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拆分南郡
作者:法师小面包   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最新章节     
    楚王熊章在宋武的陪同下,站在船头,迎着江风,目光远眺着那奔腾不息的长江水。

    江水浩浩荡荡,带着无尽的气势顺着山势蜿蜒而下,仿佛一条巨龙在大地上舞动。

    当船缓缓穿过三峡时,两岸陡峭的石壁如刀削般矗立,仿佛要将天空割裂。

    那幽深的峡谷中,云雾缭绕,仿佛仙境一般。阳光透过云层洒下,照亮了峡谷中的每一个角落,使得整个三峡都显得格外神秘而壮观。

    楚王熊章静静地欣赏着这壮丽的景色,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豪迈之情。

    唯一可惜的是熊章没有什么诗才,作不出一首豪迈的诗篇。

    难不成让其感叹: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不过一日的时间,船便顺利抵达了巫地。

    巫地的码头热闹非凡,商贾云集,各种货物琳琅满目。

    自从楚国拿下巴蜀之后,长江商道畅通,无数商贾来往于巴蜀,西陵郡因为下辖巫地和燮门,也占了不少的好处。

    西陵郡与巴郡相邻,地势与巴郡更为接近,境内山峦起伏,连绵不绝。

    那些山脉犹如巨大的屏障,阻挡了外界的视线,使得西陵郡内部显得格外幽静。

    然而,随着队伍逐渐深入,地势渐渐降低,呈现出西高东低的态势。

    群山宛如忠诚的卫士,紧紧围绕着西陵郡,守护着这片土地。

    直到他们来到西陵郡的郡城夷陵,眼前的景象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夷陵背靠群山的,俯视沃野,难怪后世刘备感叹这个地方适宜建都。

    夷陵毗邻江汉平原,这片广阔的平原如同一片金色的海洋,与周围的山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这片区域之中,西陵郡八成的人口都聚集在这里。

    这些年来,得益于楚国对境内水道的大力治理,一条条水泥砌筑的水渠如同一条条银色的丝带,自田地之中穿过。

    这些水渠为农田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使得农作物的生长更加茂盛。

    如今已是盛夏时节,放眼望去,夷陵遍地都是黄灿灿的稻田,仿佛一片金色的沙漠。

    微风拂过,稻浪滚滚,泛起层层涟漪,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丰收的喜悦。

    天气虽然炎热如火,但当楚王熊章和诸卿们坐在堆放了冰块的马车之中,倒也不觉得难过。

    之后熊章特意挑起车帘,目之所及皆是金黄的稻谷时,心中却感到无比的舒畅和愉悦。

    那耀眼的金黄色仿佛有着神奇的魔力,驱散了炎热带来的烦躁,让熊章的心灵得到了片刻的宁静。

    楚国治水之事,已然历经十载光阴。

    这十年间,耗费之钱粮数额着实惊人,然如今看来,那些浩大的水利工程,已悄然开启了它们的回馈之旅。

    这时候,楚王熊章携同诸位公卿缓缓走下车辇,他的目光首先落在田野边上那饱满得仿佛要滴出油来的稻穗之上,那沉甸甸的模样,似乎在诉说着丰收的希望。

    随后,他的视线又投向那水渠之中浅浅流淌的清水,眼中不禁流露出一抹欣慰的笑意。

    这一条条蜿蜒的水渠,宛如大地的脉络,紧密地连接着这片广袤的土地与奔腾不息的长江。

    当那汛期来临之时,江水便向这些水渠纷纷分流而去。

    农人们将这些宝贵的水资源储存起来,在需要用水的时候,他们又能凭借着这些四通八达的水渠,将水排放到各自的田地里。

    楚国治河工程,乃是总理大臣弥生当初推行变法图强之策中最为关键且重要的一部分。

    弥生将这些年的楚国关于各处水利建设的情况一一向熊章禀报。

    “好啊”,楚王熊章扫了一望无际的金色海浪,随即感慨道:“只要每年都有此等美景,不出五年,楚国就不会再有粮草不济的忧虑了”。

    “此皆乃王上励精图治之功”,弥生对楚王熊章躬身说道。

    听到弥生的话,熊章笑了笑说道:“十几年前,弥卿在楚国担任客卿之时,就向寡人谏言楚国商业不振,需要变法图强,其中就有一条治理疏通楚国境内大小河流,便捷商道,当时安平侯可是被你的手笔吓到了”。

    “安平侯老成谋国,臣之策于当时而言对于楚国确实是一个极大的负担,但幸得王上支持,治河工程才得以进行”,弥生听到熊章的话,脸上露出感激之色。

    “楚国依山傍水,这连绵大山没有办法推平,但治理大小水道,寡人觉得还是很有必要的,并且这也是可以做到的”,熊章指了指那远处那黑色的群峰,又看了看滔滔江河,一脸豪迈的说道。

    西陵郡郡守乃是杨勇,虽是楚国老牌贵族出身,但早早的就站在了熊章这边。

    在杨勇的主导下,这西陵郡这几年也发展不错,得益于水利之便,近三年新开垦出了百万亩新田,让熊章十分满意。

    在西陵郡待了七日,熊章一行人就离开了西陵郡,来到昔日的旧都郢都。

    郢都自从失去都城的地位之后,城中萧条了不少,城中只有十八万人,远不及当楚都的盛况。

    熊章考虑到郢都在楚人心中的地位,在和几位理政大臣商量一番之后,决定对南郡进行拆分成两个郡,一个还是南郡,下辖江陵、郢城(郢都)、华容、州陵等地,郢城为郡治。

    另一个郡为江夏郡,郡治为武昌,下辖鄂城、黄冈、黄石、咸宁。黄冈、黄石都是新建的城邑。

    拆分后的南郡人口就只有三十万人,江夏郡只有十八万人。

    之前的南郡太大了,随着长江流域的水利建设逐渐到位,长江流域已经成为了楚国的粮仓,沃野千里,所以保持一个这么庞大的南郡是不太合理的。

    看到偌大的南郡被拆分,理政大臣樊须心里是不好受的,如果说楚国治河工程是总理大臣弥生主导的,那么开发长江以南和长江流域就是樊须的心血。

    而樊须这些年的成果造就了现在的南郡。

    樊须虽然不忍看到南郡被拆分,但他也没有反对,因为南郡太大了,不利于统治。

    之后樊须向楚王熊章提议,将彭蠡泽以南的几个城邑统合起来,再组建一个新郡。

    对于樊须的这个提议,熊章采纳了。

    于是将彭蠡泽和南昌一带方圆数百里组建为豫章郡,郡治在南昌。

    熊章心想既然已经设立了豫章郡,索性就再加一个长沙郡,将云梦泽以南,湘水流域统合在一起,成立长沙郡,郡治在长沙。

    虽然长沙郡境内现在就一座长沙城,但只要有了一郡的名分,发展起来应该还是比较快的。

    长沙郡和豫章郡境内也有不少野人的,只要郡守们能将野人编户齐民,那这两个郡的人口就能很快增长起来。

    如此一来,楚国除了襄郢这个京畿区域外,已经有十八个郡了。

    虽然长沙郡和豫章郡两个郡加起来人口连十万都不到,但这只是刚开始,长沙郡和豫章郡的潜力还是比较大的,境内都有大湖和江河,只需要后续的水利设施跟上,就一定能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