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为了大清,您必须是
作者:芷汀   清穿:读我心后,康熙九龙齐心了最新章节     
    啊不不不!
    胤祄忙摇头:“汗阿玛谬赞啦!这事儿能成功,首推八哥勇敢智慧。为了大清利益,不顾自身生死,远赴重洋跟朝鲜国王斡旋。再有就是十四哥的默契配合,再加上戴先生的锦上添花。”
    “当然,最最主要的,还是汗阿玛您治国有方。咱们大清威名远播海外,让四夷敬服。宁可割地求饶,也不敢兴起半点对战之念……”
    滔滔不绝好一阵彩虹屁。
    为了不领这个不属于自己的功劳,胤祄也是尽心竭力。
    听得康熙欢喜之余,还习惯性提心吊胆。
    就怕小家伙嘴上夸夸夸,心里叭叭叭。瞬息之间,就爆出他许多黑料来。
    然而并没有。
    小家伙只专心赞美,等他康熙爸爸一个龙颜大悦。
    [唔,把人夸美了,夸飘了,才会更好说话。忘了他对火器跟研究出火器的汉人的忌惮,彻底把火器研究重视起来。]
    [顺势开办个火器学院,多多培养火器研究方面的专业人才,始终保持领先地位。日后野猴子们再敢嘚瑟,咱就让他们有来无回。]
    康熙皱眉:这臭小子,真以为朕是那么好忽悠的?几句好话下来,连北都找不到么!
    太子眨眼:为了大清,您必须是。
    康熙:……
    这些个逆子,统统都要不得了。
    但内心再怎么嫌弃,胤祄一顿海夸之后说起火器种种优点。若大力发展,日后定能扬威海内外,普天之下无敌手。
    可惜相关人才太少,戴先生再怎么能耐也有些独木难支时。
    他还是豪迈摆手:“你小人儿家家的,倒还挺操心。放心吧,连珠火铳后,朕就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现在有这硕果,朝堂之上,朕可就更有把握了。”
    哈?
    胤祄瞪眼,满目期待地看着康熙:“汗阿玛,您的意思是……”
    “办个学堂吧,寻些个聪明灵慧的学子。专门学些个制器、火器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制器方面黄履庄跟他那些友人可以轮流指导,火器研究上戴梓就得多上点心。”
    没办法,相关人才实在太少了。
    陡然间就被委以重任的戴梓原地惊呆。
    所以,十八阿哥只随口一提,咱们这学院就有了?
    再一次的,戴梓亲眼见证了自家皇子徒弟在御前堪称恐怖的影响力。
    胤祄本人其实也很惊讶。
    毕竟在他的印象里,康熙几次征战虽然没少借火器之利。但他其实对火器发展并不重视,甚至还有些防备甚至打压之意。
    就挺怕汉人掌握了火器制造与使用方法后,缩短跟八旗精锐之间差距。甚至轻松实现反杀,夺回帝位,把他们撵回归来放羊的。
    要不然,他也不会拼命彩虹屁。
    试图把康熙爸爸哄得龙心大悦后,再顺势提出建议。
    结果他还没组织好语言呢,康熙爸爸就主动提起了这个事?
    就挺反常的。
    但这个时候,不管他老人家哪根弦搭错了,他都得赶紧跪下山呼万岁啊!
    第一时间把这事儿砸瓦实咯。
    想到做到。
    十八阿哥出乎寻常地迅捷:“办学院么?哎呀呀,还是汗阿玛高瞻远瞩有格局,一眼就看到了问题关键。”
    “在全天下范围之内,广选优秀学子。这想法,这力度,这效果,可比儿子想的在小太监或者包衣里头选点伶俐人儿来得妥贴多了……”
    又是滔滔不绝一顿夸。
    要不是康熙能清楚地听到他心声,还真得以为自己有多能耐呢!
    现在?
    他只呵呵,静待小家伙还能叭叭出来点啥。
    结果胤祄说优秀学子都是国之栋梁,尤其此番江南官场大地震,太多岗位出缺。朝廷也正是用人之际,有功名的学子们来学制器、火器研究之类的,多少有些大材小用了。
    建议放宽要求,增加编制。
    给那些从小考到老,越努力越不幸的科举老油条们一个新选择。
    高高举起体恤大旗。
    实际上么……
    小阿哥并不觉得文科生能擅长这些理科题。
    而且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大清,让人家已经取得功名的读书人弃文转理,简直是在断人仕途有没有?
    超级拉仇恨的。
    倒是那些挣扎多年,连个举人都没考过的秀才、童生之类抵触会更小一些,努力会更多一些。
    说不定效果反而会更好一些。
    “当然。”胤祄微笑:“这不过是儿子一些笨想头而已,未必有理,只是说出来给汗阿玛多提供一些思路。具体可行与否,还得您跟哥哥们、文武大臣等共同商议。”
    啪啪啪。
    他这话音刚落,太子等人就热烈鼓掌:“行,怎么不行呢?”
    “难为十八弟你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忧国忧民之心。所思所想还都颇独到,颇有几分道理。”
    “谁说不是呢?”
    “才八周岁的孩子,竟比爷十八岁时还要妥帖周到……”
    诸皇子你一言我一语的,夸得胤祄小脸红扑扑。连连摆手说没有,这把大清能不战而屈人之岛,八哥才是首功。
    再有就是十四哥配合,戴先生的新式火炮。
    那哥俩远在万里之外,戴先生近在眼前啊!汗阿玛如果要论功行赏的话,可以从戴先生开始。
    既然决定了要深入研究火器,康熙当然也不可能薄待相关人才。
    当即斜了他一眼:“这还用你小子提醒朕?从冲天子母炮到连珠火铳、颗粒火药,戴梓为咱们大清火器发展贡献良多,朕一直记在心里呢。”
    “此番爱卿又创如此佳绩,朕岂有不重赏之理?”
    升官赏银一样不少。
    康熙还难得大手笔的直接赏了他个一等子爵。
    可把戴梓给感动的,连连磕头谢恩,恨不得为大清江山鞠躬尽瘁。
    当然谢恩之余,他还不忘强调胤祄在其中的巨大贡献。
    唯恐自家皇子徒弟被落下。
    康熙欣慰,诸皇子满意。只有当事阿哥胤祄小脸儿惊恐,上面写满了拒绝:“不不不,别别别。汗阿玛别听戴先生卖花夸花香,儿子真的只是随便扯了两句。”
    “比纸上谈兵还纸上谈兵呢,也就是戴先生能耐,硬把这天马行空的想法变成了现实。您要赏,就赏戴先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