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瞧他强作镇定,轻抬一臂,用锦美的袖子擦拭掉脸上的汗珠,又不到黄河不死心极力地反驳道:“各位大人,归还幽云十六州,归还定然会归还,此事滋大,我国主有令,贵国派朝臣赴我国详谈,从长计议便是!
今日下臣要说的是我国集全国之力,觅到的这两只奇珍异物。诸位,天地之大,无奇不有,世上罕见之物,极难得之,呕心沥血加之机缘造化,方才得之,各位大人且莫小视我朝进贡的这两件活宝物!
圣君面前,下臣不敢胡言乱语行欺君之言,下臣以项上人头保证,此两物甚至可与贵国古时的秦传国宝玺和氏璞玉宝物相比!
只不过此两物是活物,诸位大人可能认为飞禽走兽之物世上多见,不能称之为宝物。
然宝之一物,正如我国国主认为,金银玉石能称作世上珍宝,仅供人把玩,有世上罕见的神禽神兽之物,世上极其罕有,独一无二,人食之,能助人年增过百岁,用之以卫身,可速杀世上一等一的高手,这也可谓是至宝中的至宝!
可比玉石金银之宝物更为有益实用得多!我国主知大宋大皇帝陛下富甲四海,多金银玉石奇珍异宝,然活物之宝虽也有,却是稀少,此故这才千里迢迢觐敬大宋大皇帝陛下……!”
听到这里,杨云心中直犯嘀咕。
秦国传国宝玺是至宝和氏璧玉雕成,从楚人卞和发现和氏玉,到和氏玉最后被秦始皇帝雕成传国国玺,再到失传不知所踪……。
此宝在人们心中,无论是上至历代的皇帝,还是普普通通的的百姓,都认为是宝中至宝,无与可比。历朝历代因争这宝玉,不知发生了多少国家大事……。
这区区的白猿和老鹰,飞禽走兽之物,就是再珍稀,也不过是山间的野物,能堪比古时始皇帝用和氏璧雕成的秦王朝的传国玉玺?
也真敢吹,吹牛竟然吹到了金銮殿,闻所闻,杨云听得惊讶地张大了嘴巴,他心中忽有所思,看样子这金人是把这鹰与白猿……,就如后世人们把快要濒临灭亡的大熊猫和东北虎当做……。
这种心理可以理解,只是把这活物当做至高无上国宝,拿来与一上国传承千年举世闻名的国宝相提并论,这未免有点太……,太不自量力……。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吹牛不打草稿,可是这也太离谱……。。。
果然朝下大臣中也有与杨云有些类似想法的人。
这使臣话刚一完毕,只瞧一个浓眉重眼、脸色有些黑,虎背熊腰地粗犷大汉手执板笏,从班臣中出列,有些半信半疑,只是又带些兴趣好奇又带些傲慢地道:“
咦?你这使臣还知我朝古时的至宝和氏宝玉成玺的事?本官不才,蒙圣上恩眷,为我大宋朝廷与诸宫经略花石纲,专觅天下奇巧稀之物。
得此机缘,见过我大宋的百姓子民和天下外邦之士,为孝敬皇上,献过各种宝物不敢说不计其数,可也绝对不少,从不敢言天下有什么宝能与和氏璞玉相比。
不管是琼石宝玉,还是飞禽走兽。世上奇禽异兽,南洋之地,西域之处的诸多奇禽异兽皆曾见识过。
使臣莫不以为汝国山野之地多飞禽走兽,便以为我国少奇禽异兽之物。我国奇珍异兽奇花异草之园,这汴京之地便有十余处,全国大州之地也不乏少数。
梁园、芳林园、玉津园、下松园、药朵园、养种园、一丈佛园、马季良园、景初园、奉灵园、灵囍园、同乐园,诸园灵花异草奇珍异兽数不胜数。
玉津园汇聚天下奇珍异兽,天竺的奇象,波斯的猫狮,哪一样都是世上罕见。
你区区的寻常白猿、山间常见的野鹰竟敢称为世上罕见之物,竟敢强言称堪比至宝和氏璞玉?
使臣莫不是道听途说和氏璞玉的只言片语,胡夸海口,让人笑话。你这两只山间野物莫提能与和氏宝玉相比,恐怕连天竺的奇象、波斯的猫狮都比不上,使臣若是坐进观天还好!
若是明知是寻常之物,仍来蒙蔽圣听,胡言乱语,尔等便是犯了欺君大罪!”
这位最懂宝的大臣这样一说,朝下许多大臣也纷纷点头附和,窃窃私语起来。
再看看这人说话的样子,趾高气扬,眼往上翻,应当是在宝物这一块,是见多识广之人。
满堂大臣仍是不信,议论纷纷。不过不管好坏,有人质疑便说明话还有可说之处。总比刚才那位太常少卿蛮横武断,一上来就要砍人头好。
金使见状,换一口气,也是正色道:“想必这位大人便是贵朝工部侍郎朱勔朱大人吧,下臣知大人司职花石纲,见多识广,有一双好眼力。
贵国大皇帝陛下龙颜在上,贵国满朝群臣面前,下臣不敢有半字欺君之言。
下臣既言我国此两物至宝可比贵国古时和氏璞玉,对和氏宝玉自然也了熟于胸,非是对和氏璞玉孤陋寡闻。
天竺的奇象、波斯的猫狮固然可贵,但比起下臣所说的这白猿和铁鹰,不可同日而语,不值一提。下臣非是坐进观天,也非是胡言乱语、蒙蔽圣听……。”
杨云静耳细听,听这使臣仍坚持自己的观点,突然听到一个名字,朱勔,,,。。。。
朱勔?质疑金国使臣的这粗犷黑脸大汉官员名字叫朱勔?
杨云心下一惊,朱勔?这人便是臭名昭着的朱勔???。。。这位可是不折不扣的大奸贼,看这形象,就一个人畜无害、脸色有些黑的粗犷大汉罢了……。跟自己想象的奸臣形象差别有点出奇的大。
所记不错的话,根据前世所知的历史知识,朱勔也是“北宋六贼”中的一员,而且还很靠前。
这位大奸臣是负责“花石纲”的,专替皇帝搜寻天下奇花异石、奇珍异宝。
这人是个狠人,为得天下奇奇怪怪的东西,可没少害人。不少人家被这人弄得家破人亡,人家却把罪责归咎于皇帝身上。
其实水浒传中方腊造反,造反的原因便是这位朱大人在江南一带搜刮民脂民膏太甚,民间苦不堪言,这才造反起事。当时方腊造反打的旗号便是诛杀朱勔。
这人现在是朝中的工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