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暖阁内,群臣屏息静气,不敢有丝毫声响打破宁静,只有粗重的呼吸声和窗外刺骨的寒风交替回荡。天启元年,辽沈相继失守,游击将军毛文龙受辽东巡抚王化贞之命,带领百余名勇士深入敌后,收复两千多里的沿海岛屿,取得了振奋人心的\&镇江大捷\&。
待到天启二年六月,袁可立接任登莱巡抚,随即上书朝廷,任命毛文龙为平辽将军总兵官,镇守东江。自此,毛文龙率领军民以皮岛为基地,招纳辽东难民,逐渐壮大成一支海上的精锐部队。
初期,毛文龙和他的\&东江军\&确实忠诚,与登莱巡抚袁可立紧密协作,牵制女真人,屡立战功。然而,随着实力的增强,毛文龙的野心也开始显现,倚仗皮岛远离中央,不仅拒绝朝廷的\&监军\&,还对朝廷官员施加压力,使东江军成了他的私人武装。
如今,偏安一隅的毛文龙和他领导的\&东江军\&日益壮大,有了脱离控制的迹象,甚至萌生了成为\&海上王者\&的念头。据后来的记载,毛文龙在天启七年十一月,趁着皇位更替之际,首次派出使者秘密与大金的女真大汗皇太极议和。
户部尚书毕自严一直关注着皇帝的神色,心中忐忑,没想到深居宫中的天子对千里之外的辽东战局竟如此熟悉,苦笑着说道:\&陛下,东江毛文龙请求百万粮饷……\&
说完,毕自严苦涩地瞥了一眼旁边的兵部尚书王在晋。自天启二年六月毛文龙镇守东江以来,他就对麾下的军队规模保密,拒绝朝廷从中央派遣能臣去核实军册。相反,东江军的军费逐年攀升,从天启二年的五万九千两增加到天启七年的三十三万两。
砰!
天子轻轻放下手中的奏折,瓷杯在地板上碎裂,平静的面容掠过一丝狠厉,他怒吼:“毛文龙,好大的胆量!”
一边拒绝朝廷的监督,一边又大肆索取物资,毛文龙显然是倚仗偏远之地,无所畏惧。
百万军费,他竟敢开口要求!
“陛下息怒。”
看见天子动怒,殿内的大臣们连忙跪地,尤其是袁可立,心中五味杂陈。他曾是登莱巡抚,对身处孤岛的毛文龙赞誉有加,多次向天启皇帝上疏表彰,并确保东江军的粮草供应。
可以说,东江军的如今规模,离不开他昔日的支持。
然而他未曾预料,短短数年间,毛文龙的态度剧变,不仅对朝廷“只听调遣不听令”,甚至隐约流露出拥兵自重的迹象。
“罢了,是朕失态了。各位爱卿有何良策?”朱由检轻拍奏折,深呼吸几口,平息内心波动。
东江镇地理位置关键,不能轻视,一旦处理不当,便会引火上身。毕竟,那次撼动明朝统治根基的“己巳之变”就是惨痛的教训。
崇祯二年六月,辽东巡抚袁崇焕以阅兵为由,渡海至皮岛,趁机擒获毛文龙,挥动尚方宝剑将其斩首。
毛文龙死后,东江军群龙无首,军心动荡,让女真皇太极有机可乘。
三个月后,女真大汗皇太极亲率大军,绕过宁远和锦州,分三路直入蓟镇,兵临北京城下,史称“己巳之变”。
这场突然的“己巳之变”彻底暴露了明朝边疆防御的虚弱,极大地动摇了朝廷的统治,也激发了女真人觊觎中原的野心。
“陛下,目前建州势力强大,不宜轻易开战……”
沉默片刻,东阁大学士孙承宗缓缓站起,面色凝重地说道。
“嗯……”
朱由检闻言,未作明确回应,他明白“帝师”的暗示。即便毛文龙有自重兵权之嫌,但从整体考量,不宜与他彻底决裂,只能徐徐图之。
见众臣面露无奈,朱由检并未责难,毕竟毛文龙和东江军的尾大不掉,不是一人的过错。
“既然如此,就交由户部和兵部共同商量对策吧。”
百万两银子的军费绝不可能给,毛文龙恐怕也没指望能拿到这笔天文数字,只是借此机会狮子大开口罢了。
\&吾皇圣明。\&尽管不久前取得了\&宁锦大捷\&,然而对辽东的掌控并未实质性加强,仍需毛文龙的东江军在后方牵制敌军。
朱由检无视眼前一众松了口气的亲信,轻轻揉着微感疲倦的眉心,感到肩上的重担日益加重。
未掌权不知生活艰辛,虽从宣府镇的富商那里搜刮了不少财富,却也无法让他肆意\&挥霍\&。
尤其是在这大明积弊深重之际,除了辽东的建奴,西南的土司也伺机而动,陕北的百姓更是苦不堪言,不容他有丝毫懈怠。
更紧迫的是,当前正处于漫长的\&小冰河期\&,各种自然灾害将接踵而来,局势将更为严峻。
\&年后,袁卿即刻重返登莱。\&
不知过了多久,少年天子冷峻的声音在温暖的殿阁中突兀响起,让脸色微妙的袁可立猛地抬起头,呼吸略显急促。
坐在书案后的天子甫一登基,便启用几位前朝老臣,如现掌兵部的王在晋,管理国家财政的毕自严。
连都察院的李邦华也被委以重任,与新任京营提督秦良玉一同整顿军备,唯有他一直\&独自一人\&。
说到底,登莱镇是他亲手\&建立\&,能回去制约建奴无疑是最好的结果。
他未曾料到,因他的\&放任\&,毛文龙势力渐长,形成了难以驾驭的局面,但天子依旧对他深信不疑。
如此厚恩,即使他这般沉稳,也不禁心潮澎湃,声音微颤:\&老臣,定当肝脑涂地,以报陛下之恩。\&
...
...
天启七年,皇帝任命袁公为抚,命其重返登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