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余采薇和萧乘风周旋
作者:半生不熟的包子   穿成乡野弃妇,空间在手怕个啥?最新章节     
    赵秀眼睛一亮:“啥计划?是不是又有啥赚钱的点子?能不能带上我们家一起干?”
    杨大郎声音冷淡下来:“这条路上目前只有岳母一家摊位,背靠作坊酒坊,岳母家里每天赚的不少了吧?”
    赵秀说:“是能赚点,可谁还嫌钱多啊?看看你家都那么有钱了,不还是每天忙活着赚钱?”
    杨大郎说:“不是什么赚钱计划,弄不好还得往外掏,总之岳母别跟过来捣乱。”
    “我捣啥乱了?你这孩子咋这么说话?嗳,你说清楚在走......”
    杨大郎不等赵秀说完就去追余采薇,留赵秀站在烈日下干生气。
    之前林燕儿刚嫁给他时,赵秀很多方面还是拎得清的。
    可自从母亲给她支招,让她在村口摆个摊位,开始每天都有营收时,赵秀就渐渐变了,凡事都要算计,动不动还想插手一下他家里事情。
    又或许赵秀从来没变,只是早前家里没什么事情涉及到赵秀家利益,比如家产!
    顾及媳妇是个好的,杨大郎不愿意计较太多,今天却还是对赵秀心生不满了。
    林山去收拾萧乘风方才用过的茶碗,叹息着说:“岳家到底是隔着一节,姑爷觉得好处得先磕自己家来,你生气有啥用?”
    赵秀闻言,回来气呼呼的一屁股坐在长板凳上:“我对他可比对二姑爷好多了,没良心!”
    “也不算没良心吧,不说逢年过节,就是平时来家里走动,大郎也没少给拿东西,就是不能把我们和余氏还有他那几个弟弟妹妹比,这一比啊,就不够看咯。”
    村里一个小妇人来买凉皮,不知道林山和赵秀在抱怨杨大郎什么,只接了个话茬:“林山你这话说的,是你和赵氏两把大郎生养大的?还是你们也给过大郎作坊?村里哪家姑爷有你家的大方?人大郎给你们拿多少东西我们都看着呢,咋还能和人家亲娘亲弟弟亲妹妹比?一点不知足!”
    赵秀心里怄气,没搭理妇人。
    林山放下抹布,笑着说:“我们俩就是随口絮叨絮叨,啥事没有!”
    妇人说:“我还以为你们怨怼大郎呢,我可羡慕死你家了,我有五个姑爷,加一起都没你家大姑爷好,逢年过节也不见得能来,生怕花钱买点啥,哪像大郎似的,对你们那么孝顺,吃的穿的动不动就往你们那边送。”
    林山许是被妇人说的有些心虚,转移话题问:“你是要买点啥?”
    妇人把手里的陶盆放在小摊位上:“今天中午家里来亲戚,给我拌两张凉皮回去添个菜,再拿十个大馒头。”
    另一边余采薇跟在萧乘风身边进了水泥窑口,管事应该被苏大年交代过,见到萧乘风也没有笑脸相迎凑上来,全当是空气。
    偌大院里,十几个壮汉拿着铁铲顶着大太阳搅拌沙石,见余采薇进来,赶紧拿起放在一旁的粗布衣往身上套。
    一个个的脸上都带着疑惑,好像在说,余夫人来都是和苏大年一起,管事会提前通知他们穿好衣服,这次怎的这么冒失。
    萧乘风问:“听说水泥原材料是通过官府渠道购买的?”
    余采薇答:“之前的确是官府渠道,现在听说亲家那边已经跟多个矿山取得长期合作,不需要再通过官府。”
    说着,余采薇故作玩笑的来了一句:“萧县令放心,交给官府的税收一文钱不会少。”
    萧乘风看着堆积像小山峰一样的沙石堆,目露惊奇:“这些石粉合在一起就能做出水泥?”
    余采薇当然不会告诉萧乘风水泥是怎么做的,尽管萧乘风能看到高温炭烧的过程,也不会明白所有的材料成份和配比。
    “是也不是,水泥制作复杂,三言两语说不清楚,其中关乎到配方,奴家已经卖给了亲家,不好详细给萧县令解说。”
    藏着掖着,不就是不想告诉他么?
    萧乘风不是非知道配方不可,只是知道总比不知道的选择要多一些罢了。
    萧乘风睨了余采薇一眼:“余夫人修建镇东一条路花了多少钱?”
    余采薇颔首:“并没有仔细计算过,建立这个窑口,当时只为了修路,又都是自己购买的原材料,还有人工之类,大体预估的话,八万两银子差不多。”
    肯定是没有八万两银子,余采薇每一笔账都记着,实则是六万两。
    往多了说,是怕萧乘风厚颜无耻,装作听不懂她话里有话的抗拒,非要她修路不可。
    萧乘风疑惑:“你的作坊酒坊这么赚钱?”
    余采薇说:“盈利是必然,利润却并不是特别高,修路的主要来源还是卖掉窑口的钱。”
    萧乘风不信余采薇的说辞,他看过去年的作坊酒坊的税收,也看过今年的,才过去半年,就抵上了去年整年。
    按照上半年趋势,今年余采薇家税收能达到五万两,她净赚得多少?
    再说天底下怎么会有人那么傻,特地盖个窑口出来卖掉凑钱,只为修路?
    “你为何要修这条路?”
    萧乘风不知道的是,余采薇盖窑口一来是为了省钱,二来就是为了卖掉凑钱修路的。
    但余采薇从不觉得自己傻,修路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情,作坊酒坊也很需要这条路,怎么盘算,她都必须要修。
    “偶尔下雨泥泞几天也罢,一到梅雨季,几乎要两个月陷在泥泞里。个别路段被车轱辘来回的碾压出小沟壑比膝盖还深些,通行委实是困难。”
    “所以你是为了父老乡亲?”
    “不敢在萧县令面前以大义为借口,奴家只是一介商户,境界达不到。”
    “那是为何?”
    “为了家里作坊酒坊方便通行,虽然花出去钱不少,但生意不是一天两天,修好路以后便是一劳永逸。”
    萧乘风对余采薇的答案很失望,他更希望余采薇道貌岸然,说的大义凛然一点,这样就可以让她继续把大义发扬光大。
    “本县看余夫人是谦虚,据本县所知,你带领白石镇商贾给北境捐钱捐物资连皇帝陛下都知道,还特此颁布圣旨表彰。”
    余采薇单手放嘴边,神神叨叨的小声说:“在萧县令面前奴家就不装了,其实奴家捐的钱和物资都是给兄弟的,沙河镇的余家军萧县令听说没?我兄弟余怀信就是那里的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