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女儿之身败露
作者:竾鱼   为娶丞相之女,纨绔她位极人臣了最新章节     
    宋辞将新酿得酒埋于院中树下,拍了拍手上的沾染不多的泥土,坐回院中的桌边。
    她再次打开那已阅过的信,上面姜时的笔锋潦草如其人,只大大地写着两个字:无事。
    她眯了眯眼,手指敲打在桌面,无事?
    雍凉王依旧昏迷,南浔大闹各府,丞相请辞,城内百姓又不知跑了多少。
    南轻派人将廷尉府守得密不透风,还不许她入宫,就这般,姜时还给她回了无事二字?
    她侧目看向地牢的方向,思量一瞬,与候在一旁的暗卫交代道,\"将六公主齐栀在廷尉府一事,透露给三皇子齐晏。\"
    暗卫称是,随即隐下身去,而暗卫前脚刚走,宋渊后脚便来了她的院子。
    宋辞随意瞥了他一眼,既未起身,也未出言。
    宋渊默了默,不请自坐,犹豫地开口问道,“辞儿,你都想做什么?”
    可是也与南家那小子一样,期盼着推行女子入仕,以及...皇后 娘娘被废?
    “您是想问我做什么,还是想通过我的嘴,来知晓南家究竟想做什么呢?”宋辞盯着院中的树,冷言道。
    宋渊闻言,微微蹙眉,“我在你心中就是这样?”
    就是这样利用女儿套话,却不会有丝毫真情关怀的父亲是吗?
    宋辞侧目,迎上他的视线,反问道,“不然呢?”
    不是您愚忠于您心中之朝,连嫡子之死都不敢去追查,让妻女痛心自责了十多年,仍是装瞎吗?
    宋辞的脸色又冷了几分,启唇道,“您的忠与顺,都与我无关。”
    所以,我终其一生,都无法共情于您。
    也请您一生背负着伤害自己儿子“帮凶”的罪名,愧疚的活着。
    直到我们一家于九泉之下相遇,在阿兄亲口原谅您之前,我都不会与您和解。
    宋渊被自己女儿眼中的嘲讽刺痛,宋辞不原谅的何止是他,还有“无能为力”的她自己。
    他垂首无声自嘲而笑,随即起身,轻声道,“我知晓了,就不扰你了。”
    步履蹒跚的背影,让宋渊的身姿看上去苍老了不少,宋辞鼻尖发酸,狠心收回视线。
    可终是不忍地开口道,“女儿奉劝于您,最好明辨时局,莫要过早将我与娘亲送了下去与阿兄团圆。”
    颇有怨怼的话,是她留给她爹最后的温情,“若是那般,怕是便是阿兄性子再好,也原谅不得您。”
    宋渊脚步微顿,历尽沧桑的眸子不热涌上一股热意,却并未回头,缓步离去。
    与此同时的太尉府中,南浔坐在书房之内,听着向西的来报,又陷入了沉思。
    这庞泯将王军兵符送了来,却又几次三番拒了她的会面。
    只道信中之言为诚,倘若南家日后有需,王军将鼎力相助,但南家必须护王妃周全。
    如此这般,这兵符大抵是齐怀早些交代好的,而他判定自己会死...
    “和姜时联系上了吗?”南浔出言问,“医治雍凉王的太医可有我们的人?”
    向西回道,“联系上了,但雍凉王依旧重度昏迷,随时有可能...”
    南浔闻言,沉了沉眸,“那便想办法安排一军医入宫,务必保证雍凉王之命。”
    她想了想,又道,“若能与雍凉王妃接洽,可询问她是否想出宫。”说罢,南浔将手中之信递给向西,“找人送去给姑母。”
    向西应声而去,南浔又独坐在书房许久,姑母至今未言明当日究竟发生了何事。
    但从雍凉王妃也匆匆入宫来猜测,大抵是与二十年前的旧事有关。
    她不欲揭姑母伤疤,但总觉得姑母之行似有深意,为何不是一刀致命,为何不是重伤致死?
    晚间时,原丞相闻有政,荐举沈家二公子沈昫出任丞相之职;廷尉府宋渊,在请求女子入仕花名册签名;雍凉王又险些走过鬼门关等事,又一件接一件地传入大街小巷之中。
    盛京城内的雍凉王军肉眼可见地多了很多,日夜巡逻在城中各角,而圣上却不闻不问。
    好似,南家推行女子入仕之政已志在必得,而南浔是否只志在于此,人们还不得而知。
    人们谨小慎微,见了南家军都绕道而行,生怕一不小心惹祸上身。
    然后这般境地之下,南小将军欺上瞒下,女扮男装,其身是名副其实的女儿郎的传闻,也不知从何处传出,几乎震惊了整个朝野。
    茶楼酒肆近来赚的盆满钵满,日夜不断地涌入客人,纷纷加入这一件件议论中。
    “这传闻莫过于荒唐,谁人不知那南小将军自小便拈花惹草,十几岁便往院子里抬了人,之后征战岭南,又娶了那闻家之女,怎可能是女儿身?”
    “是啊,哪家女儿郎能生得这般荒唐,且不提之前她院子里的那些个玩意,就闻家女那般圣洁的人儿,如何受得了自己嫁了个女儿郎?”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认同,这传言实无甚依据,却不想随即又有人言,“那倘若那闻家女不知或受南家胁迫呢?”
    众人忙向出言之人望去,只见一戴着斗笠之人坐在酒肆的角落,出言道,“毕竟,连闻相都已迫不得已请辞还乡了。”
    “何况,这南小将军已年满二十,既无胡青,也无喉结,女扮男装也不是可能啊...”
    话落间,酒肆又是一片哗然,那这南小将军,究竟是男儿郎是女儿身?
    “若非她为女子,又何故定要推行那女子入仕之行,与她又有何好处,这般不过南家几代用命拼回来的荣耀。”
    这人一言又一言,引诱着众人坐着南浔女子之身的猜测,可当众人议论正盛,争论不休,再转身去寻人时,角落之人,却已不见踪影。
    夜幕之下,南浔再次只身一人来了相府,依旧是膳房内,闻有政与夫人并肩而坐。
    闻夫人见人来,依旧下意识往她身后瞧了瞧,仍是不见自家女儿,而矗立在面前的南浔神情严肃,眼神却是闪躲,她不禁出言问道,“这是怎了?”
    闻夫人虽深居简出,不问政事,但如今盛京之乱,甚波及闻言忠请辞,所以即便她不知全貌,也大抵知些。
    但不论旁人怎说,她心中却是为南浔推行女子入仕之举而心怀期待。
    今夜见南浔这般,下意识以为她在何处受了阻,刚要开口询问,却听闻言忠道,“先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