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安置突厥降人
作者:鹿门一儒   推背图之大唐帝国最新章节     
    这次出征突厥,俘虏突厥人十余万,突厥主动投降的部落有数十万人,怎样安置这些人已成为迫在眉睫的大事。李世民专门诏命群臣廷议。
    侍御史张行成认为:“北方胡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外患,如今有幸把突厥人打败,应全部把他们迁徙到黄河以南兖州、豫州之间,分离他们的种族部落,散居于各州县,教他们学耕织,可以转化胡虏为农民,使塞北的土地永远空闲着。”
    朝散大夫马周认为:“突厥、铁勒都是上古所不能使他们臣服的,圣上既使让他们臣服,请求都将他们安置在黄河以北,分立酋长领导他们的部落,就永远没有外患了。”
    中书右侍郎房玄龄认为:“突厥虽说是个国家,然而他们的种族类别区分,各有部族酋长。如今应当趁他们乱离分散,我们在各个部族设立君长,不相互称臣隶属;突厥国家分离就势弱而且容易控制,势均力敌就难于相互吞并消灭,各自保全,必定不能够与大唐抗衡。臣请求在定襄设置都护府,成为管理他们的机构,这是安定边境的长远策略。”
    校检中书侍郎岑文本认为:“突厥人的本性不能用刑法威慑,不能用仁义教导,况且他们亡国思乡之情不容易忘记。把他们安置在中原一带,只有损害没有益处,恐怕一旦变乱发生,对我大唐政权构成威胁。不如趁其国家破亡的机会,施以恩宠,封他们王侯的称号,以宗室的女子嫁给他们,分割他们的土地,离析他们的部落,他们的权力削弱,势力分散,易于钳制,可以使他们永为藩臣,使边塞永保平定。”
    御史大夫温彦博认为:“把突厥降人迁徙到兖州、豫州之间,则违背突厥人的民族风俗习惯,不是保全生养他们的办法。请求准照汉光武帝时的旧例,安置投降匈奴于塞下,保全他们的部落,顺从他们的本土风俗,来填实空虚的土地,使他们成为中国扞御的屏障,这才是最佳策略。”
    已升任秘书监(从三品)魏征认为:“突厥代代作盗为寇,是百姓的仇敌,如今有幸灭亡了他们,陛下因他们投降归附,不忍心将他们全部杀掉,应释放他们归还故土,不可留他们在中国。突厥人衰弱就请求臣服,强盛就叛变作乱,这本来是他们的常性。如今投降的突厥人有十余万人,数年之后,繁衍生息,一定成为心腹之患,后悔不及。晋朝初年,胡人与民众杂居在中国,郭钦、江统都劝晋武帝将胡人驱逐出塞外,来断绝动乱的根源,晋武帝没听从,后二十余年,就出现了五胡乱中华,前车之鉴后车之师!”
    温彦博说:“如今突厥人穷途末路前来归附于我,为何放弃他们而不接受呢!孔子说:‘有教无类。若将突厥人从死亡中拯救出来,教授突厥人生存的办法与礼义,数年之后,都成为我们大唐的臣民。遴选突厥人的酋长进入皇城值宿守卫,畏惧威势,怀念德泽,哪有什么后患!”
    李世民看到群臣意见出现很大分歧,莫衷一是时,殿中监禀报:“杜如晦杜尚书已病入膏肓,恐怕时日不多了。”
    李世民当场惊愕,不待廷议结束就又亲自到杜府探视。
    杜如晦躺在床上面如死灰,见李世民来床榻前,他想挣扎起来行礼,李世民立即予以制止。李世民坐在床榻前相视泪目,久久不语。
    次日,一代名相杜如晦病逝,享年四十五岁。李世民闻噩运大哭不止,三日不能处理朝政。追赠杜如晦为司空,莱国公,谥号为成。
    此后一段日子,李世民在宫内每每看到有好物品,都会想起杜如晦,并派人赏赐给杜家。每每谈起杜如晦,必会泪流满面地对房玄龄说:“你与杜如晦一同辅佐朕,时称你房玄龄擅长谋划,杜如晦擅长决断,故称房谋杜断。如今只看到你一人,不能再见杜如晦。”
    三日后,李世民最后采用温彦博的策略,处置突厥降服的民众。即以夷制夷,将东突厥一分为二,分为东西两部,分而治之,设立羁縻州。其中:
    东部,划分突利可汗原来所统辖的土地,设置顺州、佑州、化州、长州四州都督府;
    西部,划分颉利可汗原来所统辖的土地为六州,左边设置定襄都督府,右边设置云中都督府,来统领他们的民众。
    在杜如晦头七中第一日,袁天纲去杜府祭拜,碰到了高士廉。在一僻静处,两人交谈,高士廉感慨地说:“房谋杜断,现在杜如晦不在了,房玄龄再擅长谋划,也是孤掌难鸣。你觉得这次圣上处理突厥降人是否妥当?”
    袁天纲回答:“我认同魏征的意见,晋代江统曾向当政者提出《徙戎论》,可惜当政者不采纳,结果后来五胡乱中华。殷鉴不远,不出十年,突厥人会引起祸乱。”
    “那你怎么不向圣上建议你的政见呢?”高士廉一听袁天纲的话,倒吸一口凉气。
    “如果杜如晦还活着,肯定会反对圣上的诏命。可惜他已不在了,光靠魏征一人直言进谏恐怕是孤掌难鸣。我人微言轻,圣上不会轻易采纳的。”
    交谈完,两人感叹良久,一起离去。
    五月初七,李世民任命颉利可汗做右卫大将军,在长安赐给良田美宅。颉利可汗向李世民谢恩。
    李世民说:“隋朝时期,你的父亲启民可汗亡国,隋文帝不惜粟帛,大兴士众,派军队护卫他回突厥即可汗位,到你的兄长始毕可汗时突厥实力渐强,却起兵在雁门围困隋炀帝,如今你颉利可汗的败亡,大概是因为突厥人背德忘义的报应吧。”
    颉利可汗跪拜谢罪,郁郁寡欢地说:“臣常年居住在草原的穹庐里,不习惯住城市房屋,请允许臣在圣上赐的宅院里建一个帐篷居住,了此残生。”
    李世民顿感怜惜,于是抚慰他:“朕任命你为虢州刺史,因为虢州靠近山和草原,多獐鹿等野兽,你可以居住那里射猎自娱。”
    颉利可汗立刻伏地跪拜谢恩。
    同日,李世民任命突利可汗做北平郡王、右卫大将军、顺州都督,让他统帅部落。圣上告诫他说:“你祖父启民可汗只身投靠隋朝,隋文帝把他立为突厥可汗;你父亲始毕可汗相反成为隋朝外患。天道难违,因此现在你们突厥人会被灭国。朕不立你做可汗的原因,是担心你祖父启民可汗前车之鉴的缘故。如今任命你做都督,你应该好好遵守中国的法令,不要相互侵犯掠夺,长治久安,才能使你的宗族永远保全!”
    五月初八, 圣上任命阿史那苏尼失做怀德郡王、阿史那思摩做怀化郡王。
    颉利可汗灭亡时众叛亲离,诸部落酋长都抛弃颉利可汗前来投降,只有阿史那思摩追随他,和颉利可汗一起被擒获,圣上嘉奖他忠诚,任命他做右武侯大将军、北开州都督,委派他统领颉利可汗的旧部。
    五月十三日,任命阿史那大奈做丰州都督。
    其余酋长来降的,都任命为将军、中郎将。分布排列在朝廷的官员队伍中,五品官秩以上的突厥人有一百多人,大抵与朝廷的官员相半,因而入居长安的突厥人将近一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