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1章隐忧
“那是……”恒河中下游的汉军主力将校盯着天穹之中陡然出现的那道痕迹,身为内气离体的他们都清楚那是什么。
“吕奉先。”关羽半阖着双眼遥望天穹西北,那道划痕不重,但这等遥远的距离尚且能看到的攻击,就算是关羽也感觉到了压力。
“那家伙又变强了啊。”张飞一抖丈八蛇矛望着那道划痕咧了咧嘴,心劫什么的,他不懂,但强就够了。
“这可大事不妙了啊。”赵云顶着那张十六岁的诈骗脸,神色些微有些凝重,吕布变强了,那迟早就会来找自己的麻烦,不过这不算是大事,反正那他肯定打不死自己。
“真的是强大到令人震颤。”黄忠有些恼怒的踢了一脚自家的孩子,都是这个坑爹货,本来自己也能有这么强,可惜一步差,步步差,现在想要追上都变得很艰难了。
“宣高你在看什么?”孙观有些好奇的对着臧霸招呼道。
“在看温侯。”臧霸唏嘘不已的说道,“人类真的能强到那种无解的程度吗?看那道还没有消退的痕迹。”
孙观抬头,看了一眼,好歹也是晋升到内气离体的强者,而作为中原这片地方,你可以分辨不出来其他人的气势和意志,但吕布的气势和意志一定要分辨出来,毕竟其他人打了未必会死,吕布可能随手一击就让你死于余波了。
“咱们又不是走武道路线的,军团统帅不好吗?”孙观咧嘴一笑,他的心理素质非常不错,准确的说,这么多年连绵不断的打击,早已让孙观,吴敦等人现实了很多,这个世界确实是有一批天才是无解的。
“也对,继续想办法开发自家的军团天赋吧。”臧霸笑着说道。
就在两人瞎扯的时候,西北天空的暮色之中又多了一道划痕,不过这个时候,他们已经没有脑补的兴趣,恒河中下游现在可有着大量的麻烦等待着他们处理。
江南百姓的三批迁徙完成之后,汉室的大后方就迅速的开始了建立,而且恒河流域的水土也确实是无愧于天下第一,钟繇在跟着第二批次抵达之后,第一时间从后方李优、董昭、陈炽等人手上接过工作。
毕竟李优、董昭、徐庶、法正这些人要说优秀的话,确实是当之无愧,可要论及富国强民,治理一方,钟繇真的是专业的。
虽说钟繇在蔡邕书帖方面近乎是脑残,但这个人是目前整个中原极少数真正进行过百万以上人力资源管控和社会风险管控,而且还搞的相当不错的人物。
当年忽悠李傕搞郑国渠和六辅渠的时候,钟繇平稳的完成了一年期的百万规模人力组织,更重要的是就当时那种情况,居然没有造成大的动乱,迅速完成之后,推行水网水利建设,在百姓承受力极限来临之前,收获了粮草,平息了自董卓主政以来的雍凉动乱。
要知道后世元朝修黄河,刚刚组织起来几十万人,这群人就反了,毕竟民愤这种事情是不断传播的,一旦人数规模上升到十几万之后,百姓之间相互交流传播,怨气越来越大,只要有人煽动两下,动乱就会迅速成型,而别说古代百姓了,现代盲从的人也不少了。
故而从古至今只要是动乱,起因基本都是因为十里八乡一群人聚集在一起,然后一看大家都这么惨,反了反了。
在这种先决条件下,能组织起百万人力进行集体劳动的都是神人,顺带一提,陈曦曾经也这么做过,不过陈曦的方式更简单粗暴一些,吃的和钱给够,然后往死了干。
能闹着要反的,肯定是钱没给够,钱给到位,生活有保证,然后可劲的加班,让对方没有时间去花这些钱,每天累到下班直接倒床上休息,沐休的时候一躺一天,但是发薪酬后看到那笔钱,双眼放光。
这么干社会肯定稳定,不过那是以前,以前陈曦还当了一段时间的恶魔兽,现在就算了,多多搞一些娱乐活动,正向激励,努力干活,努力工作,然后努力娱乐,社会同样安定。
不过这是陈曦,陈曦这种做法完全是因为自己玩得转,而正常人的玩法那就艰难了很多,在这种前提条件下,出现了李优军事管制加军队镇压,强权推动的方案,以及钟繇均衡分配,计算周期,稳定推进的方案,当然还有鲁肃和荀彧的方案,不一而足。
可毕竟是管理自家的百姓,哪怕是李优的方案效率更高,稳定性也更好,陈曦也不敢让李优去搞这个,正好钟繇不太喜欢待在中央,和陈曦商议之后,就被下放到恒河这边来了。
说起来钟繇这个人很奇怪,才能不说,顶尖一流的水平,道德方面除了脑残粉这个瑕疵以外,其他时候待人接物彬彬有礼,出身更是颍川大户,按说这种人要么不出仕,要么就是像荀彧、陈群那样直奔王之左膀右臂而去。
然而钟繇感觉就是一个挂机党,而且可能比较厌恶中央朝堂,多数时候都是在地方当封疆大吏,不过倒是干的非常优秀。
就像这次从安排过来之后,钟繇就带人核定田亩,荒地的总体规模,做了三分田亩核定之后,迅速按照地区配备民兵进行分田。
以极高的效率恢复了农业耕种,而后更是派人接触各地的婆罗门,搜集详细的水文资料,和汉室专业的历法人员进行商讨之后,重订了耕种年表,不同于汉室那边一年一茬,或者一年两茬带轮休的耕作方式,这边一年三熟,水土肥沃,根本不需要轮休。
故而播种,收割,晾晒等等都需要逐条去落实,毕竟物尽其用也是非常重要的,靠着这种方式,钟繇到现在已经完成了第一批次的收割,虽说外迁前五年是没有税赋的,可钟繇有农垦军团啊,专业种田人员,靠着农垦军团的产出,恒河大军的粮草已经可以勉强维持了。
好吧,之所以是勉强维持,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没有从百姓手上征收税赋,纯粹农垦军团垦荒,规模有些小,毕竟只是第一茬。
好在陈曦之前就估计到这事没这么容易解决,提前做好了票兑。
说好了不能收税,那就不收呗,至于缺粮,他们可以从百姓手上买啊,反正恒河那地方,就婆罗门那种粗犷式耕作都能养好几千万人,他们汉室这边又是精耕细作,又是良种,别说一年三熟了,就算是一年一熟都能养活的过。
加之以汉室百姓对于土地的追求,第一茬的产出就足够让汉室百姓大喜过望,这个时候一起跟过去的江南世家就该发挥出自己的价值了,拿钱收粮,然后粮食交付给前线,关羽手下主薄给开出票据。
钟繇这边的曹官复查之后给票据盖章,这个票据到中原之后,可以去官方任何一个地方兑换同样多的粮食,当然这个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除了兑换粮食,可以用来兑换陈曦那张公共物资表上所能看到的所有的东西。
更重要的是,价格非常公道,故而江南各大世家都很努力的收粮食,甚至都跑到了婆罗门那边去收粮食了,反正陈曦不管粮食是谁家的,只要核实无误就行。
毕竟陈曦一开始所想的只是减少转运的损耗,以及后勤的压力,外加陈曦压根不想自己花钱买粮,故而对照着自己物资搞了一个以物易物,反正不掏钱的政策都是好政策,都有利于经济运行。
靠着这种简单易行的方案,粮草转运变得相当容易了,筹集也不需要自己想办法了,自家只需要生产所需要的物资,外加保证常平仓不出现问题就可以了。
其他人自然没想到还能这么玩,故而对于陈曦颇为佩服,哪怕是见过了无数次陈曦的神奇之举,可每当陈曦拿出非常简单易行,又有奇效的方案之后,他们都难免感慨。
然而对于陈曦而言,这种东西都是历史上玩过的东西,不过历史上是某地发生战争,往那里送粮食的商人,可以凭票在其他地方的府库直接取用同样规模的粮食,这个善政最后被玩成了恶政,因为地方官员给商人凭票配发的粮食里面掺沙子。
差不多一石米九斗沙那种程度,故而陈曦直接改了方案了,换实体物资就是了,反正现在玩的是大秦相里氏那套,是个实体物资计件的时候都会写上名字,到时候出事直接找到人,根本不需要告,一条线查下去,直接查到死就是了。
靠着这些手段,恒河中下游到目前为止,基本已经彻底归入了汉室的掌控之中,可惜好日子没过多久,赛西搞的分支舰队就从孟加拉湾开过来了,不过钟繇这个人从来不会对队友抱绝对的希望。
没错,钟繇吃过太多队友不给力的亏,比方说董卓年间,比方说李傕年间,比方说刘协年间,猪队友太多,以至于钟繇对于人生产生了怀疑,故而一早钟繇就做了三个计划。
早早就防备着万一有贵霜士卒从海上冲过来,毕竟几十万百姓分布在几十万平方公里的沃土上,就算钟繇很仔细的对于每一批次的人手进行了安排,可江南的百姓陆战是真的菜。
好吧,百姓陆战都很菜,哪怕其中安排有民兵,可面对贵霜那种几艘船载着一百来人进行的骚扰破坏战,外迁的百姓也很难顶住。
因而在收到第一个村寨被贵霜士卒攻打的消息之后,钟繇就果断执行了新计划,管他是不是海上的对手,先按照对手是海上来的这一条例进行准备,反正绝对不能让对方将自己给偷家了。
村寨合并,民兵巡逻,烽火台,邬堡防御机制,民用光影覆盖,以及最为重要的斩首行动。
总之钟繇一早就觉得东南亚的孙策、周瑜那群人靠不住,人活着得靠自己,水寇,贼匪的沿岸骚扰,挑动地方婆罗门反叛,来来来,玩这些我钟繇要是能输给你,我将人头送上。
不过话说回来,赛西的招数确实是恶心,那种百人队,沿海骚扰,进入河道的方式确实是牵制了汉室不少的注意力,毕竟破坏要比创造简单得多,比方说到收割的时候,往田里面丢根火把,结束。
前线的关羽收到消息之后,从前线调动了两个军团来帮钟繇,毕竟当前的局势,后方稳定了,前线才能一点点的压死贵霜。
打到现在,不管是关羽,还是对面的韦苏提婆一世都没有了之前那种打不赢还能安全退下去的自信,汉军在补全了各大军团之后,光一线主战的军团就接近十八万,没错,后补的盾卫终于来全了。
贵霜那边更是夸张到倾国之力,各个之前自治的土邦也在韦苏提婆一世的要求下带兵前来,再算上从罗马雇佣来的十万出头的各种蛮军,以及从北贵抽调的二十万正卒。
贵霜在婆罗痆斯西侧,以及北方舍卫城囤积了接近五十万的兵力,再算上水路和陆路转运粮草的民夫,起兵百万真的不算是说笑,不过这等规模已经是贵霜当前所能承受的极限了。
哪怕有一年三熟的沃土,有着水运转运的便利,这种规模也已经是贵霜帝国的极限了,毕竟之前张辽在贵霜内部横冲直撞了一圈,焚毁了良田无数,少了一茬粮草,没了储备,贵霜内部现在已经因为兵灾出现了灾荒。
不过可能是婆罗门统治的实在是太好,造反的人居然寥寥无几。
可这种事情的发生,已经让韦苏提婆一世清楚的认识到这个国家的极限,在以前,哪怕是地方百姓缺少粮食,从国家层面上讲,也只是物资转运和救灾的问题,并不是整体性的缺少粮食。
曾经的贵霜,百姓缺粮食那是因为分配不均衡,而不是因为总量不够,而现在是真正的总量不足了,分配方面更是出大问题了。
话说粮食这个问题,有的是分配问题,有的是总量问题,中国和印度啊……
。