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9章十矢连弩
“你们也小心一些,罗马人可能会仿制弩机,毕竟之前一战我们使用了很多这种东西,作为一个国家,他们在确定了这玩意儿的威力之后极有可能会进行仿制,最多威力达不到我们的水平。”诸葛亮送这群人离开的时候特意交代了几句。
“嗯,这一点我也有估计,也算正常,第一次接触这个东西的国家,在见到其威力之后都会仿制,不过这玩意威力达标也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情。”司马懿淡然的说道,他早就有这个心理准备。
战争从某种观点看的话,也算是一种交流方式,而现在的罗马作为一个根基雄厚的大国,仿制弩机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很困难。
所谓的技术难度确实存在,但普通弩机不进行任何修改,直接测绘制作,罗马还是能做到的,最多是弩机这玩意对于罗马和安息这边的价值并不高,毕竟罗马人和安息人最经典的就是弓箭一息十发。
虽说威力比不上弩箭,但弩箭有一个死穴,也就是上弦太慢,像李傕等人使用的大威力单发强弩,弩矢在温养到位的情况下,近距离发射,钉穿当前将帅所穿的甲胄都不是问题,但是你见过李傕在一场战争之中使用两次这玩意?
弓箭是纯粹的技巧,而弩箭这玩意完全就是机械力,和你技巧没有半文钱关系,上弦难度跟你的技术相关,威力也和技术相关,但是有一点没有问题,那就是一般威力越大的弩机,上弦难度越大。
这就造成了一种很无奈的效果,弩机一般都是一波流,在连弩出现之前基本都是用以正面击破或压制。
当然连弩自身又很难保证威力,造价,以及射完箭矢之后填装箭矢的难度这三项之间的平衡,因而就算是罗马人拿到了弩机,在结合自身的状态之后,大规模制造弩机的可能性也不大。
恐怕更多是少量制造一波,用以验证并进行技术储备,对于罗马安息这种数个呼吸之间射光一壶箭的高攻速军团来说,弩机其实并不适合他们,至于十发的那种连弩,倒是所有国家都很需要,但问题是这玩意就算是汉室这边到现在也没真正点起来。
说起来这一方面也是中原和罗马,安息最大的不同,中原那边因为铁矿质量和开采难度的问题,很少有大规模成建制消耗箭头的军团,而罗马和安息都具有露天优质铁矿,对于弓箭这种玩意儿的使用就随意了很多,以至于双方走上了不同的弓弩发展道路。
罗马和安息明显走上了高射速,威力适中这条路线,靠数量覆没对方,而汉室这边则是走上了低射速,大威力这条路线,靠精准射击干掉对手,以至于双方在技术发展等方面都出现了很大的不同。
不过罗马和中世纪那群欧洲菜鸡完全不同,肯定不会智障到因为弩箭威力太大,农夫拿着都能击杀“高贵的铁罐骑士”,进而对弩箭进行技术封杀,不让任何使用什么的。
说起来,罗马几乎能算上是欧洲的良心了,真正的罗马帝国倒下之后,欧洲整整一千年不仅没有进步,还退步了,双方实在是没在一个层次,简直丢人丢到姥姥家了。
连弩这玩意,黄月英已经将勉强算是改制成功了,十矢连弩,威力中上,正常精锐骑兵冲锋距离内,这种连弩已经能射穿温养好的皮甲了,距离再近点,就能射穿甲胄了,缺点还是造价高。
不过勉强已经能接受了,而且也算是改制到了足以批量生产的程度,看诸葛亮的情况,已经生产了一批,交给李傕等人,准备去罗马和安息战场试试效果,比起曾经中原陈曦命人搞的连弩要好不少。
至少黄月英制作的版本,箭矢已经是通用箭矢了,不必再像曾经那样必须要用特种箭矢了,完成了这一步基本上这玩意已经算是登上了台面,有生产的价值了。
不过到了这种程度之后,就算是黄月英动用自身的类精神天赋进行研究,也很难再有改进了,更糟糕的是换成十矢连弩之后,更换箭矢射击的难度直接突破了天际。
简单来说十发弩箭射完之后,战场上基本就不存在重新填充箭矢这种可能了,填充极其复杂,不过看在其威力和勉强能接受的成本上,这东西还是被诸葛亮先行生产了一批。
毕竟也是一种大威力杀伤性武器,相比于西凉铁骑以前使用的单发大威力强弩来说,更适合西凉铁骑这种破阵的突骑兵使用,至于造价,总比培养老兵要节省的太多。
当然李苑这边也有一些脑洞之作,只不过由于李苑在机械系方面缺乏动手能力,哪怕曾经有过恶补机械系书籍,但黄月英在机械和匠作方面过于深刻,比这一方面只能找死。
哪怕是李优当年,也最多算是制作出适合的弩机,而不是最好的弩机,面对黄月英这种能徒手制作出一大堆机械成品的怪胎,别说是李苑,就算是李优亲来也只能甘拜下风。
自然这一方面李苑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黄月英快速的捣鼓出来兼顾制作难度,威力以及成本的近乎神器一般的十矢连弩。
作为从凉州走出来,由李优言传身教,继承了衣钵的后代,李苑很清楚这种玩意意味着什么,哪怕是成本和制作难度相对还有些高,但已经具备了列装的资格。
以李苑在奉高,邺城生活了多年积攒下来的经验看来,这种玩意,到陈侯手上之后,不造个万八千才是怪事,而这都是以后的晋升资本。
毕竟当时验证的时候,李苑可是在侧,傻瓜式的操作,就算是一个杂兵拿在手上,都足够威胁到精锐老兵,而诸如高览那种顶级精锐重步兵,拿着这玩意,直接弥补了唯一短板。
原本就打不死的怪物步兵,配备上足以击杀对手的武器,这简直影响战局了,不过仅有的几个缺陷大概就是很难应对那种精锐的刀盾兵,以及射光之后在战场上基本无法填充。
不过这东西作为战斗力补充绝对是最好的玩意儿,李傕这波就带走了不少的这玩意儿,一方面是准备作为秘密武器给罗马上上眼药,另一方面则是验证一下这玩意儿的战场适应性。
为此,自从李苑明确要倒贴诸葛亮,并且举双手双脚同意军师女儿和军师徒弟联姻的李傕等人在拿了黄月英制作的连弩之后,也准备有多远滚多远了,神仙打架,我们还是不要参加了。
面对这种情况,李苑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黄月英在机械技术方面绝对是违规,从李苑当着黄月英面毫不客气的表示诸葛亮有自己一半之后,黄月英就开始刷机械。
以一种极其惊人的速度将所有能用的机械全部刷新了一遍,能改良的直接改良,不行直接更新换代,再要么直接连替代品都制作了出来,整个葱岭的战争机械在这段时间全部都被进行了重新设计。
很明显,黄月英也摆明车马,就差直接告诉李苑,她黄月英就算是不靠任何的外力,也是非常重要的角色,哦,应该说是哪怕是不附加任何的背景,她和诸葛亮也是门当户对的。
李苑的怨念几乎突破天际了,而且她也算是彻底明白了,郑文公,马德衡当时夸赞黄月英的话并非是开玩笑的,这家伙是真正的机械学大佬,和那俩家伙搞不好是同级的。
好吧,是不是同级已经不重要了,就算是比那两个家伙弱一些,也没有什么意义,李苑的水平依旧是难望其项背,好吧,恐怕应该说是望尘莫及了,这一方面双方根本不具有比拼的意义。
这是真正逼得李苑无话可说的一点,黄月英也没说什么,但有些时候说不说不重要,最后的结果很重要。
好在,李苑毕竟是李优教出来的,至少知道不在敌人擅长的门类和敌人交手,在确定机械学科自己完全没有希望之后,李苑一言不发直接选择了其他的门类。
也亏天地精气这些研究全是出自李优和贾诩家,两人能完备的解释仙人和练气成罡自然渲染这些概念,靠着贾诩的精神天赋,其实这两个家伙也确实搞了很多的东西。
只不过最后两个家伙将之都封存了,给了陈曦一个最终结果,也就是所谓的仙人永生概念,李苑有幸接触过这些,并且系统性的学习过,而这对于现在的李苑来说是一个门路。
虽说这玩意本身就是一个新生产品,不过正因为是新生物,才有可能凭借这玩意儿,从弯道超越黄月英。
靠着李苑不错的头脑,还有当初系统性的学习,成功将东西设计了出来,顺带按照李苑的经验还是能保证自己设计的玩意问题不大。
可这种玩意毕竟需要一个载体,君不见上至张家先祖张衡,下至陆骏,马钧,郑浑这些大佬,制作这些玩意的时候也需要用手敲出来一个载体,而载体的制作难度,看看上面这群人……
两千四百章了,我想打我自己了,写了这么多章了,居然还没搞定,我大概是最菜的三国作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