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之所以坚定出兵,还有个原因就是文臣武将想法一致,吕岱和步骘都是他很信任的人,都算是知兵,二人和顾雍想到了一起,这事就值得做了。
的确,关羽的性格是冒进型的,而且果真如他们所想,孙权几乎将荆州兵马全部带走了,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诸葛亮已经来了,带来了一万骑兵四万步兵。
此时姜维应该已经退守长安了,诸葛亮之所以冒这么大险,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又将部队用阿斗的麻雀战法,分批通过武关到达了宛城,又从宛城到了荆州。
若仅仅如此也就罢了,张苞和关兴都献出了手下的教官,这批教官对关羽俘虏的曹魏士兵进行军训和思想改造,如今这六万俘虏已经有些人开始归心了。
或许让他们去打曹魏,他们内心还有芥蒂,但是让他们打东吴,他们绝对嗷嗷叫往上冲,东吴对曹魏的背信弃义他们都知道了,心里对东吴既仇恨又轻视。
孙权召来全琮、顾雍以及朱恒等人商议攻打荆州的详细事项,他们都认为关羽的北伐一如既往地冒进,上次被东吴和曹魏联军,让关羽败走麦城,若非赵云相救,关羽早就成东吴的刀下鬼了。
如今关羽的冒进和当年在荆州一样,又一次掏空了荆州去进攻曹魏,实在是天赐良机,只要能得到荆州,北伐的关羽就可能被曹魏在洛阳的十几万人马打败,到时候曹魏和东吴就可能还有机会。
真要打的时候,孙权还是犹豫了,因为现在东吴几乎已经无可战之兵了,从石亭之战开始,东吴一直都在损失,多的损失一两万,少的损失几千。
打到现在,东吴能动用的兵马也不过就是水军三万,步兵二万,就这还是挤出来的。朱据、朱然二人为水军统领,全琮为大都督指挥全局,朱恒指挥步兵,十二月初二,出兵江夏郡。
夏口,公孙卓被诸葛亮赶到前线指挥水军,此刻朱据已经来到夏口,朱据来了之后就给公孙卓奉上了亲笔信,孙权在信中替公孙卓鸣不平,因为阿斗登基居然没有加封公孙卓。
同时孙权给公孙卓开出来价码:公孙卓封县侯,食邑一千户,还可任选孙权还未成亲的女儿做妻子。只要公孙卓愿意携江夏投降,这些都可以给公孙卓。
公孙卓呵呵一笑,心中对孙权既重视又鄙视,重视是因为孙权到此时还在想威逼利诱蜀汉的将领,鄙视是因为孙权根本不懂阿斗,阿斗之所以不给他加封,甚至不愿意让他过多立功,原因就是诸葛亮之后,他就是蜀汉的丞相,现在加封太多,等以后封无可封时候怎么办?
就在孙权发动对荆州的最后一战的时候,诸葛亮将思想改造完成的四万曹魏俘虏调到了寿春,关羽正在围困哪里。
朱然开始进攻了,带了一万水军向公孙卓的水寨冲去,公孙卓跟随关羽多年,早已经熟悉了水战,也命士兵驾驶战船摆开阵,和朱然战到一起。
就在双方交战正酣之时,朱据率领两万水军冲来,东吴向来以水军见长,公孙卓以前不知道东吴的水军到底有多强,如今亲身感受一番,东吴水军的确有很多可取之处,至少若无阿斗新发明的铁甲战船,公孙卓这一万水军恐怕会全军覆没。
东吴水军战力算是这个时代水军的天花板了,又是三万打一万,因此不到半个时辰,公孙卓就一败涂地了。
公孙卓令人驾驶战船向荆州方向逃命,因为是逆风逃亡,速度快不起来,东吴的战船在后面紧追不舍,就在快追上之时,只听见鼓声阵阵,江面上飘来三艏大船,这船周身蒙上了铁甲,从上游顺风冲下。
只听见“嘭……嘭……”,铁架船撞上了东吴的大船,顿时大船被撞出了个大洞,江水灌进去了。
铁甲船撞烂了东吴的船之后,便嵌进去,推着东吴的船向下游飘去,铁甲船上露出大拍杆,拍杆将东吴的大船打烂。
东吴船队的阵型一下就乱了起来,公孙卓令水军掉头,重新向东吴发动冲锋。
在朱据发动水军进攻之时,全琮也对庐陵郡和豫章郡发起攻击,关兴和张苞的队伍都已经打听清楚了,只有区区五千多人,怎么能守住城池。
因此全琮带兵一万打豫章郡,朱恒带兵一万打庐陵郡,张苞和关兴记得诸葛亮的吩咐,只一通鼓,二人便弃城而逃。
朱恒见状哈哈大笑,关羽果然把精锐都带走打曹魏了,留下的这群少爷兵,听见鼓声就知道逃命,若是如此,桂阳郡和长沙郡今番是要易主了。
二人取了两郡,马不停蹄奔向长沙郡,二人到了长沙城下,长沙早已经严阵以待了。二人却还是认为长沙应该也是外强中干,整个荆州,除了江陵可能还有重兵,其他州县应该都是虚的。
全琮见状,和朱恒约定分别攻打东门和北门,刚开始发动攻击,就听见轰隆隆的马蹄声,张翼带领三千骑兵,早就等候多时了,眼见张翼的骑兵咬住朱恒的步兵,长沙城的城门大开,张苞率领一千骑兵一万步兵出城了。
张苞这一万步兵正是曹魏的俘虏,这些人比蜀汉还要恨东吴,因此拼杀起来更是心狠手辣,恨不得将那些吴兵刀刀都捅出透明窟窿,甚至有些跪地投降的吴兵也没逃过一刀。
全琮大败,朱恒当场战死,这一战之后,东吴再无可用之兵了。
步兵大败之时,水军还在做最后的挣扎,只时再怎么挣扎也是徒劳,战船的更新换代必然会带来战术的更新换代,当这些工作完成之后,蜀汉的新式战船对东吴就已经是降维打击了。
在溃败之际,朱据命士兵调转船头,向下游逃命,此时朱然被生擒。
此战之后,东吴最后的军事力量被打垮,诸葛亮当即命令李恢从交州出兵,赵云和魏延从寿春出兵,诸葛亮从荆州出兵,发动灭吴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