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再次看向艾莉和克里西娅,两人的目光中都充满了期待,希望他能接受这份礼物。
既然她们都如此坚持,司零也就不再推辞。他欣然收下了吊坠和戒指,并向她们表示了感谢。
随后,他当着她们的面,将吊坠戴在了脖子上,戒指戴在了手指上。
穿戴完毕后,司零一本正经地对两位女生说道:“下次试炼,我还找你们组队!”
艾莉听后,脸上露出了莞尔的笑容。
而克里西娅则是一脸期待,显然对于能够再次与司零并肩作战感到兴奋。
——
随着试炼挑战的落幕,司零再次回到了他的日常——在有空闲的时候,他总会前往图书馆。
因为试炼的奖励,获得了权限的解锁,司零又可以学习新的知识了。
艾莉也听从了他的建议,偶尔会与克里西娅一起去图书馆学习。
三人的关系,在经历了试炼的七天后,也确实发生了一些改变,就像是一个固定的小团体一样融洽。
司零和露娜继续扮演着情侣的角色,偶尔也会遇到这场戏的观众之一,罗兰。
然而,罗兰依旧保持着他那标志性的温文尔雅,并没有像司零所预期的那样再次接近他。
罗兰的这种表现让司零开始怀疑,自己之前的警惕是否过于敏感,或许他真的误会了罗兰。
一个月过去了,虽然司零对罗兰的戒心有所减弱,但他并没有完全放下心中的疑虑。
无论是精灵女王的提醒,还是妮芙的直觉,都让司零觉得在这件事上他应该保持必要的谨慎。
与此同时,妮芙在得知司零与露娜之间的亲密只是一出戏后,虽然她对露娜的敌意不再表现得那么明显,但内心的提防并未消除。
她开始更加频繁地来到图书馆与司零见面,以此来巩固她与司零之间的关系。
尽管两人之间的关系已经明确,但在外人面前,她依然没有表现出与司零超出友谊的亲密行为。这一点,甚至连露娜也未能察觉,足见司零和妮芙在控制情感表现方面的自制力和演技。
——
就这样,时间转瞬即逝。
不知不觉中,两年的光阴已经悄然流逝——
无论是司零还是艾莉,都经历了显着的成长,面庞和身形都褪去了少年时代的稚气。
在这两年的魔法学院生活中,司零的变化尤为巨大。与两年前相比,他不仅在魔法知识和实战技巧上有了前所未有的进步,能力值更是与曾经有着云泥之别的差距。
尽管如今他仅有十五岁,但在魔法领域,司零已经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并拥有了深厚的造诣。
在这短短的两年中,司零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更在学院内外的各种魔法比试和试炼中屡创佳绩,赢得了众多导师的赞誉以及部分学生的认可。
得益于他的卓越表现,司零得以从魔法学院中获得更多的奖励资源,这些资源为他的成长提供了宝贵的支持。
同样,因为他所在的小组出色成就,司零与艾莉、克里西娅三人一起被提前选入了高级班。
三人之间的关系自第一次森林试炼之后变得更加深厚。
艾莉和克里西娅每次在试炼或比赛中获得的奖励,都会慷慨地赠予司零。
面对如此人美心善的两女,司零实在找不到任何不喜欢她们的理由。
这一天,司零与艾莉、克里西娅如同往常一样,一同前往图书馆。尽管两女已经拥有了丰富的知识,不逊色于高年级的学生,但图书馆作为知识的海洋,总有无穷无尽的书籍等待着她们去探索。
而司零,他等待罗兰已经等了足足两年。
同时与露娜也扮演了两年的情侣。
如今,他们的关系已经为公众所知,但人们对此已经不再感到新奇。
或许是因为经常去图书馆的学员们已经习惯了他们的存在,对于那些曾有的羡慕或嫉妒,时间已经让这些情感变得平淡。
毕竟,从始至终,人们从未见过司零和露娜之间有任何超出普通情侣的亲密行为,这种距离感让人们逐渐失去了兴趣。
对于周围人对他们关系的看法,司零和露娜并没有太多的察觉。
两年的时间,足以让司零对罗兰放下了昔日的戒备之心。
即使罗兰频繁出现在图书馆,司零也不再以怀疑的眼光去审视他,只是偶尔出于礼貌与他打个招呼,进行一些日常的交流。
罗兰一直展现出的平易近人的态度,让司零在排除了先入为主的疑虑后,确实难以找到任何值得警惕的端倪。
然而,就在这看似平静的日常中,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情,它再次点燃了司零心中的警觉,使得他重新审视起罗兰的一举一动。
这一天,司零与艾莉、克里西娅三人围坐在图书馆的阅览桌旁,专心地研读着各自的书籍。罗兰导师走了过来,向他们打招呼,脸上带着和蔼的微笑。
艾莉和克里西娅对罗兰始终抱有一份尊敬,因此也以微笑回应,与罗兰导师进行了简短而友好的交谈。
罗兰在与艾莉和克里西娅交谈后,突然转向司零,开始了另一段对话。
起初,他们的对话内容仅限于学术问题,但随后,在罗兰似乎有意的引导下,话题转到了司零和露娜的关系上。
对于这件事,不仅罗兰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连克里西娅也显得非常在意。
艾莉虽然通过她的二姐妮芙了解到司零和露娜之间的演戏计划,但妮芙并没有告诉她演戏的具体原因,显然是担心艾莉无意中泄露了秘密。
正因为罗兰提起的这个话题,司零的警觉心再次被唤起。
罗兰的询问看似随意,却巧妙地探询了司零与露娜之间的关系进展。
司零装出一副难以言说的表情,摇了摇头,说道:
“罗兰老师,或许您当初说得对,人族与精灵族之间不单是寿命的差异,还有很多其他需要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