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年号宣武
作者:一剑,一念   虎牢关下力压群雄,震惊诸侯最新章节     
    “便不叨扰夏王了。”
    刘协于此处观望董氏孩童玩闹一阵,告辞离去。
    “万年,陛下这是何意?”
    董曜摸不着头脑,这刘协来这一趟究竟是为何。
    “还望夏王观之。”
    万年公主招了招手,身后侍女端着一华丽锦盒。
    董曜打开后,里边竟然是传国玉玺。
    这次刘协主动把玉玺交给他,是想早早退位,但是他而言,似乎是过早了。
    “杨俊,常林,郑浑等人时常拜见陛下,诉说王朝更迭之事。”
    “陛下深知夏王文武兼备,治下百姓丰衣足食,对夏王感恩戴德。”
    “论文武,臣民所爱戴,陛下深知自己皆不及夏王,已有效仿尧舜行之举。”
    提起今日刘协的来意,万年内心便悲切万分。
    刘氏的王朝,终归是走到了末路。
    此时此刻,就连当作傀儡的机会也即将失去。
    作为刘氏的后代,她亲眼见证了刘氏王朝的灭亡,又岂能不痛心。
    而灭亡刘氏王朝的人,还是她的夫君。
    “现在行尧舜之举尚早。”董曜将玉玺还了回去,拍着万年的手背:“便是刘协失了皇位,我亦可保他此生无忧。”
    “妾身,替家弟拜谢夫君。”
    得到允诺,万年面色上终于有了笑容。
    新朝立,前朝天子虽说是禅让,可活着终归会被有心人敌视。
    如今董曜既然对她允诺,想必也不会食言。
    “伯安,去往何处?”
    吕玲绮从雪地中奔跑起来,犹如雪中精灵一般。
    大家玩的好好的,董曜为何突然离去。
    “去去就来。”
    董曜停住脚步,笑着对吕玲绮说道。
    前往王府大殿的路上,他便让人去通知杨俊,常林等人前来。
    这几个家伙怎么回事,闲着没事情干,天天去吓唬刘协做什么。
    今日必须问问这些人,到底怎么个事。
    片刻后,杨俊来到大殿外,用手扫了扫身上的落雪,又跺了几下脚,方走进殿内。
    见董曜面色不悦,他赶忙请罪:“夏王,臣来迟了,来迟了……”
    “夏王,臣等来迟,还望恕罪。”
    紧接着,常林,郑浑等官员悉数到场。
    这些人皆是出自科举制,一路被提拔上来。
    对董曜忠心耿耿,不敢生任何异心。?
    就是出使江东,北边的异族人,也是亲自前往。
    “今日陛下登门,欲将玉玺交于本王,说说吧,你们是又去陛下那催促禅让之事了?”
    董曜平日里与人交谈,皆以‘我’自称。
    此时在这些文官面前,却把‘本王’给拿了出来。
    其中原因有很多,与这些人不像张辽,吕布,赵云等将领亲近是其一。
    最重要的便是对这些人不满,没有他的命令,去催促禅让之事。
    “回夏王,臣等寻找陛下,皆是受相国之命,否则给臣等千百个胆子,也不敢私自去行此事。”
    被问罪,常林等人当即便跪在殿内,把董卓直接给供了出来。
    “笑话,本王祖父时而清醒,时而糊涂,如何让你们去做这些安排。”?
    董曜盯着几人,触及到权利,他太知道这些人心中的想法了。
    一旦他成为了皇帝,这些人便成了劝诫刘协禅让的功臣,那封赏还会少吗?
    只是太着急了,平定曹操之后,他方有当皇帝的心思。
    至于孙权,连曹操都平定了,这个人还会远吗?
    “夏王,千真万确,的确是相国驱使我等,以防您不信,我等特意向相国索要了信物一件。”
    面对董曜的压力,常林赶忙从怀中掏出来一封书信。
    得亏他多留了一手,否则他们被夹在这祖孙两人中间,不知道得死多少次。
    看过书信,董曜沉默了。
    还真是董卓让常林等人干的,这下不是尴尬了吗。
    他气冲冲向几人问罪,给人吓的直接跪在地上,大气都不敢喘。
    “来人,赐座。”
    “多谢夏王,多谢夏王。”
    这下常林等人松了一口气儿,都给座位了,应该不会怪罪他们了。
    “除了让陛下行尧舜之举,你们还准备了什么?”
    称帝之事早晚都会安排,董曜干脆先提前熟悉一下事宜。?
    省得到时候还得重新商议,实在是过于的麻烦。
    “准备了谥……”常林刚要开口,便被一旁的杨俊给捅咕了一下。
    说什么谥号,大不敬的。
    夏王正值壮年,活的好好的呢。
    此刻提及这些东西,实在是不吉利。
    还有庙号这些东西,也不必提,等夏王死了之后再说。
    “咳,臣等先拟定了年号,夏王以武横扫八荒,四海宣扬,为宣武年。”
    杨俊起身,?将众人商议的重要事情讲出。
    听后,董曜点点头。
    宣武二字,倒是不错,极为符合他的做派。
    倘若真到了称帝那一日,他定然会让人出兵征讨周边小国,羌胡异族,宣扬夏武之名。
    不论是倭国,三韩之地,还是先让迷戈去探究的西北之地。
    他都会让大军前去踏足,宣扬兵威。?
    能灭国则灭国,不能灭,那便再议。
    “还有呢?”
    年号董曜很是满意,他还想听听其他的东西。
    “宣武三年,天降祥瑞,天下百姓皆知,届时更改年号为……”
    “不必说了。”
    董曜制止杨俊,他知晓对方的用意。
    因天降祥瑞而更换年号,可以更加让百姓信服于他。
    但在他看来,这些都是虚的。
    只要能让百姓丰衣足食便足够,自然而然百姓会颂扬他的名字。?
    “乱主年年改号,穷士日日更名,年号宣武,不必再去更改。”
    董曜手一挥,当即驳回杨俊等人三年人造祥瑞,更改年号的想法。
    按照这几人的意思,三年之后又三年,还会再度更改一次。?
    他可没有那个闲心,一个年号就够用了。
    唐太宗的贞观年号,汉明帝的永平年号,哪一个不是用到死,所以他也不必大费周章。
    “遵夏王命。”
    郑浑,杨俊等人对视一眼,不敢再有任何异议。
    既然董曜不让准备多个年号,那他们也只能遵从。
    反正董恒作为董曜嫡长子,早晚会即位,这些被舍弃的年号也能够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