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虚假反对
作者:林芫美   轩辕新明录最新章节     
    选妃过后,朱和尭的婚期也很快确定,礼部选择的吉日是六月二十四,这也是朱和尭十七岁生日前的最后一个吉日。

    朱和尭的婚事交给了朱术桂和陈永华夫妇操办,毛渊明本以为自己可以轻松一些,没想到在内阁改制方案发布之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军机处收到了大批官员的奏章,基本上都是同一个意思:按照大明的祖训,宗室不应该参与政务,御前会议的设置也是前所未有,尤其有效仿满清王大臣会议的痕迹,用夷变夏,万万不可行。

    这样的场景倒是前所未有的奇迹。

    为此,军机处开了一天的会来讨论。王鼎、常镇业、洪诚丘等人都觉得,大明祖训这个东西,基本等同于废纸,追究起来,太祖的“祖训”和成祖的“祖训”就完全不一样,自相矛盾之处很多。太祖朱元璋要求分封诸王掌握兵权拱卫江山,而成祖朱棣吸取了自己起兵靖难的教训,裁削各藩王的兵权,最后藩王们成了完全不掌兵的闲人。若是用大明祖训来反对宗室参与政务,道理上绝对站不住脚。

    至于御前会议前所未有或者效仿满清王大臣会议,更是无稽之谈。招讨大将军总摄政事就是前所未有,军机处也是前所未有,都运行得好好的。设立御前会议是否效仿满清王大臣会议,就算穿越者们心里真是这么想的,但也没公开说过,而且会议这种形式早已有之,根本不需要效仿谁。

    所以说来说去,反对的理由始终都是表面理由,问题出在反对的真正动机上。而真正的动机是什么,就众说纷纭了。综合起来有几种意见,洪诚丘认为,现有的内阁成员很可能都反对这个方案,因为目前内阁是有很大的最终决定权的,比如在人事权方面,除了军机处特别留意的几个岗位外,其它基本都由内阁决定,连督抚这个级别的大员都可以除授和开缺。一旦改为御前会议制度,内阁对三品以上官员的任免就从决定权变成了建议权。

    毛渊明觉得洪诚丘这个想法不无道理,内阁成员们虽然没有一个上书反对,但很可能指使了亲信的官员上书,尤其是东宁老臣杨贤和陈永华的侄子陈绳武都上书反对,显然是连陈永华都不赞成——要知道,陈永华受命于郑经的嘱托,多年来一贯坚决支持穿越者们,此前从未对大政方针提出过反对意见。

    常镇业则认为,官员们本身也大都不希望开设御前会议。御前会议的成员包括了三位勋贵,也就是以战功获得爵位的人,无论这三个人是谁,实际上都属于武人干政,文官们必然不高兴。但眼下开国未久,战事未息,文官们不敢贸贸然提出对武将排斥的意见,只能藉由其它理由,东拉西扯来反对。

    这个说法也完全可能。一些以复明为己任的科举官员,一直就对武臣们十分警惕,甚至有质疑招讨大将军摄政何时结束的声音。若是加强武臣在政务当中的发言权,官员们肯定更加不爽。

    但是王鼎提出,无论官员们实际上以何种原因反对开设御前会议,军机处都不需要回应。既然表面文章是违背大明祖训,那只要发出一道上谕予以批驳就是了。他们假装反对,那我们就假装解释。上谕可以请宁靖王朱术桂代为起草,反正他的积极性最高。另外,还要同时发布十二位御前会议大臣的名单,明示天下木已成舟,毋庸再上书反对。

    王鼎的这个看法,完全符合毛渊明的心思,于是大家又花了一点时间,商定具体的人选。实际上需要决定的,也就是两位宗室和三位勋贵,其余七人都是按照官职入选。宗室方面好像也没有争议,太祖宗室的代表已经许给了朱术桂,成祖宗室的代表自然是益王朱和壐。

    三位勋贵的人选却引起了争执。可能是设计这个制度的时候一时没想周全,大家忽然发现“三位勋贵是否应该包括郑克臧”居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姜承志认为,御前会议既然作为最高权力机关,自然应该包括郑克臧在内,郑克臧如果不能与会,味道就有点怪。但洪诚丘则觉得,招讨大将军摄政的情况下,郑克臧是“君”不是“臣”,任何由大臣们组成的机构都不应该包括郑克臧。

    这两种想法似乎都有道理,一时也难以明确答案。最后常镇业提议,既然郑克臧远征云南暂时无法与会,那么就含糊其辞选个郑氏的其他人,比如郑智目前就在京城,他是郑成功在世的最年长儿子,说得过去。第二个名额显然应该属于刘国轩,但刘国轩碰巧也不在京城,正好让刘德仁恭代父职。第三个名额可以给马九玉,他不但是所有从清朝投降的汉人中爵位最高的,而且旧部当中获得爵位的人最多的,最具代表性。

    这个和稀泥的做法虽然不算完美,但目前看来也就只能这样了。等到消灭了吴世璠大军凯旋,郑克臧和刘国轩回到京城,可以再行调整。

    说起南方的战事,毛渊明想起郑智这次来京就是为了给河仙镇的鄚玖请封,因为忙于朱和尭选妃的事,还没及时处理,索性一并讨论了。常镇业拿出一份内阁拟好的方案,念给在场的大家听,大意是设立河仙安抚使司,敕封鄚玖为河仙安抚使、世袭一等男爵,命令鄚玖遣使到京朝见。

    “河仙有多大?”毛渊明听完,心里觉得哪里有些不妥。

    “大约有大明一个府那么大。”常镇业答道,“不过,奏报上说,河仙镇人口不多,不到十万人,集中居住在港口附近,很多地方还都是荒地、沼泽和丛林。”

    “即便如此,也不应该只给安抚使。”毛渊明摇了摇头,“虽然按照大明的惯例,河仙这种规模的羁縻区确实只能设安抚使司,但一来河仙是战略要地,事关柴棍攻防的利害,二来河仙实在是太远了,若不是高官厚禄,无法让鄚玖安心为朝廷效力的。”

    常镇业点了点头:“那不如把安抚使司升级为宣抚使司,世袭一等男爵升为世袭一等子爵,这样更能让鄚玖安心。”

    “不错,虽然中原地区眼看要统一安定,但对于新的大明朝来说仍是开创时期,不能吝惜这点官位。”王鼎在旁边建议道,“我估计,就算是给了官爵,鄚玖也不见得马上就觉得踏实,不如再给他一个恩典。”

    “什么?”毛渊明有些诧异,王鼎总是能在别人觉得已经没什么可多考虑的时候想出更多点子来。

    “鄚玖要统治当地的高棉人和安南人,需要更多的汉人作为统治力量。他原是广东省雷州府人,我们不如在加一道旨意,准许他到雷州府一带招募更多的乡亲前往河仙。这样对鄚玖来说是扩充实力,对大明来说也是将更多的人口殖民海外,为将来作准备。”

    “对对对,同时还能缓解雷州府当地土地紧张引起的土客矛盾。”洪诚丘马上发现王鼎的这个主意是个好点子。

    “行,既然你们都觉得好,那就照王鼎的意思办。”毛渊明点头说道,“对了,既然都开会了,还有什么事情,不如一并议了吧。”

    “还有?”常镇业想了想,说道,“除了宝亲王朱和尭的婚事,那就是接下去皇帝前往热河行宫与蒙古王公们会盟了,这件事也要提早准备起来了。”

    “嗯,那就把这件事也彻底研究一下,不研究完不准吃完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