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云南高温炎热,多雨潮湿。
太子行宫修建在一处阴凉之地,附近有几棵百年大树围绕,时常微风吹过,更有一丝凉意。
云南府这几日人口暴增,粮食消耗很快,朱标在行宫内发愁。
早在应天,朱标就和老朱商量如何治理云南,朱标提出南民北调。
把云南大部分人转移到中原地区,这样不仅短时间内补充了中原地区,因为战乱导致的人口损失,同时还可以汉化云南地区的少数邦族,相信用不了多久,这些少数邦族就会把自己当成汉人,到时候,朝廷想赶他们回云南,他们自己都不会答应。
而云南地区也会从附近行省抽调一部分汉人过去,有了大量汉人驻守在云南地区,朱标相信,即使后世中原大乱,天下分崩离析,云南也还是汉人的天下。
朱标把其中的利害关系和老朱说明白后,老朱双眼放亮,可紧接着又面露难色。
云南之地从秦汉以来都是中央朝廷的难题,历朝历代也想过很多方法控制云南,这里面就包括迁徙人口,可为什么没有成功?
因为云南可是人口众多,明朝现在还没有统计云南人口户籍,但云南少数邦族不会少于二百万人口,这么大的人口迁徙,首先就对朝廷财政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何况里面还有许许多多其他问题。
这种种问题加起来,让朝廷彻底放弃了人口迁徙,转而派军队镇守,换而言之,朝廷不是做不了,只是代价太大,很可能导致朝廷财政被拖垮。
无论困难如何,这项功在千秋的政策,朱标是必须要推行,朱标再次和老朱提议,既然朝廷财政有困难,那就实行分批迁入。
第一次可以迁入十万,后面财政有所缓解,迁徙人口可以逐年增加,预计在五年内,至少迁徙一百万汉人到云南,同时云南也会迁徙一百万人口到中原。
这分批迁入想法一说出来,老朱大加赞赏,直夸朱标这脑子好使,如此一来,朝廷一次就只需要负担二十万人的开销,虽然也很多,但随着新政的实行,还有民生的恢复,对朝廷财政不会有大的影响。
政策制定再好,实行起来也是困难重重,朱标在第一步就遇到难题。
上个月让那老汉去聚集族人,可朱标没想到这老汉不讲武德,明明自己是云南最大的土司,在当地有很高的威望和号召力,可偏偏不和自己说,他这一把消息带回去,那些族人全都蜂拥而至,短短数日就聚集了十几万人。
要不是朱标闪得快,赶快叫停,估计现在云南府都塞不下人。
看着这些在太子行宫外随地而席的人,朱标是哭笑不得,为了防止他们中暑,朱标只能让手下兵士搭建了简易的帐篷,还给他们准备了一些凉茶用来解暑。
可这也不是办法,这些人在云南府滞留一天,就要吃一天饭。
云南离中原步行没有三五个月是不用想,这是一场如地狱般的马拉松,人如果没有及时补充能量,很容易就嘎了,所以一定要准备足够的粮食,支撑云南百姓走到下一个行省,补充粮食。
而朱标早就派人把云南境内的官粮都集中起来,只是云南境内地方太大,离南方的粮食产区又远,运粮的军队迟迟没回,云南府也迟迟没有动作,只能让百姓在原地等待。
又到午饭时候,沐英从外面行色匆匆的来到朱标身前。
\&殿下,不好了,城中粮食告急,那些官粮都吃完了\&
朱标揉了揉太阳穴,询问道:
\&常将军还有多久才能赶回来?\&
\&已经去了数日,应该在最近两天就能赶回来\&
朱标思考片刻,眼神坚定道:
\&大哥,先把军粮拿出来顶上吧,等常将军回来在把军粮补上\&
\&可是......\&
沐英还想说什么,可在朱标眼神示意下,也只能按吩咐办事。
不到万不得已,是没有那个将军敢动军粮,士兵们在没有粮食吃,肚子挨饿时,可是会出现哗变,这并不是将士们不忠心,而是人之常情,换成朱标,朱标也不干。
但是现在没有更好的办法,朱标不能对那些少数邦族言而无信,要不然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信任就会土崩瓦解,迁徙人口的大计也胎死腹中。
朱标现在寄希望于常遇春大军能在两天内赶回来,不然后果有点超出朱标的掌控。
转眼又过了一天
云南府城楼上的沐英感受到地面上的震动,走出城楼,几里外,十万精锐骑兵正浩浩荡荡而来,沐英赶忙让守城将士做好防御准备,待看到城下兵马挂着明军旗号,才让士兵放下城门,让大军入城,同时让人通知太子爷。
太子行宫的朱标得到常遇春回营的消息,松了一口气,总算是及时赶回。
迅速派人通知云南土司,让他组织底下的百姓到云南府知府衙门领粮,用了半天时间才把粮食分发到每个人的手中,随后让沐英领了十万兵马护送这些人前往中原。
明朝第一次的人口迁徙就这样如火如荼的展开,朱标深知此次人口迁徙往后困难也不小,早早让毛嚷派人,通知沿线各个州府一定要尽全力配合,如果有困难可以向朝廷中央求援。
云南土司临走前见了一面朱标,想到这老头坑了自己一把,朱标心里就不爽,当下也没有给他好脸色。
\&怎么,还想在孤这里白吃白喝?\&
云南土司也知道自己做的有那么一丝不厚道,但他不知道太子爷要迁移多少人到中原地区,他当时还以为只有迁移到中原才能享受平等,所以尽可能让更多的人受益。
等之后了解大明的政策,他才觉得自己格局小了,大明对他们这些少数邦族,可以说是照顾颇多。
\&殿下,小人不敢,老汉是代表底下的这些云南百姓,来这里感谢太子,感谢大明朝廷,通过这几日的相处,我们明白,你们和那些元人不一样,你们确实对我们一视同仁,没有欺压\&
\&老汉,在这里谢殿下!\&
云南土司说完,认认真真的行了一礼,朱标眼中不满之色消散,开口说道:
\&也罢,你也是为了底下的穷苦百姓,孤不和你多计较,快走吧\&
把第一批北迁中原的云南百姓送出云南府后,朱标才算真正的清闲下来。
云南其他的州县也响应太子爷的号召,都把一些少数邦族的百姓聚集在一起,方便明年的北迁,也同时鼓励他们耕种,自己存一些粮食,以备明年的不时之需。
云南境内的少数邦族也听说了云南府的事迹,纷纷改变了对大明朝廷的敌视,对大明朝廷的政策也是积极配合。
朱标在云南问题上不仅有好政策,也有杀人的屠刀,就像孔圣人一样,如果你听不懂大道理,老夫也略懂些拳脚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