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登门提亲
作者:橘猫不是猫   红楼御猫最新章节     
    除了两封甄家的书信外,还有数封信件的内容多是江南大族与之进行利益交换,或者是单纯的商量分赃的事。
    两代帝王想着法儿推行开海,朝堂中的阻力之大超乎想象。以前贾琮还觉得是那些吃了走私暴利的江南世家大族,站在那些反对开海的朝臣背后,现在他才算是明白,仕林圣地孔家才是此事最大的推手。
    “竟然没有有关白莲教的内容……”
    贾琮将包袱中的这几份信看完,觉得其中的内容有不少缺失之处。
    按说孔家既然能将这几封信特意留下,那关于白莲教的事不可能不重视,只言片语都没有,不正常。
    他眉头紧皱,询问贾十一这些东西的具体来处。
    只听贾十一说道:“夏江说,他一到曲阜就接到了投书,说是孔林下藏有密室,孔家的一切罪恶证据就藏在那里……”
    “所以这蠢货就差点掘了圣人的陵?他就没查一查投书的人是谁?会不会是别人在坑他?”
    贾琮看着包袱中的“传国玉玺”、账册以及这几封书信,越发觉得水混的厉害。
    真是费脑子啊!
    贾琮战术性喝茶清了清脑子,细细琢磨此事中怪异的地方。
    却见贾十一的面色有点古怪:“实际上给夏江投书的人,十有八九是十三爷派去的!”
    噗……
    一口茶水喷出,贾琮目瞪口呆的问了一句:“你怎么知道的?”
    “原本不知道,不过夏江自己说,投书的人几乎是演戏般的在墙头大叫一声,‘丢’了一块忠信王府的腰牌……这种明摆着告诉别人栽赃忠信王的事,整个大夏就十三爷干的最熟。”
    贾十一苦笑了一声,继续说着自己的猜测缘由:“此次出京,十三爷带了不少龙禁卫出来,可自从入了兖州府境内,属下就很少见到这些人。加上十三爷对夏江的厌恶,既能将孔家的事翻出来,又能坑一把夏江跟忠信王府,只要有机会,十三爷真干得出来。”
    是这位纨绔王爷的性格,不过这次把他贾琮也坑了啊。.
    贾琮无奈扶额,其他的还好说,桌上的这块“传国玉玺”是个大麻烦。
    因为太祖当年能招揽到一位又一位的能臣猛将,手中那块“传国玉玺”带给他的天命所归,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那么,他现在手中的这块还能是真的吗?谁敢说它是真的?
    好苦恼~
    贾琮琢磨了半天,最终还是将那块“传国玉玺”单独收好,吩咐贾十一亲自带上好手,快马将其送往兖州交给忠顺王刘恪。
    “小三爷,这是证据啊……”
    贾十一的疑惑让贾琮哭笑连连,这玩意他哪里敢让其出现在世人面前。
    传国玉玺啊,这玩意所代表的东西实在是太重了,便是贾琮都不得不暂时后退一步。
    “可这证据我不敢拿出来,还得替孔家抹除这事背后的痕迹,简直比活吞一只苍蝇还要恶心人。十一叔,让兄弟们谨守秘密,万万不能将此事传出去,弄不好就是抄家灭门的祸事。”
    ……
    曲阜县的事还在不断的发酵,孔家能屹立山东千百年,可不是仅仅依靠孔圣后裔这個招牌。
    整个山东几乎都遍布孔家的姻亲故旧,并且已经将编织的大网延伸到了毗邻山东的京畿、河南以及南直隶治下州府。
    短短数日,已经有不少地方官员往布政使司送信,各地的读书人都炸锅了,地方宿儒多有出发前往曲阜的,都在问布政使大人,府衙、县衙该怎么办?
    怎么办?布政使司的人也在发懵,孔家的人竟然把内府司的首座给绑了,还要严惩贾恩侯的儿子?
    山东左布政使杨述贞看完了贾琮送来的公文,与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陈宝良面面相觑。
    两人沉默许久,杨述贞将公文推回陈宝良面前,忧心忡忡的说道:“德文兄,依我之意,这事咱们掺和不起啊。”
    “藩台所言,下官也明白。但那贾家小儿在公文中说,他已行文京城,此事上大天听是必然之事,下官若不去,就是疏忽怠政,弄不好还会被扣上贻误军机的帽子。”
    孔家得罪不得,贾家也得罪不得,更别提事涉阉人,陈宝良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可贾琮特意在公文中写了奏疏六百里加急送往京城的事,他是不去也得去了。
    杨述贞也跟着陈宝良苦笑起来,贾家小儿还真是猴精猴精的,这是逼他们山东的官员站队啊。
    “既如此,只能劳烦德文兄去一趟了……”
    见陈宝良就要开口,杨述贞附耳说道:“德文兄只需……如此如此……凡事由那贾家小儿做主就是,功过与我山东无关,皆是陛下所派钦差副使所为。”
    陈宝良有些疑虑:“藩台,下官这么做,真的可以吗?万一被怪罪下来……”
    杨述贞呵呵一笑:“多做多错,不做不错。千百年来,曲阜孔家犯过的事少吗?可你看过哪朝哪代真的治过孔家人的罪?只要这天下,如今可是读书人的天下啊!”
    曲阜的事很快就被贾琮六百里加急送至京城,通政司只看了一眼就炸了,关于审案的事都还没个定论呢,就一窝蜂的写起来弹劾奏章,恨不得将夏江凌迟处死。
    消息一传出去,半日后就有数百读书人云集京城孔庙,哭得那叫一个悲愤,吓得附近玩耍的小孩都躲回了家中。
    夏江掘了孔林,宫中都快天怒人怨了,皇帝却不为所动,没有半点旨意传出。
    因为皇帝看着桌上的两方印玺,皱着眉头沉默着。
    夏守忠早就将殿中其他内侍赶了出去,小心翼翼的侍奉于左右。
    勤政殿的气氛有些压抑,皇帝沉默了大概有一刻钟的时间,突然哑然失笑。
    “朕竟然会因为一方印玺惊慌失措,看来还是不够冷静啊。大伴,将这块假的‘传国玉玺’送去龙首宫,请父皇鉴赏鉴赏。”
    啊?
    “皇爷,这是假的?” <center><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center>
    皇帝呵呵一笑:“传国玉玺不是一直在奉玺官那吗?这要不是假的,难道太祖皇帝当年得到的会是假的?”
    ……
    外面吵得热闹,荣国府的日子还算平静。
    自三月三大报恩寺法会之后,荣国府众人又恢复了深入简出的生活。
    不过便是如此,荣禧堂还是不时会来几位关系要好的女眷拜访,特别是前两日忠顺王妃崔氏突然送上了帖子,说是今日会亲自前来,拜访荣国府太夫人。
    两府以前来往不是很密切,那会夺嫡大戏唱的正烈,虽说刘恪与贾赦臭味相投,但该避讳的还是得避着些。
    老太太今日精神头好多了,特意换上了华服,将府里的姑娘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候在荣禧堂等待王妃娘娘凤驾。
    原本订好了辰时中就会过来,不想到了巳时三刻崔王妃才迟迟到来。
    “太夫人见谅,府里突然出了些事,耽搁了不少时间,让太夫人久等了。”
    崔氏的性格是出了名的知书达理,一上来就以晚辈礼率先向老太太行了个万福礼。
    老太太哪里会受,忙退到一边避开了这个大礼,带着儿媳孙女齐齐下拜。
    一番寒暄之后,众人入荣禧堂坐下说话。
    崔氏将屋子里的三春、湘云与黛玉挨个夸了一番,并一一送上礼物,给足了老太太面子。
    “京里的人都说太夫人教养的闺女是个顶个的好,如今我这么一瞅,恨不得将这一个个的都抢回家里去给我做女儿……”
    崔氏一边说着漂亮话,一边将目光往迎春身上瞧,直把迎春瞧了个不好意思。
    老太太人老成精,看着这一幕,基本上已经确定了崔王妃今日来府上的原因。
    这是看上二丫头了,只不过王妃膝下就世子一人,世子又是定了亲的,难道是要让二丫头给她家世子做次妃?
    老太太倒是觉得没什么不好,毕竟二丫头只是个庶女……
    可这事贾琮绝对不会同意的,指不定会将府里闹个天翻地覆,说不定还会直接打上门去。
    两人就这么有一搭没一搭的闲扯了一阵,老太太在崔王妃的暗示下,让屋子里的丫头们出去玩耍,只余邢夫人一人陪坐。
    “太夫人应该看出来了,我呀这是瞧上了您膝下的二姑娘,想给这丫头保个媒。”
    崔王妃的话让老太太不由心中苦笑,终于是说出口了,可我这个老婆子怎么敢应,得找个借口婉拒了才行。
    只听崔王妃说道:“太夫人可还记得理国公府庶支,京里人称冷面郎君柳二郎柳湘莲。如今他已经是御前亲军卫五品千户官,前两日他来王府,求我来做说客,让我代他跟您提亲哩。”
    “虽说老婆子暂时当这个家,可二丫头的婚事还得她爹做主,王妃不如等我家老大回……嗯?王妃说谁?柳湘莲?”
    老太太在心中翻来覆去的琢磨该如何婉拒不至于伤了情面,不想崔王妃口中的人不是王府世子,而是刚刚名声大噪的冷面郎君柳湘莲。
    崔王妃点了点头,不等老太太反应过来,邢夫人就捂嘴惊呼:“竟然是柳二郎,妾身前几日才在大报恩寺法会上碰到了他,还是他护送妾身以及二丫头她们回京的。路上遇到的流民,都还是柳二郎帮忙打发走的。”
    “侯夫人说的是,就是那日柳二郎起了心思,这不就怕窈窕淑女被人提前求走了,跑到我那哀求许久。”
    崔王妃也捂嘴笑了起来,跟老太太与邢夫人像是说起了什么有趣的事,继续说道:“老太太或许不知,我才说了句前段日子您还说要给二姑娘相看人家,他就急了,就差冒失跑来荣国府求亲了。”
    柳湘莲若真直接跑来荣国府求亲,那真就会被荣国府的亲兵拎着棍子打出去。
    那不是结亲,那是结仇。
    老太太想着柳湘莲的身世,这孩子是个好的,品性才学都是京中顶尖的。但他父母早亡,又是理国公府的庶支,老太太心中顾虑颇多。
    “这孩子我也见过几回,他跟我家琏哥儿、琮哥儿、宝玉都是要好的朋友。若只论这一点,我都觉得他是个不错的人选。”
    老太太话说到一半,颇为为难的说道:“但自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二丫头的婚事老婆子拿不了主意做不了主,还是得让老大来。而且说句露家丑的话,老大都可能做不了二丫头亲事的主,这事到最后还得琮哥儿拿主意。”
    嗯?
    这回轮到崔王妃震惊了,若她没记错,这位二姑娘是贾琮的姐姐吧?
    祖母、父兄都在,当姐姐的婚事竟然要当弟弟的人来做主?老太太不会是在拿这话敷衍拒绝我吧?
    崔王妃的面色有些不愉,老太太自然明白这是闹出了误会。
    只见老太太唏嘘不止,跟崔王妃说起了旧事。
    “那年琮哥儿三岁大点,老婆子忙着管家没有注意,他爹那个混账,那会每日都在醉酒中度过,哪里知道自己还有个儿子病的差点没了气息。二丫头当时也就六岁出头,硬是用一勺一勺的汤药跟米粥将琮哥儿从阎王爷手里抢了回来。”
    老太太说着说着自己也脸红了起来,她那会忙着管家是不假,但她对家里的庶孙本身就不关心……
    唉,那会真是昏了头了,差点就误了荣国府重新崛起的最后机会。
    崔王妃听得惊奇,连连跟着感叹。
    她原以为一直被贾恩侯捧在手里的乖儿子,自小在福窝里长大,哪会想到贾琮还有着这样的经历。
    老太太继续说道:“所以啊,打琮哥儿记事起,在他心里,府里的人谁都越不过他的这个二姐姐。若老婆子不经他的同意就给二丫头定下亲事,我担心他回京后,会跑去大闹王府。别说老婆子我,就是我那大儿子都管不住他。”
    嘶!
    崔王妃这下子终于明白老太太的顾虑了,还真别说,若不能让贾琮满意,这厮绝对能干出大闹王府的事来。
    毕竟这小子的背后站着自己的公公,龙首宫的太上皇!
    不过在崔王妃苦恼的同时,心中也是大喜。
    贾琮的未来不可限量,他若这么关心他的姐姐,那二郎能娶了荣国府的二姑娘,对他的未来就更有利了。
    ?月票??推荐票?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