人情?”
    “你该不会是觉得我来想和你们家攀关系才故意这么说的吧?我告诉你,你家再有钱我也不稀罕巴结。”
    余采薇和杨茹沟通的费劲,虽然杨茹不像老杨家人那么是非颠倒,但都有一个通病,自以为是!
    你和她说的,她或许并不是不懂,只是不愿意换位思考。
    杨二郎开口说:“四姑,我们现在没道理去给阿翁磕头,你还是回去吧,也希望你节哀顺变。”
    杨茹气不打一处来,从椅子上站起,指着杨二郎跺了下脚,压低声音道:“我和家里咋回事你也知道,现在还不是回来了?做小辈的去磕个头是应该,磕完你们马上回来就是,大家面子都好看,你懂不懂这个道理?”
    杨二郎说:“我们家没啥面子不好看的,四姑你想顾全大局,可我们家不愿意。”
    杨茹强调:“到底是血缘至亲,岂是一纸断亲书真能断了的?”
    杨二郎说:“四姑你别这么说,我听了心慌,断亲书要没用,我们家不是还要被沾上?”
    杨茹气结:“你!”
    杨三姐也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打圆场道:“四姑别生气,你的心情我们能理解,但是委实不好再过去,我们实在怕以后没完没了的。”
    杨茹想想爹娘和兄弟们一个个的尿性,心头火气又弱了下去,语气不好的说:“你是三姐吧?真是女大十八变,出落的这么俊了,上次看见你还是个十来岁的小丫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