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山海关总兵
作者:惠子521   大明:皇兄,你的江山我来守!最新章节     
    巨大的乾清宫暖阁内,天子面色阴沉,铁青一片,殿中的群臣都不敢打扰,只有司礼监的秉笔太监轻手轻脚地走到窗边,悄悄关上了窗户。早春的天气变化无常,早晨还是阳光明媚,现在却乌云密布,窗外的寒风更加刺骨,看来大雨即将降临。旅顺等地的军队远水救不了近火,东江军和朝鲜又不堪重用,破解僵局的关键还在于宁远城内的那些将门世家。难道真的要向他们妥协,助涨他们的嚣张气焰?看着天子越来越深沉的脸色,兵部尚书王在晋终于忍不住站起身,小心翼翼地说:“陛下,自从左都督赵率教移驻锦州后,山海关便无人坐镇……”这话一出,暖阁中的大臣们都惊讶不已,只有东阁大学士孙承宗露出恍然之色,仿佛想到了什么,呼吸变得急促。辽沈和广宁相继失守后,朝廷曾打算放弃关外领土,将军民全部撤回关内,依靠被誉为“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抵御建州女真。孙承宗坐镇辽东,着手建设的“宁锦防线”中,除了锦州和宁远,后方的“山海关”也是关键一环。宁锦大捷后,由于满桂和赵率教两人间的“矛盾”,朝廷曾命满桂坐镇山海关,兼管关外四路及燕河、建昌等地的驻军。等到朱由检即位,任命毕自肃为辽东巡抚,满桂也移驻宁远,因此山海关总兵的职位已空缺数月。李国普阁臣稍加思索,正准备起身推荐,却被旁边的孙承宗抢先一步:“启禀陛下,前任辽东巡抚袁崇焕素有军事才能,曾总督辽东,正是坐镇山海关的最佳人选。”说完,他躬身行礼,脸上显现出期待。所谓举贤不避亲,尽管他知道天子对袁崇焕有些不满,但在这种关键时刻,他也顾不上那么多了。当年袁崇焕仅凭“兵部主事”的身份,就能迅速负责辽东事务,离不开他的赏识和提拔。而袁崇焕也没有辜负他的信任,带领辽东军民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宁锦大捷”,着实让他脸上增光不少。女真大军倾巢而出,锦州城形势危急,如果不安排一位“稳重有经验”的人,恐怕难以力挽狂澜。更重要的是,袁崇焕担任辽东巡抚时,与宁远城中的将领家族相处融洽,如果他坐镇山海关,相信宁远城的将门世家也不敢再无动于衷。这样一来,锦州的危机就能得到解决。闻言,刘鸿训也缓缓开口:“回禀陛下,袁崇焕曾经治理辽东,才智兼备,可能是山海关总兵的不二人选……”
    尽管山海关总兵通常由勇猛的将领担任,但在当前的关键时刻,这些细节已不再重要,首要任务是解决锦州的危机。\&陛下,前任山海关总兵马世龙已抵达京城…\&不久,兵部尚书王在晋在暖阁中平静却又不失冷淡地宣布,他的眼神深处藏着一丝轻蔑。尽管袁崇焕治理辽东时表现出“尽职尽责”,并赢得了举国欢庆的“宁锦大捷”,但他默许了那些本来就野心勃勃的辽东将领势力的膨胀,导致了尾大不掉的局面。辽东将领敢于拥兵自重,袁崇焕至少要承担三成责任。尤其是朝廷倾全国之力创建的“关宁铁骑”几乎成了祖家的私人军队,这一点足以反映袁崇焕的无能。如果让他担任山海关总兵,谁能保证他不会利用“临时决策权”向宁远的将领世家做出承诺,以换取他们的出兵支持。原本认为袁崇焕成为山海关总兵是顺理成章的事,但孙承宗和刘鸿训没想到会被兵部尚书否决,两人的脸色难免有些尴尬,尤其是孙承宗,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军事国事岂容个人情感影响,然而王在晋竟然因为两人之间的“嫌隙”而怀恨在心。孙承宗正准备发言,但看到天子沉思的表情,便不甘心地摇摇头,沉默下来。刚才紧张的乾清宫暖阁瞬间安静下来。这不是朱由校第一次听到“袁大忽悠”的名字,他没想到袁崇焕竟有如此魅力,让孙承宗和刘鸿训都为他背书。或许是明朝在建奴手中吃了太多亏,所以“宁锦大捷”显得尤为难得,连带“袁大忽悠”也被神话了。朱由检深深吸了口气,压制住内心的波澜,坚定地对面前的大臣说:“传达朕的旨意,任命马世龙为山海关总兵,吏部和兵部尽快处理相关事宜。”就像满桂和赵率教这样的民族英雄一样,马世龙对大明忠心耿耿,最终在任上因病去世,名留青史。“是,陛下。”看到天子心意已决,孙承宗和刘鸿训交换了一下眼神,苦涩地应道。天子登基仅仅数月,但威严却日益加重。“自从左都督赵率教移驻锦州后,山海关的兵力就有些不足,各位爱卿有何见解?”听到这话,兵部尚书王在晋惊讶地抬起头,他原本以为天子此刻任命马世龙为山海关总兵是为了警告宁远的辽东将领,随后再给予一些“好处”,以换取他们的出兵。
    看天子的意思,似乎并不打算对那些将门世家“妥协”,是要强行让他们服从吗?
    \&陛下英明。\&
    对于这样的建议,无论是孙承宗还是刘鸿训,都没有太多异议。天子有意整顿辽东,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但目前大明边疆已经有些动荡,没有多余的力量“调动兵马”支援辽东。如果要整顿山海关,只能从京城出兵。
    想到这里,暖阁中的大臣们面色都有些微妙的变化。天子此举究竟是为了整顿山海关,保护京都,还是对宁远城中的将门世家施加压力呢?
    庞大的乾清宫暖阁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大臣们沉重的呼吸声此起彼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