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作者:苦瓜船   穿进粪坑,极品恶寡妇要翻身最新章节     
    刘村长瞬间像老了十岁,眼神黯淡,有气无力的说道:“雨孺人,如今证据确凿,你怎么处理,俺也无话可说。”
    看着刘村长这样,沈萍倒有些不忍。真的是可怜天下父母心,想不到他这女儿嫁人了,还让刘村长操心。
    蒋氏瞥了招睇一眼,看着沈萍道:“大春娘,俺看她毫无悔改之心,还想嫁祸给俺,这样的人咱们可留不得。”
    添财一听,指着招睇怒气冲冲道:“你这娘们儿,竟然真的偷东西,如今这差事也不保,你咋不去死?真丢死个人了。”
    “添财,你敢对俺妹说这样的话,别怪俺揍你~”本田揪起了添财的衣领,怒目圆睁道。
    “俺没说错吗?谁让她偷东西。”添财看着怒气冲冲的大舅子,硬着头皮说道。
    招睇抹了把眼泪,腾的站直了身,气愤的说道:“添财,你这没良心的,你吃着猪油渣说香,咋没想到那是俺偷回去,这会儿还好意思说俺偷。”
    这话说的大声,院门外的村民们听的那是一阵哗然,大家纷纷议论。
    “看来可真的不是第一次啊,都吃上瘾了。”
    “可不是嘛,刚才还好意思说她没偷。”
    “……”
    门外传来的话更是让刘村长气的脸色铁青,今天他真的把这老脸都给丢尽了。
    招睇这时才反应过来,自己这是不打自招,承认以前也曾经偷过猪板油了,顿时一阵懊恼。
    “咳咳……”
    沈萍环视了众人一眼,大声道:“无规则不成方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工坊也有工坊的规矩,不管是谁,进了工坊,就要遵守规矩。
    刘村长,对不住了,招睇偷了工坊的东西,理应被辞退,另外,扣除两天的工钱,永不再录用。”沈萍一字一句,掷地有声。
    “掌柜的,你再给俺一个机会。”招睇哭丧着脸,说着又跪了下来。
    刘村长大声骂了起来:“丢人现眼的家伙,还嫌你爹的脸没丢够吗,人家雨孺人没没将你送官,已经算不错了!”
    说着,刘村长向梁氏瞪了一眼,梁氏赶紧拉起招睇:“招睇,快起来,你可别再惹你爹生气了。”
    三春本以为娘会给招睇一个机会,没想到直接将她辞退了,赶紧让何耀把招睇的工钱给她算了算。
    最后,扣除那两天的工钱,招睇还能拿到245文钱。
    “刘村长,多有得罪了。”沈萍福身道。
    刘村长一脸的不好意思:“哪的话,是俺对不住您了,教女无方,雨孺人,可真的不好意思了,让您笑话了。”刘村长拱手说道。
    看着天色已晚,没有热闹可看,不少人都开始四散回家。
    沈萍让三春把刘村长一行人送回大河村,这事总算过去了。
    经过了这件事,大家看到了沈萍对这件事的处理,都不敢再有别的心思。
    不仅是香皂坊,还有其他的工坊的人都知道了这事,也是给大家狠狠的上了一课。
    如今这年头想找一个好的差事不容易,何况在工坊上工稳定,中午还包一餐。
    大家伙做事儿更起劲了,这每天的产量都能超额完成。
    至于那制衣坊,这边的待遇比香皂坊和辣椒工坊的工钱都要高,这边的工人们做事更是卖力。
    四凤很珍惜这次的工作机会,只要是上工时间,她都专心细致工作,经她手做出来的衣裳针眼密实,做的绣样栩栩如生。
    这天,沈萍在制衣坊转了一圈,现在制衣坊已经有20多个款式,有亵衣亵裤,还有里衣。光是亵衣,就有十多个款式。
    让沈萍没想到的是,沈阳在这基础上又设计多了几套新款,听二丫说销量还不错。顿时让沈萍对他刮目相看。
    二丫看着满心欢喜的沈萍,说出了自己的担忧:“娘,最近制衣坊的订单也还真不少。
    刘员外家的三姨太在京城也开了家成衣铺,要订俺们的亵衣裤。只是这订单大,俺有些担心供应不上。
    还有,这亵衣要卖去京城做高端路线,俺看,这工艺还是差了点,除了四凤手艺比较好,其他的都差了点。”
    说着,二丫递上了两件亵衣:“娘,你看,这是四姑做的,这些是旁人做的,这单看,看不出啥,可两件衣裳要放在一起比对,明眼人一眼就看得出手艺的高低。”
    沈萍看了看做好的衣裳,沈萍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二丫说的没错,这衣裳分开看,不觉得有什么。
    可要把四凤做的衣服和旁人的放在一起,一眼就能看出高低,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些工人在工艺上确实有些参差不齐。
    对此,沈萍也很重视,都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何况这手工缝制出来的东西始终不可能做到一致,而且又是经不同人的手。
    为了保证质量,还是得想个法子才行,何况这手工缝制的东西始终还是太慢,产量跟不上。
    要是像后世那样有缝纫机就好了。
    “缝纫机!”
    沈萍眼睛一亮,对了,她怎么没想到这东西。她记得有一种缝纫机,不需要电,用脚踩就行。
    “让娘想个法子,娘去找找看。”扔下这句话,沈萍离开了制衣坊,赶紧上商城搜索,没想到还真的被她发现了宝贝。
    笑屎人商城竟然还真的有老式的凤凰牌缝纫机,而且这价格也不算太贵,只需要12两银子一台。
    沈萍二话不说,一下子购入了50台缝纫机,考虑到这东西要过明路,沈萍思来想去,想到了一个主意。
    次日一早,让大东送自己去县城,顺便拿上几十罐辣椒酱,让大东给美妆铺和成衣铺还有县衙门给县令送几罐过去。
    另外,还让他顺便去附近的酒楼推销,让他到时候忙完直接回靠山村,不用等自己。
    而沈萍自己,到了县城则直奔河阳码头。
    河阳县地理位置不错,左边是湖城,右边直达州府,而且这是去往京城的必经之路。
    还是水陆往来重要的交通枢纽。去往京城的船只都要经过此地。
    现在河水水位上涨,码头又恢复了繁忙,时不时的会有外商船经过。
    正是因为码头偶尔会有外商经过,沈萍想着以此作为幌子,给缝纫机过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