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亲征高丽
作者:鹿门一儒   推背图之大唐帝国最新章节     
    九月二十五日,大唐朝廷上下,正为着征高丽的准备工作忙得热火朝天的时候,鸿胪寺上奏说:
    “高丽的大莫离支渊盖苏文派使者进贡白金。”
    褚遂良说:
    “渊盖苏文弑其君主,这是作为人臣是大逆不道的。如今我们将要讨伐他时,却接受他贡献的白金,是非仁义之师,臣觉得不能接受。”
    李世民于是接受了这个建议。他对高丽的使者说:
    “你们都侍奉前国王高建武,享受着高官厚禄。渊盖苏文犯有弑君叛逆之罪,你们不能替君王复仇,如今还要替他游说,来欺骗我泱泱大国,罪恶极大!”
    于是将高丽使者交给大理寺处理。
    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十月十四日, 李世民在一切准备充足后,任命房玄龄为长安留守,右卫大将军、工部尚书李大亮为长安副留守,负责驻守长安。李世民及太子李治率领大多数文武百官从长安出发到洛阳,颁布了《亲征高丽手诏》,宣布御驾亲征高丽:
    “行师用兵,自古就是如此,消灭乱政,攻取暴虐,先哲所赞同。高丽渊盖苏文,弑其主,害其臣,窃据边隅,大肆侵扰小国。伸张正义,为此要兴兵问罪。……
    朕缅怀前载,抚躬内省:昔受钺专征,提戈拨乱,师有经年之举,食无盈月之储,至于赏罚之信,尚非自决,然犹所向风靡。前无横阵,荡氛雾于五岳,翦虎狼于九野,定海内,拯苍生。
    然则行军用兵,皆亿兆所见,岂烦言哉!及端拱岩廊,定策帷扆,身处九重之内,谋决万里之外。北殄匈奴种落,有若摧枯,西灭吐谷浑、高昌,易于拾芥。包绝漠而为苑,跨流沙而为池,黄帝不服之人,唐尧不臣之域,并皆委质奉贡,归风顺轨。
    崇威启化之道,此亦天下所共闻也。况今丰稔多年,家给人足,馀粮栖亩,积粟红仓,虽足以为兵储,犹恐劳于转运,故多驱牛羊,以充军食。人无裹粮之费,众有随身之廪,如斯之事,岂不优于曩日?
    朕亲自领兵并决策,使其攻无所守,战无所拒。略言必胜之道,大致有五点:
    一是,以我大而击其小;
    二是,以我顺而讨其逆;
    三是,以我安而乘其乱;
    四是,以我逸而敌其劳;
    五是,以我悦而当其怨。
    何忧不克,何虑不摧,勿须疑惧!”
    接着,李世民下诏命:
    “任命营国公李积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领步骑兵六万人及突厥、铁勒胡族兵马进攻辽东地区;
    任命西州郡公姜行本为行军副总管,率少府少监丘行淹等先行在安萝山督导众工匠制造重型攻城武器;
    任命刑部尚书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率领江州、淮州、岭州、峡州四州兵马三万人,又在长安、洛阳招募三千士兵,战舰五百艘,从莱州渡海向平壤进攻。
    两路大军合围并进。”
    袁天纲这次理所当然地随李世民御驾亲征,前高昌国王、金城郡公麴智盛也随军出征。在临行前,袁天纲与高淑行进行辞别。
    高淑行依依不舍地说道:“先生,您这次随圣上出征高丽,何时回长安?”
    “一年左右就回长安了。” 袁天纲回答道。
    “这次出征,能一举灭掉高丽吗?” 高淑行问道。
    “这次出征会功败垂成。” 袁天纲说道。
    “啊!这次是圣上御驾亲征,还不能灭高丽呢?” 高淑行不解地问道。
    “这次出征高丽,圣上准备了一年时间,但是圣上有些轻敌,认为高丽好打,实际上高丽恐怕是圣上唯一一个不好收拾的对手。” 袁天纲说道。
    “那会出现像隋炀帝三征高丽而惨败的局面吗?” 高淑行不由地担忧起来。
    “不会的。圣上非隋炀帝可比,他是大唐一代战神,这次出征高丽虽然不能灭掉高丽,但也让高丽元气大伤,在数十年内恢复不了元气。” 袁天纲说道。
    “那圣上为何御驾出征,何不派李积出征就行了。” 高淑行不解地问。
    “因为圣上现在已老了,他不想把高丽这个麻烦留给太子李治将来解决。所以说,他是用自己余生替太子李治铺路呢。” 袁天纲解释道。
    “唉!可怜天下父母心!” 高淑行叹息道。
    “小妹!你不必担心,这次出征高丽虽然时间长、困难大,但我们都会安心返回长安的。虽然高丽不能被一举灭掉,但是在24年后,太子李治当皇帝时,会灭掉高丽,建立安东都护府,将整个朝鲜半岛纳入中华版图。”
    高淑行听罢,才内心稍安,就忙着给袁天纲准备出征行囊。
    李世民的銮驾到洛阳后,就迫不及待地搜罗人才,房玄龄就推荐了两位人才,一位是前宜州刺史郑元涛。他正好也告老还乡在洛阳;另一位是洺州刺史程名振。于是,李世民第一个召见的是郑元涛。因郑元涛曾经跟随隋炀帝讨伐高丽,就召他到洛阳行宫,问他讨伐高丽的计策。
    郑元涛老实地答道:“辽东路途遥远,粮运艰难;高丽人善于守城,攻城不能很快攻下。”
    李世民听罢不悦,认为他在涨敌人志气,就不客气地说:
    “今日已非隋朝时候可比,你只管等着听好消息吧。”,于是,就弃之不用他。
    李世民召见的第二位是程名振。李世民听说他善于用兵,召见他时就问以方略。
    程名振答道:“灭高丽不难,臣献上中下三策:
    上策是:朝鲜半岛的局势是,高丽与百济结盟攻打新罗。目前高丽依仗百济作为战略纵深对抗大唐。我大唐如果先派海军自黄海出发,先攻占百济,把百济作为我方在朝鲜半岛的前方军事基地,就可以联合新罗对高丽实行三面包围,高丽侧翼就完全暴露在大唐的直接打击之下,这样高丽必亡。这是上上策。
    中策:高丽将精锐主力部队大部分安置自辽水千里长城至鸭绿江沿线,而平壤兵力空虚。如果唐军效法汉武帝灭朝鲜的策略,一方面派遣陆军佯攻辽水千里长城,另一方面派海军乘坐海船从黄海出发,直捣平壤,则攻其所必救,让高丽军队首尾不相顾,平壤一旦被唐军攻占,辽东地区的高丽军队只好投降。这是中策。
    下策:圣上率大军从辽东地区进攻,自辽水到鸭绿江,高丽军队凭借着山城堡垒,层层抵抗,唐军则顿兵于坚城之下,行动迟缓,再加上后方补给配送困难及辽东地区天寒地冻,唐军将逐步失去战略主动权。这是下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