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灵寨军议
作者:土着与土猪   铁血西军:大宋杨家将后传最新章节     
    这一场夜间突袭战事实在为平夏城争取了几天喘息时间。西夏原本打算集中力量一鼓作气从城南突破,现在这边战场一片狼藉,把破损的攻城器具清理通道怎么都得一天。
    小梁太后这次发了狠,她要求嵬名阿埋继续不停歇攻城,各面同样一边清理一边攻城。主攻力量可以暂时放在城西,她手里兵员充足耗得起。只是她也明白原本想着这两天一鼓作气从城南突破这个计划已是破产。
    嵬名阿埋昨晚全程在后指挥和观察了整场战事,他内心已不再像刚来时候如此信心十足,杨家军能如此迅猛崛起不是没有理由,这不是一支可以随意撼动的军队。
    在如此长时间强力攻势压力下,城南杨家军的出击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如果说城南杨家军有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成效在内,城东一战杨家军则是在绝对劣势下打出一条生路,那个时候他应对已是非常符合战场态势。最后城东门口那一战更是展现除去韧性外,这支军队具备的血勇,那群已经精疲力竭的战士完全是以命换命的打法,所谓悍不畏死可以在一个人几个人身上看到,在一群人身上展现就让他大为震撼,易地而处,他不认为自己的亲兵能做到。甚至在清晨打扫战场,还有口气的宋兵还会跳起来搏命,这让整个参与战事的西夏人都有些胆寒。
    ……
    渭州。
    章楶依旧稳若泰山,环庆路的援兵不日就到渭州,在听闻平夏城这场惨烈战事后,他更是不慌不忙。他需要所有援兵以逸待劳,成集群缓缓压上。章楶不会因为杨兴武的损失大就如何,他只会因为杨兴武守住平夏城给他叙功。这是文官帅臣对战事的看法,简单直接!
    这场战事打到现在,已经没了迷雾,就是一场实打实的决战。西夏高层这时候应该自我复盘反思,一旦他们失去来去无踪兵无常势的优势,是否已经失去战争的主动权。起码当他们南侵就该认真想想整个战略上来说,西夏是否应该往回收,借助平原大漠攻略,而不是再次深入这片崇山峻岭。
    小梁太后没有这种战略眼光,西夏大部分将领亦然没有这种眼光,这是章楶最好的机会。
    章楶提醒自己,战事已经见到曙光,这时候他必须谨慎,所以他在等所有援兵聚齐。当年宋夏之战,很多时候宋军就被西夏围点打援,究其原因就是各路援军缺乏配合,经常有队伍独自救援形成孤军被西夏火中取栗。西夏如今战力下降,不代表这种事不会再次发生。
    章楶问吴玠:“可否收到平夏城杨兴武大人的求援信函?”
    吴玠答:“杨兴武大人传出来份简短战报过来,未明确求救援。”
    章楶点头,战事已是明牌,杨兴武不想再影响经略司任何决策。关于平夏城,一开始就已明确必须守十天。
    章楶道:“去传令环州种朴,不用再来渭州,往灵寨过去集中就好。”灵寨是个小寨子,在渭州和平夏城之间,这里囤积不少物资。作为北援的出发点,几路兵马都在这里集中。
    吴玠应诺,又道:“章帅,我是否可以跟随援军北上?”
    章楶点头,吴玠有就近和西夏蛮子接战的心,这是好事。牌已经打出去,经略司现在也无需他继续跑腿。
    ……
    灵寨。
    西夏妹勒率五万大军在这一带游弋,大宋这里出现大规模军队集结,他得到小梁太后的命令就是阻拦宋军援军北上。当妹勒听闻嵬名阿埋还需要一些时间的时候,有些战他就不得不打。
    西夏这次举大军来袭,有的不仅仅是兵员,还有很多的物资和器具,他们实在不甘如此无功而返。
    妹勒尝试引灵寨宋军提前北上,但对方无动于衷,这让妹勒清楚他会有场狠战,宋军这时候还不北上,应该是觉得兵力不够厚实,他们在等援军。
    换做当年的西夏,甚至敢于绕过灵寨与后续宋援军作战,实现各个击破。现在妹勒无论如何都不敢,要是不能一举击溃路上队伍,他就将陷入重围。他选择最稳妥的战法,等他们北上,然后层层狙击。
    ……
    灵寨。
    泾原路姚雄、秦凤路王道,终于等来了环庆路的种朴,这时候平夏城攻伐已经打了七八天。
    灵寨军议,主要有种朴、姚雄、王道、刘仲武等人。姚雄是原是熙河路苗授旗下将领,上一战平夏城之战表现极为出色,积功独立成军留在了泾原路。
    军议中,姚雄和等人的意见是立刻北上,章楶帅令平夏城必须守十天,这个十天应是个虚数,既然六万大军云集,早点上去也好减轻杨兴武德压力。
    种朴持反对意见,认为杨兴武大将之才,平夏城聚集的一万多宋军亦然是强兵。西夏几十万大军南下,粮草物资不可能持久,与其现在匆忙决战,不如多等等,他不信杨兴武守不下去。
    就资历和战绩而言,种朴在这里最高,这个意见对其他将领还是有影响。刘仲武这时候愤然起身:“援军既已抵达,如何能让杨将军在前面独自承担。”在这个军议上,刘仲武可以发言,不过他年少领军又无战绩,再加上他和杨家之间的关系,他的意见无足轻重。
    种朴道:“战争就是战争,和其他无关。我和杨兴武一样有袍泽之谊,急于北上能解杨兴武之围,极大可能也会让西夏警觉发现是不可为,提前北返。”
    战场态势来说,种朴这条建言并无不妥,应该说更符合整体宋军利益,战争从来就有人吃肉有人啃骨头。
    刘仲武还想反对,种朴道:“来之前,环庆路兵马主管孟元孟大人是明确以我意见为准的。”
    姚雄拉了拉刘仲武道:“刘兄弟不必忧心,杨兴武大人和我没有并肩,杨元奇却是和我曾在平夏城有个共同作战,相信杨家就好。” 他也不信杨兴武守不住。
    战事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