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治眼疾
作者:用户85816982   季时茜最新章节     
    皇帝:“大理寺卿与司统领告知朕,他们遭遇死士围攻,受伤的御林军与捕快,多亏贞瑾,让随行的大夫施医赠药,才都活了下来。
    而其中有一个御林军,胸膛被死士劈开,一个捕快手被砍断,他们说是贞瑾帮忙给缝合上了。
    他们还说那御林军与捕快受了那么重的伤,经贞瑾你的缝合,竟都活了下来,而且只需休息一天的时间,就都生龙活虎了。
    朕不信,还特意让他们把那个御林军与捕快寻来,查看了御林军、捕快的胸口及手,发现他们说受伤的地方有一条浅粉色痕迹。
    贞瑾,朕问你。
    他们的伤口可是你用神针缝合的。”
    时茜回答那御林军及捕快确实是自己帮忙缝合的。
    仙家赠予自己的神针确实有些奇效,但说活死人肉白骨就夸张了。
    “那神针除了缝合伤口,再无其他神迹。”时茜说道
    皇帝:“贞瑾,你可知道欺君之罪是何下场。”
    时茜:“圣上,臣所说句句属实,不敢有半句虚言。
    仙家把针赠予贞瑾时告知,那针可以缝合一切伤口,用那针缝合的伤口不留痕迹,愈合快且百邪不侵。
    不过,若是伤口过大,需要辅以药物、且要静卧休息,至于需要休息多长时间要看伤口的大小、深浅来决定。”
    时茜说完,又把自己看了医术、得了神针后,就有了学习医术的想法,所以在得知玉坤苼医术很好,还擅长针灸时,就萌生了拜玉坤苼为师的念头。
    时茜亲自前往潍州拜见玉坤苼,准备请求他到阜城给自己的大舅舅治眼疾。
    “圣上、娘娘,去潍州的一路上,贞瑾的心情其实挺忐忑的。
    其实贞瑾到了阜城后,给大舅舅喝了花露,又用花露给大舅舅清洗了眼睛,可即便如此大舅舅的眼睛也只能看到一些模糊的影子。
    圣上、娘娘都用过花露,自然知道那花露的好处,而且爷爷给贞瑾花露时也说过,花露有修复暗伤解毒的功效。
    所以给大舅舅用了花露后,大舅舅的眼睛依然如此,贞瑾实在忧心。
    而且大舅舅患上了眼疾后,家中人也为大舅舅寻过名医的,玉大夫在潍州如此有名气,表哥们不可能没有上门求过。”
    皇帝:“贞瑾,你表哥不是来上京进了伯爵府帮衬你吗?
    你不问他你大舅舅眼疾的事情吗?
    难不成,他身为人子,竟不知道自己父亲的事情?”
    时茜在心里说,真是处处是坑,差点把自己给埋了。
    时茜:“回圣上,这怪不得表哥。
    表哥与贞瑾如今都是大人了,平日里是要避嫌的,所以虽然表哥也在伯爵府里住着,却轻易不到内院来的,因此贞瑾与表哥也说不上话。
    若是表姐、表妹就好,可以一块吃一块住,那样大舅舅的事就没有不知道的。”
    皇帝点了点头,示意时茜继续说。
    时茜:“给大舅舅用了花露,收效甚微,贞瑾就想另寻他法,便想到了自己在神游仙界时看到的医书里,有一门为龙吟九针的针法,好像提到过能治眼疾。
    贞瑾立即就把那龙吟九针的针法默写出来,这龙吟九针是针灸之法,贞瑾不会,而玉坤苼正好擅长针灸,所以贞瑾觉得这是天赐良机,是天意。”
    贞瑾见到了玉坤苼,向他说明了来意,并请求他到阜城为大舅舅治病。玉坤苼听后,便问贞瑾,大舅舅家住何处,姓甚名谁。
    等贞瑾报上大舅舅名号后,玉坤苼告知贞瑾,她的大舅舅是阜城有名的大儒,不仅人品才识出众,画作更是一绝,他本人对她大舅舅甚是仰慕,所以在得知她大舅舅患上眼疾后,不等大舅舅上门求医,就自己背上药箱登门造访了。
    玉坤苼见过她大舅舅后,发现她大舅舅的眼疾十分严重,已经到了无法治愈的地步。
    玉坤苼告诉贞瑾,他曾听他的师傅提过一种名为‘龙吟九针’的针法,那龙吟九针或许能够治愈舅舅的眼疾,只是那龙吟九针他也只是听说过,却从未见过,好似已经失传了。
    时茜:“听了玉坤苼的话,贞瑾更加觉得自己会看到龙吟九针的记载,并能一字不差的记住龙吟九针针法是天意。”
    所以贞瑾就把龙吟九针的事告诉了玉大夫。
    贞瑾将龙吟九针针法的一小部分背诵出来。玉坤苼听后大喜,告知贞瑾龙吟九针确实可以治疗贞瑾舅舅的眼疾。
    于是贞瑾便与玉大夫言明,玉大夫若愿意前往阜城,为贞瑾的舅舅施针治疗眼疾。贞瑾就奉上全部的龙吟九针针法。
    玉大夫与贞瑾说,他十分欣赏贞瑾舅舅的人品才识,就算贞瑾不奉上龙吟九针,他也愿意给舅舅治眼疾的,只是他没有那个本事治好舅舅的眼疾,如今请他去给舅舅施龙吟九针治疗眼疾,让他能看一次龙吟九针,施展一次龙吟九针,对他来说已是天大的福气及恩惠。
    玉大夫说他不敢妄想收下龙吟九针,他只求他学会后让他使用龙吟九针救人,但他不会把龙吟九针传给任何人。
    皇帝:“那玉坤苼他真这么说?”
    时茜点了点头,皇帝道:“那他的品性是真不错,这样的人给贞瑾你做师傅,倒是没堕贞瑾你皇族的身份。”
    时茜:“贞瑾当日拜师之举确实有些不妥。
    身为皇家郡主,一言一行代表皇家,有些事情不该擅自做主……”
    皇后:“圣上,此事不能怪贞瑾,贞瑾在胧月庵时,被奶娘蹉跎,派去教授规矩的嬷嬷都见不到贞瑾,让贞瑾跟谁学规矩。
    贞瑾回上京后,又把这事给忘了。”
    时茜心里想忘了好,你可别再说了,我可不想学你们那所谓的规矩,我一现代人学不来,你们古代的规矩,快饶了我吧。
    还好,皇帝听了皇后的话,点头应了是后,帝、后也没再说规矩的事。
    皇帝不说规矩的事,是因为皇帝觉得镇国公本就不是个讲规矩的人,贞瑾是他的孙女,镇国公都没说贞瑾没规矩,自己先说了,谁知道会不会惹镇国公鬼魂不快。
    皇后的想法也差不多,皇后心想只要她贞瑾能治好辰儿的病,贞瑾就算拔皇帝的胡子,自己也不会说她没规矩。
    时茜:“贞瑾见玉大夫人品、医德皆贵重,就提出拜其为师。
    龙吟九针就是贞瑾的拜师礼。
    玉大夫说自己身份卑微,做不了贞瑾的师傅,就提出代已逝的恩师收贞瑾为徒。
    因此,玉大夫现在就成了贞瑾的师兄。”
    皇帝:“那龙吟九针贞瑾可是学会了。”
    时茜:“那龙吟九针的针法有八十一种变化,所以贞瑾尚在学习当中。”
    皇帝:“朕听说贞瑾天赋异禀,别人需要花十几年才能学会的针法,贞瑾你只需要几天就能学会。”
    时茜轻笑:“那些都是传言,玩笑话罢了。玉师兄是夸过贞瑾天资聪颖,学东西比别人快些,但远没有达到一日千里,几天就能学会别人十几年的东西。就比如探脉这一项,用玉师兄的话,勉强合格,还需要多多练习。”
    皇帝和皇后经过一番旁敲侧击后,心中的不安稍稍减轻了一些。帝、后发现,贞瑾伯爵为人谦和,没有因为别人的夸赞而变得自大目空一切。就凭这一点,许多男子都不如她。皇后心想,或许辰儿的病在贞瑾这里真的有希望。
    皇帝和皇后四目相对心中都涌起了一股希望,要想个办法,把那两个病人推给贞瑾,试一试她的医术。
    皇帝在心里盘算,辰王是他唯一的嫡子,也是他最宠爱的儿子。
    让贞瑾给辰王治病这个决定有些冒险,他却别无选择。
    普陀法师与昆仑老祖都曾告诉皇帝,就算是用了巫医用蛊做的药,也只能保辰王活到三十岁。而如今,辰王已经二十二岁了,皇帝非常清楚,如果再找不到能治愈他的办法,不久之后,辰王就要死了。
    皇帝一直瞒着皇后,不敢让她知道辰王活不过三十岁的事实。皇后是辰王的生母,皇帝深知皇后若知道这个消息,一定会悲痛欲绝。辰王是皇后唯一的儿子,她将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了他身上。皇帝也很心疼辰王这个儿子,因为心脏长在身体外面,辰王从小到大一直没有离开过他住的屋子。他无法像其他孩子一样自由自在地奔跑嬉戏,无法享受正常的生活。
    皇帝不由的想起,自己每次看到辰王那苍白的面容和虚弱的身体,心中都会涌起一阵酸楚。自己是西周最有权势的人,可以主宰西周很多的人的生死,可他的嫡子、他宠爱的儿子,却活的不如一个普通百姓的儿子。
    如果贞瑾真的能够治愈辰儿的病,那辰儿就可以笑、可以哭、可以生气,可以走出屋子,看看花草,还可以做那些对人来说说很平常的事,这也是辰儿,他一直的心愿。
    皇帝一边喝着茶,一边思索着怎么说,才能让贞瑾应下那差事。
    自己寻来的这两个病人,都不是一般人。一个是有三品诰命的妇人,一个是三品将军之子。
    贞瑾一个女子有没有胆量应下呢?皇帝在心里犯嘀咕,思索着,要不与皇后再商量商量把人选换换。自己有求于贞瑾伯爵,态度不能太强硬,也不能逼迫。应该与贞瑾伯爵搞好关系,毕竟自己与皇后还算计着,让贞瑾伯爵做自己的儿媳妇,嫁给辰王,而且也想靠贞瑾治好辰王的病。
    如果贞瑾治好了这两个病人,那自然是皆大欢喜,也就证明贞瑾确实如传言所述那样天赋异禀医术高明,辰儿病能治愈的希望就更大了。
    可是,若贞瑾治不好病人,那两家人就会与贞瑾结仇,日后这两家人肯定会找贞瑾的麻烦,虽然皇后说已经安抚好这两家人,不管结果怎样,都不许找贞瑾的麻烦,两家人也都应下了,但阳奉阴违的事自己见多了。
    皇帝咳嗽了一声,徐福心神领会立即过来扶皇帝去更衣,皇帝走后没多久,皇后也起身去更衣了。
    时茜恭送皇后离去后,一旁得宫女过来询问时茜是否也要去更衣。
    时茜想了想,皇帝皇后离开肯定不是去更衣的,是去商量怎么算计自己去了。
    也不知道这两位会商量出什么计策来,等他们商量完,自己还不知道要应付他们多久,趁这时候去释放一下也好,于是时茜便随宫女去更衣了。
    时茜更衣回来,皇帝皇后还未回来,这大人物都喜欢让人等。
    时茜在自己的位置上坐好,等着商量出结果的皇帝、皇后。
    凤仪宫的宫女们很有眼力,知道时茜虽只是个伯爵,又是女子,但是伯爵身后有镇国公鬼魂、萧家军、羽林卫、醉红尘等,所以连皇帝都要忌惮三分。
    皇帝、皇后商量之后,决定把问题抛给时茜,让时茜自己做抉择。
    皇帝、皇后回到大殿,到了大殿后,就直接把问题抛给时茜。
    时茜听了以后,思考了一阵子后,道:“贞瑾有些问题没想明白,圣上与娘娘可否为贞瑾解惑?”
    皇帝:“贞瑾,想问什么尽管说,若说错了,朕绝不怪罪。”
    时茜:“这两位病人都是朝中大员的官眷,品级也够,应该请过宫中的御医去瞧过病吧。”
    皇帝:“这两家确实都请过御医去瞧过,太医院里还有他们的脉案。”
    时茜:“圣上,那贞瑾可否借他们的脉案一看呢。”
    皇帝:“当然可以,不仅是脉案,若贞瑾愿意给他们诊治,太医院的御医,也任凭贞瑾差遣。”皇帝在心里说,不管你贞瑾嫁给靖王还是辰王,都是朕的儿媳妇,从今天开始就把你当女儿疼。
    时茜:“贞瑾学医时日尚短,还不能单独行医,若他们也有意让贞瑾给他们治病,那贞瑾还真要向圣上借用太医院的御医呢。”
    时茜在心里说,说心里话,太医院的御医,我还真不敢用,在现代看宫斗剧,那太医院的御医太卷,真怕自己被御医们斗法给误伤了。
    徐福亲自去太医院把两位病人的脉案拿来交给时茜,时茜接过后,不忘给徐福致谢。
    徐福见时茜给自己道谢,心里挺感动的。自己是一个太监,在宫里的地位虽然很高,但很多人都瞧不起他,即使他是皇帝身边的大总管,别人对他也只是表面客气。
    而贞瑾伯爵不一样,从来不会因为自己的身份而对他有任何偏见。
    贞瑾伯爵与人说话,脸上总带着真诚的笑容,语气温和,总能让人感受到了尊重和温暖,最难得的是贞瑾伯爵对他们这些人也是一样的。
    徐福最喜欢去醉红尘,因为在醉红尘里自己像一个完整的人,在醉红尘游戏阵法里自己有儿有女,还有妻子。
    时茜接过脉案,仔细地看了起来。
    时茜看完脉案后说道:“这两个病人都是眼疾,可情况却不一样。
    余老太君的眼疾要治不难,可用金针拔障法。
    南将军的公子的眼疾就有些麻烦,是中毒所致,而且时间有点长了。”
    根据脉案时茜初步判断,佘老太君的眼疾就是我们华夏古代俗称的白内障,在华夏隋唐时期老祖宗就用金针拔障的方法治疗白内障,龙吟九针里就有记载这样的针法。
    时茜在心里说,针法自己倒是学了,可却没上阵操刀过,要不让他们去阜城把玉师兄请来?不行,大舅舅那还需要玉师兄施针呢。
    小真:小主人,金针拔障的针法你都记住了吗?
    时茜:记住了,记得可牢了。
    小真你忘了,龙吟九针就是你小主人我背诵出来的。
    小真:那小主人可以大胆的操刀。
    别忘了,小主人,要想手术成功,除了针法,还有消毒、杀菌、麻醉及术后护理等等
    可这里不是小主人你原来生活的地方,也不是九州,没有哪些条件。
    只能靠小主人你用符箓来创造这些条件。
    小主人,你放心大胆操刀吧。
    小主人,你只要记住了针法,按针法去操作,剩下的交给小真,小真会配合小主人完成手术的。
    皇帝见时茜沉默许久没有说话,开口唤道:“贞瑾,他们都是朝中大员的家眷,如果他们出了事,后果会有些严重,对贞瑾会有些不利。
    贞瑾若觉得为难,也可以……”
    时茜抬头说道:“贞瑾想试一试,贞瑾学医就是想有一天能学以致用,用医术助人摆脱病痛折磨。
    玉师兄与贞瑾说过,治病一定要做到望闻问切,所以贞瑾想见一见佘老太君和南公子。
    就是不知道,谁能替贞瑾传话。”
    皇帝听了时茜这话笑了,说自己可以派人给这两家人传话。
    时茜:“那贞瑾在这先谢过圣上。
    圣上,贞瑾还有一事相求。”
    皇帝:“什么事?贞瑾你说。”
    时茜:“圣上,请你让去传话的人清楚明白的告知那两家人,贞瑾学医的时间很短,目前还是学徒未出师。
    若他们愿意来,便来。
    不愿意,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