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又想换太子
作者:鹿门一儒   推背图之大唐帝国最新章节     
    皇太子李治的太子妃册立礼结束后,李世民总算松了一口气,心情有些舒展。今年以来噩耗不断,魏征去世,齐王李佑因谋反被杀,前太子李承乾因谋反被废,侯君集因谋反被杀,嫡长女长乐公主生病去世。一年之内,他失去了两个孩子,流放了两个孩子,失去了一个旧友,这一连串生死离别的打击对李世民是非常严重的,严重损害了他强壮的身体和超级自信的心理,不经意间,他由一个万王之王的雄主,迅速地走向衰老。
    他开始犯猜疑症,他不仅猜疑身边的大臣,更猜疑自己的子女。他怀疑太子李治仁慈懦弱,害怕自己百年之后,李治当皇帝后是否能镇得住这些能臣悍将?对此,他自信心严重不足。
    这时,他想起了自己的第二个儿子吴王李恪,这次李恪要去安州当都督(安州,今湖北安陆)。他将要出发赴任前,这些日子在宫中侍奉着李世民,与阿耶一起用膳。事后,李世民对房玄龄等大臣说:
    “李恪深得朕的宠爱,朕想和他多相处,但是为了国家的长远利益,朕不得不让李恪离开长安,去安州赴任。”
    房玄龄回答道:
    “我听说孝行有三种:最大的孝顺,是使得双亲被尊崇;其次,是不使双亲受辱;最下,是能够颐养双亲。现在,圣上威名远扬,统御天下,大唐各族人民都能安居乐业,这正是实实在在的大孝顺,远不同于侍奉双亲左右、伺候他们饮食的孝顺。而且君主,怎么能与平民一样与子孙时常同处一室,这不是保护国家、巩固国本方法。”
    于是,李世民下决心让李恪去安州都督赴任。过了一段时间,李世民想李恪了,就写信告诫他:
    “我作为一国的君主,统治百姓;而你因为是我的儿子而地位显赫,让你作为屏藩保卫国家。你要勉励自己不忘父子之道,好好学习汉代藩王河间献王(刘德)、东平宪王(刘苍)的美德。用义来处理政事,用礼来节制欲望,面对歌舞淫乐的诱惑,不得不慎重。这样才能使国家像磐石一样坚固,永远做到宗藩卫国,外有忠君的美名,内有孝顺的美德。你应该自励自勉,日日长进。你离开朕的身边,朕十分伤心、恋恋不舍。想送你一些珍宝,又怕助长你的骄傲与奢侈,所以告诫你这些话,作为父亲的教诲。”
    又过了一段时间,李恪出镇安州后,力荐当地贤才史苌出来做官,并将安州治理的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李世民感到非常欣慰。他常常拿李治与李恪做比较,越比较越觉得李恪像自己一样英武果敢,而李治性格懦弱,慢慢第开始怀疑自己选李治当太子是否是一个错误。
    一日,李世民私下对长孙无忌说:
    “你劝朕立稚奴(李治小名)当太子,但是李治生性懦弱,恐怕不能保守社稷江山,怎么办?吴王李恪英明果敢很像我,我想立他做太子,怎么样?”
    长孙无忌执意劝谏道:
    “圣上,立皇太子是国之大事,岂能如儿戏一般换太子。况且李恪不是嫡子,他母亲又是隋朝亡国公主,按照立嫡不立长的宗法制度,万不能立李恪为太子。”
    李世民听罢不悦,反驳道:
    “你就因为李恪不是自己的外甥吧,你才坚决反对立李恪为太子?”
    长孙无忌当场拜伏于地,厉声劝谏道:
    “太子李治仁德宽厚,是真正守成之主。太子的位置是极为重要的,怎么可以多次变更呢?希望陛下仔细考虑这件事。”
    李世民听罢默然不作声,才放弃换太子这个想法。
    事后,李世民写信对吴王李恪说:
    “父子虽然是至亲,但一旦有罪,则天下的法令不能够偏私。汉朝已立汉昭帝,燕王刘旦不服,暗中图谋造反,霍光以一封便笺就杀了他。为人臣子,不可不以此为戒!”
    有一日,袁天纲与高淑行在府中闲聊,高淑行问道:
    “先生,您听说了吧,圣上曾说吴王李恪英明果敢,很像圣上,想换他当太子。您是否听过此传闻?”
    “我听说过了,但是经长孙无忌的劝谏,圣上已经打消了这个念头。” 袁天纲回复道。
    “看来这个传闻是真的啊!” 高淑行说道。
    “不过!” 袁天纲欲言又止。
    “不过什么?” 高淑行问道。
    “不过圣上办了一件蠢事。” 袁天纲直言不讳地说道。
    “怎么了?” 高淑行不解道。
    “他把自己想换太子的想法告诉了长孙无忌。” 袁天纲感叹道。
    “会有什么恶果?” 高淑行问道。
    “圣上等于是一句话间接地害死了自己的一个儿子。” 袁天纲解释道。
    “会有这么严重吗?” 高淑行又不解地问道。
    “嗯!非常严重!我曾经说过,长孙无忌是一个非常贪权的人,他之所以极力推荐李治当太子,就是因为李治生性懦弱,将来当皇帝后,他好便于掌控。如果换成其他皇子当太子,就没有他的戏了。” 袁天纲分析道。
    “那先生所说的严重到什么程度?” 高淑行继续问道。
    “严重到:这等于是判了吴王李恪的死缓,一旦圣上百年之后,长孙无忌第一个想杀的,就是李恪!” 袁天纲说出谜底。
    “啊!长孙阿哥现在怎么变得如此残忍?” 高淑行大吃一惊!
    ‘“是啊!权力就是一副春药,它能让人丧失理智,变得冷酷无情!” 袁天纲感叹道。
    高淑行听罢,顿时感到浑身嗖嗖发冷,她感叹道:
    “先生,我劝您哪时候急流勇退,不要再趟这一滩政治浑水,我们一起去终南山修道,做一对神仙眷侣,效法麻衣真人修仙成功,可以百日飞升。”
    “我也正有此意!我们像四百年后的一位大文豪苏轼一样大隐隐于市。” 袁天纲说道。
    “苏轼?他也是一位隐士吗?” 高淑行好奇地问道。
    “他是一位大文豪、大词作家,他曾写过一首词《四春游》 :
    临池妙墨出元常,
    弄玉娇姿笑柳娘。
    慢品人间烟火色,
    闲观万事岁月长。”
    “真是绝妙好词!” 高淑行赞叹道。
    “是啊!一千多年后,有人还将他的这首词改编成歌曲呢。” 袁天纲说道。
    “那能唱给我听听?” 高淑行又撒娇地说道。
    “嗯!《暖阳》 :
    时间在诗化,岁月在缝花,
    余生路漫漫,愿粗茶淡饭香,
    与你闲观岁月长。
    游客三三俩,煮壶下午茶,
    弹琴把歌唱,把故事慢慢讲,
    我们漫度浅时光。”
    “此曲只有天上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