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两位评委的争论
作者:一露为霜   让你写谎言!你用楚门世界碾压?最新章节     
    赵佳羽停下来稍作休息,既要写剧本又要做插画,这一轮比赛的工作量直接翻倍。
    他一边抽着烟一边构思一下长安的繁荣画面,
    那是一座古老而充满生机的城市,应该是:人潮涌动,街市喧嚣,
    各色人等交织其中,共同编织出一幅生动而绚烂的画卷。
    他闭上眼睛,让思绪在脑海中自由飘荡。
    他想象着长安城的日出,阳光洒在城墙之上,金光闪闪,如同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
    他想象着街头的商贩们吆喝着叫卖,各种商品的香气扑鼻而来,让人垂涎欲滴。
    他想象着宫廷内的富丽堂皇,官员们身着华服,庄重而肃穆地处理着国家大事。
    这些画面在他的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他感到一种莫名的兴奋和满足感。
    一根烟完毕,他眼露金芒,提笔把自己脑子里面的画面复刻下来。
    一副画卷缓缓展开,AI技术的加持下,画卷活了过来。
    随后配上剧本内容,呈现在观众面前
    【高适来到自己梦寐以求的京都长安,还未进城他就被雄伟城门所震撼,
    这样的高墙他这一被都没有见过。
    进到城内,笔直的朱雀大街就像长江那般宽阔,两边的市坊鳞次栉比的排列。
    热闹无比的街道上车水马龙,人潮涌动,处处都是繁华的景象。
    他走在街道上,感受着帝都的厚重与活力。
    两边的商铺琳琅满目,各种奇珍异宝、丝绸瓷器、美食佳肴应有尽有,看得他眼花缭乱。
    他不时停下脚步,驻足观赏,体验着长安城的繁华与热闹。
    一不留神他撞到一个书生,他背着书篓。
    一看就是进京赶考的学子,那人专心的堵着手中的书,丝毫没有理会高适,置他的道歉如无物。
    随着书生的身影看看到贡院门口排队等候经常考试的学子。
    高适一脸羡慕,可耐,没有读书天分的他知道自己与仕途注定无缘。】
    正如期许的那边,这一幕有图有真相的剧本上传之后,所有的观众直接被震惊了。
    “这,就是长安吗?”
    “我们古人城池这么雄伟,帝都故宫在这面前就是小儿科。”
    “服了,真心服了,还有什么33号不会的?”
    “画的正好,长安牛掰的城市,我仿佛能闻到那里的繁华气息。”
    “这朱雀大道,能开飞机了吧!”
    “阿西吧,不可能,完全不可能,华夏古代怎么可能有这样规模的城市。”
    “阿西吧,骗人!你们华夏人就是吹牛皮。”
    “作为学古建筑,从目前掌握的史料来看,盛唐帝的规模应该就是这样。”
    “井底之蛙,最新的考古发现盛唐长安,常住人口200万!”
    “小西八,一天到晚就知道夜郎自大,其他你还知道什么?”
    “就你们一天到晚胡咧咧,什么李白诗南棒的,我们华夏主打童叟无欺。”
    南棒观众的评论一出现就被疯狂的针对,直接怼脸上一点余地不给留。
    【高适来到长安之后,带着名帖拜访之前与祖父交好的豪门大户。
    可是无一例外的都被拒之门外,就像当初的李白那样,连主家的人的影子都没看到。
    在长安投奔无门,只因为盛唐长安人的心中高家早已败落了。
    一身武艺的高适万万没有想到
    没想到自己的高家枪没能上阵杀敌,却成了在街头杂耍的把戏
    岐王府夜宴玉真公主,
    唐代乐圣李龟年,要高适好好准备,
    只要晚上博得公主好感,就有可能被举荐入巢。
    高时心不在焉之际,听见了隔壁歌姬唱的《采莲曲》: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夜宴表演在乐圣李龟年的击鼓伴奏下。
    高适拼尽全力,枪法出神,但在只喜欢书画歌舞的玉真公主眼里,他不过一介莽夫,还有些吓人。】
    “心疼高适,一身武艺报国无门。”
    “不错,但是盛唐国力来说,武人的前景真的不如文人,因为周边都被打趴下。”
    “唐高宗把南棒收拾了之后,周边国家都纷纷俯首称臣,没战可打,武将前途受到影响。”
    “天下太平,经济繁荣,高适生不逢时。”
    “跪求《采莲曲》全诗,就这一句这首诗就值得期待。”
    “33号,你能不能把诗句补全,这半首半首的,看得人心痒痒。”
    “就是,谢谢完也废不了多少时间,这么背吊着胃口好难过。”
    “就是~~~~~”
    演播室中刘真云脸上也露出一抹无奈,对于古诗歌他也是发烧友,这样半句半句的弄得他心里痒痒。
    “刘桑,这乐圣李龟年,可否给我详解下?”伊宕启步一脸真诚的问道。
    刘真云坐直身体,神态恭敬:“李龟年,华夏着名的歌唱家、音乐家。
    他精通音律,通晓多种演奏技巧,
    他创作的《渭川曲》和《长生殿弹词》堪称千古名曲,可惜不存于世。”
    “刘老师,这个采莲曲你可知全貌?”朴一夕问道。
    刘真云面色一沉,摇摇头说道:“不知道,我也是第一次听闻。”
    “你们当然不可能听闻,这是我南棒的诗歌。”朴一夕拉高声音得意的说道。
    “朴老师,为何你会说这诗句是你南棒的呢?”伊宕启步好奇的问道。
    “因为我知道全诗: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朴一夕自信满满的大声吟诵。
    整首诗背诵出来之后,现场南棒让你顿时陷入欢乐海洋之中。
    刘真云浓眉拧成一团问道:“怎么证明这首诗就是你们南棒人所作呢?”
    “我能吟诵全诗,足以证明!”朴一夕志气满满,扫视全场之后得意之情言于意表:“这首诗是我江南道文化观的镇馆之宝,年前发现的。”
    刘真云冷笑一声,他自然不会轻易相信朴一夕的片面之词。
    他站起身,目光坚定地看着朴一夕,沉声道:“朴老师,
    仅仅因为你能吟诵这首诗,并不能证明它就是你们南棒的。
    我们华夏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很多古代诗歌可能因各种原因失传,
    但并不代表它们就不是我们的。”
    朴一夕被刘真云的话说得一愣,他没想到刘真云会如此反驳他。
    他顿时有些恼羞成怒,大声道:“刘老师,你这是在质疑我们的文化吗?这首诗明明就是我们南棒的镇馆之宝,你怎么能说是你们的呢?”
    “稍安勿躁,我们中场休息,看看他是怎么说的。”贝宁适时的终止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