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华东和陈晓航,各有各的心理目标,在这样的心理目标引导下,他们两个都在无意识中深入学习犯罪心理学和微表情心理现象的剖析能力。
他们目前的研究对象,分别是仇琳妍和深本激扬。
这两个人都是关于nslsd这个新颖毒品的来源和销售渠道可能非常有关的任务。
棘手的人物,需要他们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
对于仇琳妍来说,她是一个神秘而复杂的人物。她的行为模式和动机都难以捉摸,这给龚华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她是单独和龚华东亲密接触,并且可能做了些什么的人,那么她是下药者的可能是最大的。所以被充分关注。龚华东需要通过陈晓航来更多仔细观察仇琳妍的微表情、语言和身体语言等细节,来推断她的真实想法,行为目标和情感状态。同时,他们还需要了解仇琳妍的背景和经历,以便更好地理解她的行为逻辑。
而深本激扬则是另一种类型的人物。作为安保经理,很多暗黑系列,都会比较熟悉。既然安保经理那么潜规则熟悉,而且要钱不要命,那么他是否可以拿到新颖毒品呢?所以得到了特别关注。然而他的行为表现出明显的矛盾和复杂性,居然私下安装视频用于牟利,让陈晓航感到困惑。
陈晓航需要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巧,去分析深本激扬的微表情、语气和肢体动作等方面的变化,以揭示他内心的真实情感和意图。此外,陈晓航还要深入研究深本激扬的过去,寻找可能影响他现在行为的因素。
在这个过程中,龚华东和陈晓航不仅要面对仇琳妍和深本激扬这样的复杂人物,还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然而,正是这些困难和挑战,促使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洞察力,让他们在阻断ndlsd的泛滥过程中有所作用。
所以在这里有必要提一提犯罪心理学和微表情的相关内容。在犯罪和阻止惩治犯罪中,如何更加相对专业的角度来审视ndlsd事件的未来。
犯罪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犯人的感觉,思维、动机、情感反应和意志行为等心理规律的学科,这是和犯罪人类学具有紧密关联性的一门心理学相关学科。这门学科所研究主要部分是有关于“是什么样心理过程导致了人的犯罪意识触发和犯罪行为过程”的问题,这种既有犯罪前的心理准备过程,也有犯罪实施中心理动力学问题,另外还也包含人在犯罪后的心理反应,以及在逃跑中,被抓捕或在法庭上的心理过程。因此犯罪心理学家也有可能可以作为犯罪心理线索侧写证人,以帮助法庭了解犯人的心理。而一些犯罪行为,可能涉及精神病的病情发作,因为精神病学亦有处理到一部分的犯罪心理和行为。
在犯罪心理学的研究中,特别注重微表情的捕捉和分析,帮助侦察审讯判决过程中,更加客观精准的阻止或者惩治犯罪。但是还没有完整独立的微表情心理专业。微表情目前并不是心理学的一个学科,而是一个侧重非语言交流特征的行为分析。
微表情,是心理学名词。人们通过做一些表情把内心感受表达给对方看,在人们做的不同表情之间,或是某个表情里,脸部会“泄露”出其它的信息。“微表情”最短可持续1\/25秒,虽然一个下意识的表情可能只持续一瞬间,但这是种烦人的特性,很容易暴露情绪。当面部在做某个表情时,这些持续时间极短的表情会突然一闪而过,而且有时表达相反的情绪。
微表情并非仅仅和犯罪心理学有关联,其实和社会心理学,还有进化心理学、情绪心理学、人格心理学,认知行为心理学,心理治疗学等等都有关联。
而我们在这里分享犯罪心理学和微表情的内容,主要是因为本书中,充斥着很多侵害或者犯罪的相关情节描写。通过分享犯罪心理和微表情变化,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的心理行为过程,从而有助于我们学习自我内省和调节自己的心理健康。或许也能在面临侵害的时候,有效地实施自我保全行为。
防止犯罪既是阻止侵害发生,也是维护社会集体心理安全的需要。
当我们的社会环境处在黑恶势力环伺,到处充斥着暴力毒品血腥欺诈凌辱,我们的内心必定是会惊恐不安,甚至夜不能寐。
尤其近期发生的犯罪事件,一旦同类犯罪事件频频发生,或者场面血腥地让人不寒而栗,那么被害者的类似特征同类人群,就会被弄得人心惶惶,焦灼不安。
譬如近期国际上发生的 多次政治人物被刺事件,那么政治人物的安全压力就会增加。
又譬如近期发生的医疗人员伤害事件,使得相当部分医疗人员感觉这份工作的厌倦消极。
还有譬如一些连环恐怖侵害事件,如密苏里州的一女子在停车场遭割喉、安杜市区内,一年轻女子在取款机前被割喉抢夺、宁新市的高中女生在体育场跑步被割喉等等。
由于这些案件是是采取的是同一个残忍恐怖的犯罪手段——割喉,而且被侵害对象都是年轻女性,那么这到底是连环作案还是多人多起多地的实施犯罪呢?全国各地的割喉案件肯定不是一人所为。枪是被严格管制的,能拿到枪的人不多,爆头哥在犯罪世界中流行不起来,但割喉所需的就是一把刀子,操作起来简单得多,于是乎割喉的手段像流感一样传开,大概犯罪分子认为这个方法好用,效率高。当我们去银行取钱,或者走在比较偏僻道路上的时候,要格外留个心眼,看看是否有人尾随,或者正在偷偷观察着自己。在这里并不想危言耸听,但宁可长个心眼,也不要疏忽大意。幸运的是犯罪分子毕竟是少数人群,我们能够遇上犯罪分子的几率也不太高。
由于犯罪者也是人,自然也是人的大脑功能的普遍特点,那就是具有学习而形成习惯特征。所以无论是哪种犯罪,犯罪者对犯罪对象、时间和道具等,都有着一些没有主导的个人习惯特征。
大部分犯罪分子会有意识地抹去一些犯罪痕迹和线索,也有些犯罪分子会故意干扰犯罪现场,还有些犯罪分子会带走被害者并无经济价值的物品,当然还有比较变态的犯罪分子会留下具有个人log的特殊物品。当然还会习惯性地选择相对特定的侵害对象、比较雷同的作案时间或犯罪工具或伪装道具。
如果无法分辨出到底是习惯还是偶然,再或者犯罪者的无意识行为还是蓄意行为,即使找到了重要的线索,也很可能会被遗漏或者失去勘察机会。尤其是特殊嗜好的连环杀手,他们的犯罪手法,往往自己都并不知道存在哪些特殊的习惯行为暴露了自己,因为这些都是在无意识中会受到日常习惯的影响而发生的行为特征。因此,在系列连环案件中,找出犯罪者的行为习惯和规律,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通常,侦查人员会通过追踪犯人习惯形成过程,来对其思维特征进行分析,然后对习惯的发生发展进行预期性判断,从而获得破获案件的机会。
但是应用在刑侦上的识慌术和微表情勘测,也不是不能用在生活中。
因为无论是意识和潜意识,都是人类一种正常的心理活动所表现出来的,是无法被掩盖的,和涂抹掉的,它具有超强的记忆储蓄功能,就像一个巨大无比的储蓄仓,储藏着人生所有的认知和思想感情。如果一件事情你做过,那么你的潜意识也会牢牢将它吸纳在储蓄仓里,帮助你记忆和认知事情,你磨灭不掉,也替换不了。
面部表情研究及犯罪心理学
保罗·艾克曼 [paul ekman 1934.02.15],美国心理学家,出生于美国华盛顿。主要研究脸部表情辨识、情绪与人际欺骗。1991 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他提出不同文化的面部表情都有共通性。他之所以从事这项研究,主要是受到达尔文《人与动物的情绪表达》一书的启发。他一开始是研究西方人和新几内亚原始部落居民的面部表情,他要求受访者辨认各种面部表情的图片,并且要用面部表情来传达自己所认定的情绪状态,结果他发现某些基本情绪(快乐、悲伤、愤怒、厌恶、惊讶和恐惧)的表达在两种文化中都很雷同。
艾克曼和 friesen 较早地对脸部肌肉群的运动及其对表情的控制作用做了深入研究,开发了面部动作编码系统(facial action coding system,facs)来描述面部表情。 他们根据人脸的解剖学特点,将其划分成若干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运动单元(au),并分析了这些运动单元的运动特征及其所控制的主要区域以及与之相关的表情,并给出了大量的照片说明。许多人脸动画系统都基于 facs。
在四十年研究生涯中,他曾研究新几内亚部落民族、精神分裂病人、间谍、连续杀人犯和职业杀手的面容。联邦调查局、中央情报局、警方、反恐怖小组等等政府部门机构,甚至动画工作室也常常请他当情绪表情的顾问。
在这个过程中,他在微表情的犯罪心理学方面获得极大的能力提升。
以下有一个关于北方港一位督察警官的微表情的讲解案例。
某天下午,北方港的港湾区公安局特级督察官陈彦晓,正陪着妻子,在当地大润发超级市场轻松购物,突然接到了警局999突发事件讯息:“我区大润发超级市场二楼发生纵火犯罪事件,据目击者信息,可疑纵火犯罪嫌疑人,男性,身高约175㎝,中等身材,穿浅蓝色短袖t恤,灰色牛仔裤,正在逃往大厦c出口,请各位警员就近到岗缉拿嫌犯!”。
陈督察接到紧急警讯后,立刻调整状态,眉头一皱,立刻沉声和妻子说了一声,我有紧急任务。不等妻子表态,迅速冲向离自己所在大厦的c口,急切地环视周围,力求尽快寻找到目标。当他的眼帘中突然冒出一名青年男性,身高身形及身穿灰色牛仔裤和短袖蓝色t恤,正在低着头匆忙走向c口。那种低眉疾走的表情和走路姿态,引发了陈督察的职业警觉。虽然不敢肯定就是嫌犯,但还是坚定地判定锁定目标,立即用手中的呼叫器提示工作人员拦截超级市场c口通道,召集其他附近警卫赶来来c口协助拦截缉拿,并迅速的尾随年轻人身后,双眼紧紧盯着,不急不慢,处于高度警觉性工作状态。
只知道衣着与嫌疑人相似,行为举止比较胆怯,陈督察迅速观察周围人群态势和支援人员的位置,感到当下是最合适的行动节点。
但是不会抓错人吗?想要如何才能确切逮捕准目标然而不捞到湖草认为就是鱼虾呢?
陈督察的职业习惯让他迅速做出决定,现在就是利用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心理,用潜意识本能反应,来判断犯罪事件与蓝t恤男性是否有直接的联系。
于是,如同雷鸣大作之音,“就是你!别动!”陈督察的大声命令,如同猛虎朝着嫌疑犯的方向扑去。
那个年轻t恤男人一哆嗦,更加低头,连头都不回,撒腿就跑。
陈督察立刻行动,和援助警员等人一拥而上,将嫌疑犯轻松拿下。
很快,警车押运到了派出所。在审讯室内,陈督察不得不加班,得与嫌疑犯面对面交流交流。坐在刺眼的灯光前,似乎这高强的灯光并不可以照穿对面的人心一样。
看着那副模样,陈督察一脸严肃地问道:“你,为什么在超级市场放火?”嫌疑人十分诧异之情,眼神闪缩,然而口气更硬,是以十分镇定的口气说,“我根本没有放火!”
但是,从音色和表情,很可能是没有放火,但是并不等于这个人没事。因为坐在审讯台上他,眼神漂移不定,不敢直视对方,不断的提升音调,在肯定地回答没放火,却一直处于心神不定,手足无措的不在焉状态,尤其他的眼神飘流出恍恍惚惚的样子,很有一些问题存在的感觉。
这些是猜疑,毫无实际证据。难道跑就是有罪吗?静静地,双方呈现引力对抗。而年轻人的搓手动作,似乎能够搓出水的动作,让陈督查坚信这人必定有鬼在心。
2分钟后,一名警员走进来传递给陈警官一个张纸条,“半个小时前,在超级市场4层发现一名女性死者,初步诊断是外力卡压导致窒息而亡。最大可能是被人用双手紧紧掐住颈动脉,因脑部供血不足而导致死亡”。
陈督察继续保持静态模式。他缓缓抬起头,用尖锐的眼神盯着看眼前的青年人的眼睛。但青年人的眼睛始终回避,始终处于心不在焉的双手十指交叉或搓手不止的状态。尤其是年轻人的眼神,始终定在在自己的两只手上。陈督察瞬间直觉地意识到,一切事情的原由所在,那双手。陈sir立刻站起身来,迅猛的扯出青年人的一只手,攥住他的手腕,轻柔地问道:“你,这双手,想让我拆穿你的这双手之罪,还是自己坦白罪行?”
年轻人瞬间剧烈抖动,试图拚命挣扎,试图摆脱那铁一般的掌心,并是内心毫无力气。口中喃喃不绝,完全失去抵赖的能力,毫无抗拒能力地不断重复着:“我不是有意的,我不是有意的。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就是一时动了气,我的力气没有那大的。 我真不是有意的,如果不是她不听话,我没想到自己会那么愤怒,力气这么大 .我真的不想的 .”。
事情清楚了,那是过失杀人或者故意杀人的问题。那么纵火事件呢?
很抱歉,年轻人,这个和你无关。你需要负责的是女孩的生命权。那火不是故意为你而烧!
现在让我们来思考下,那这位陈督察是如何识别并破除罪犯的心理呢?
1.其实可以用这么短的时间把握嫌疑人的心理很简单,事情发生的十分很巧合,陈sir在抓捕纵火的嫌疑犯时,正巧碰到刚刚行凶的蓝衣青年,陈sir虽然误以为蓝衣青年是纵火事件的嫌疑犯,但是他的思维方式是正确,他利用犯罪者的犯罪心理和潜意识的本能反应,得出此人是否存在问题,那句“就是你!别动!”,有力的控制住了犯罪人的心理障碍,嫌疑人会潜意识的认为这句话就是在叫喊他,才会立刻逃跑,这也是他的一种本能行为。
2.青年人因为自己的不理智导致了自己女友的死亡,十分害怕,它自身的潜意识已经将他的犯罪行为吸纳在了记忆储蓄仓里,因此他的神经高度紧张,当听到有人叫喊时,潜意识会帮他挖掘记忆,提醒他犯了罪。又因为自己用双手掐死了自己的女朋友,因此在审讯过程工作中,青年人虽然假装镇定,但总是潜意识的盯着自己的双手,害怕露出破绽。
3.之后陈督察得知超级场中有一名女遇害人时,根据蓝衣青年人在审讯时的本能反应或者说他的潜意识举动,陈sir当机立断的判断,眼前的嫌疑犯可能与纵火事件无关,与谋杀事件有直接联系。于是也是利用犯罪心理,发掘嫌疑人的潜意识,使他显露破绽。
不过大家是否有意识到,我们这个小说中,里面有一个情节很类似这样的心理对抗攻击。
提醒下,美琳娜突然袭击的方式,以污蔑杰卡布在外面搞色情,还要告诉月娜,杰卡布会对贾思普雷特动坏心思。以细致入微的观察,杰卡布,贾斯普雷特,还有那个可爱的月娜。突然用这样的恫吓方式,迅速击破杰卡布的心理防线,逼着杰卡布承认已经偷偷爱上贾思普雷特并且偶尔已经触碰手指的爱情故事。
那么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是否会有更加涉及微表情和各种犯罪相关的心理学内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